对于团队产能相对有限的《动物迷城》来说,能做到在"EA→1.0”的过程中稳定精进,算是一件非常美满的事情。游戏发售首周的好评率不足90%,狐狸线更新完全后近期好评追到了95%,而在1.0正式版黑豹线落地后,这个数值已经来到了更加惊人的97%。
细数近两年来寄情最深的国产独游,如果《逸剑》是top1的话,那么《动物迷城》大概率就是那个top2。从23年到25年我总共为它写下了3篇内容(包括本篇),大体上囊括了初见时的看法、狐狸线完整落地后的感受,以及现在黑豹线实装后正式版的体验。
如果你对《动物迷城》的那些“变与不变”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回顾一下我之前的文章:
用21天掘地出笼——监狱、群像与暗线叙事
给不太了解《动物迷城》的玩家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
首先肯定不在于题材,因为越狱早就被《逃脱者》系列玩烂了,其次肯定也不在于动物角色,因为只冲着福瑞来你大概率很难能玩得下去,究其根本《动物迷城》依然是一款比较慢热的游戏。
本作身上最大的亮点,也是我认为完全值得写下3篇文章的亮点在于——它拥有着同玩法、同题材下,可能是最好的群像角色设计。
本作中越狱的流程本质上一个极度聚焦的过程:如果你扮演的是狐狸记者托马斯,那么在开头你就会因为需要被捂嘴而送入监狱,然后你必须要在说长不长的21天内里应外合,找到监狱高墙的出路,进而重返外界去揭发市长的丑恶嘴脸。
这21天中的每一天都需要被充分利用。在白天你可以工作攒钱,购买一系列对越狱有利的道具,在下午的户外放风时间中你可以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从健身到读书,提前为越狱打好体能、头脑基础,在夜晚你可以寻求出路,从下水道横穿整个监狱区域,去抵达哪些原本你完全无法抵达的秘密地点。
换言之,《动物迷城》本可以迎合这个设计,去做一个故事上极度聚焦的剧本——狱友们并不重要,他们可以只是主角通往外界时被借用的背景板,其实玩家即便只专注于为了越狱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在游戏中就已经足够有趣。
然而《动物迷城》最后交出的答卷是:这里永远都是一个不以你为中心运转的监狱,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不同的事儿,你的越狱计划和准备不过是其中之一。
他们给狱中的每一个动物都做了详尽的故事背景与鲜明性格。哪怕不积攒好感度,每天你也能从他们的闲言片语中了解到关于他们的信息,他们犯了什么罪行而入狱?对于监狱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对于帮派关系有哪些观点?对于出狱又有哪些自己的想法?几乎每一个动物囚犯都拥有着值得被了解的复杂过去。
在这之前,我对于“碎片化叙事”的刻板印象大概是:偏离完整叙事链条后的取巧途径,但是过分的谜语人只会害了你啊!
而《动物迷城》对于碎片叙事的呈现几乎就是我心中的理想形态:你所打听到的一切谈话内容都有明面和暗面双层信息,明面信息你立刻就能理解,而暗面信息也会在之后的时间里一步步随着事件浮出水面。
它用一条完整的暗链串联起了所有动物的活动轨迹与行为动机,同时也不妨碍你在阅读的同时立刻就能得出你自己的推理。
没有哑谜,没有暗语,不需要罗列一整张思维导图才能厘清所有人的关系。他们从当下谈回到过去,从当下谈入到未来,一切信息和线索的起始点都是“当下”,而过去和未来往往才是留给你静观其变化的真正悬念。
最终这样的叙事模式,也成功反哺到了群像塑造的本身。哪怕我和某个动物从未建立过友谊,我也能从日复一日同一片屋檐下的相处中一点点地了解TA——自认洞察全局的猩猩凯撒、天天都在推销拳击课程的袋鼠乔瑟夫、对撸铁情有独钟的双牛组(水牛&犀牛),以及沉迷于邪神仪式以山羊为首的信徒众。
这是一种相当微妙的感觉,就好像你从未切身走进他们的生活里,却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和他们成为了熟人。
而我在最开始的那篇文章中,对这个部分写下的感受,时至今日也仍然奏效:
只需要你用心去听,他们的“血肉”就自然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变得鲜活,直到成为玩家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集体,而细细回味起来,在这片与世隔绝的“监狱小江湖”里,似乎也真的很难找到纯粹意义上的恶人。
这也是这部作品为什么显得有些慢热的原因——因为只有在这座高墙下待过足够长的时间,你才能真正捕捉到这些扎实的细节、有趣的瞬间,以及作者在种种叙事编排上所付诸的努力。
而慢热的另外一点,则可能在于《动物迷城》的底层框架采用的是一套CRPG的风格。
CRPG风格的玩法呈现,关键在于学会“造优”
在游戏中绝大多数的行动都需要借由骰子检定,从寻常的读书、干杂活、拆卸螺丝和挖掘墙壁,到相对特殊的应付检查或者说服他人,都需要凭借骰子点数来进行结果判定。
这也导致初见印象可能是:我去,这是什么愚骰游戏!
不过拆解掉这套骰子检定机制后,你会发现《动物迷城》在整体上其实有很多CPRG风格的思路。比如游戏最重要的并不是赌骰子,而是学会通过制造优势来过检定。
比如用镐子凿墙相对于用勺子挖墙就是一种“造优”——你会得到更多的基础点数价值,于是更快地凿穿一面墙。
比如说服别人之前提前穿上名牌鞋也是一种“造优”——额外的魅力属性会降低难度点数,有效拉高通过的概率。
没错,《动物迷城》的本质并不是骰子游戏,而是一个需要物尽其用的“造优”游戏,力量、敏捷、智力和魅力都有着相对应的检定项目,灵活地通过装备拉高基础面板往往才是最优解。
那么同样,《动物迷城》中的不少任务和路径通常都会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决和完成方式,尽可能选择你最擅长的那个方式依然是一种“造优”——同样是拿到某个囚犯身上的道具,你既可以积累好感买下来,可以通过敏捷偷过来,也可以趁着没人干一架直接抢过来!
而在日常活动中,你也能通过积攒各项属性的经验,解锁各类特殊技能来进一步巩固你在强势方面的优势,或者填补你在弱势方面的空白。
游戏前期的目标是了解整个监狱和你的狱友们,但到了中期之后,就是利用你的成长和所学找到优势面,然后尽可能地利用优势面去找到那条逃出生天的道路。
骰出多少数值固然非常重要,但提前选对手段可能会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决策。
黑豹线新故事:更冷酷、更动作、更电影?
如果说狐狸托马斯的故事是一个标准的侦探本。你需要从毫无头绪的起点开始,一步步挖开这座监狱底下所暗藏的各种辛秘,然后找到一条行得通的逃生之路。
那么新角色黑豹鲍勃的故事,大概会更像是一个更加冷酷的动作本。你怀着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潜入这座监狱,只为了找到一头名叫芬里尔的狼,而芬里尔又与过去纠缠不清的旧案息息相关。
也和在托马斯视角下看到的黑豹行为,以及我往期文章中的各种推测不谋而合:托马斯是因为一篇报道而被卷入了城市的黑暗面,而鲍勃则是以罪犯的名头,去执行尚不为众人所知的绝密任务。
简单来说,狐狸的出发点是“往外走”,而黑豹的出发点是“往内钻”,这也导致二者的故事质感完全不同。当然相对的,黑豹的故事在节奏上也会更加紧凑和凝聚一些,因为需要专注的就是在监狱内找到芬里尔狼。
关于这只所谓的芬里尔狼的线索,在之前的狐狸线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在禁闭室内可以找到狼毫,而鲍勃的日常行动也确实一直在搜寻有关于狼的线索。
出于剧透保护,在这里我不会详谈黑豹线的剧情内容,但可以在这里分享一下黑豹线带给我的综合感受:至少从给我个人的胃口来说,我会更喜欢黑豹线的故事。
黑豹线的整个剧情都围绕着“卧底”的故事核心层层展开,几乎所有的要素都仅仅扣合着“卧底”——黑豹的老友卫斯理在一次卧底行动中丧生,黑豹为了揭开卫斯理的死亡真相而追踪芬里尔,在监狱中展开卧底任务,但他一直也没能意识到,这场大幕的背后还存在着另一个卧底。
相比起一路相对稳扎稳打的狐狸,黑豹的故事,尤其是中后期的重重反转还是来得相当令人惊喜的,所以在我的视角下,就观赏性来说,黑豹线几乎是完胜于狐狸线,总结起来就是更冷酷、更动作、更电影!
而落实到玩法上,黑豹和狐狸之间的角色差异,首先大概是面板:黑豹天然有着更加优秀的面板属性,但会因为大块头吃到偷窃劣势,以及帮派站队被锁死在了狮子旗下。
其次是我个人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探索过程中,狐狸和黑豹展现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通路可能。比如在下水道环节中,狐狸越过水道需要用木板搭桥,但是黑豹基本可以凭借高敏捷直接跳过去,碰到部分高难度的路径还能过检定像跑酷一样荡过去,开路的体验算是把新鲜感拉满了。
唯一的遗憾可能是很多任务内容都和狐狸线有所同质,导致狐狸线的很多经验都可以在黑豹线里被直接套用,对于玩穿了多周目的老玩家来说,可能更多的会是一种“在熟悉里找陌生”,而不是“在陌生里遇熟悉”的体验,因此大部分的驱动力大概还是要落回到推进故事流程的本身上,毕竟主线故事才是真正前所未有的。
灿烂黎明过后,一个落笔扎实的句点
我曾操控托马斯以各种神奇的方式逃离牢笼——从污水管道爬出去,用滑翔器飞出去,骑着恶魔鲨鱼游出去,但不论如何,迎接我的都是惨白的月光。
而鲍勃的结局,则可能带来了游戏中最灿烂的黎明——这是我第一次在《动物迷城》中感受到不同以往的如释重负,也是我在《动物迷城》中所看见过的最最美满的结局。
这样的黎明也如同一个句点,被画在了《动物迷城》1.0版本号后的尾端。借由黑豹的视角,我们得以看见了监狱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乃至整个圆石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于是至此,我可能才算真正读懂了关于《动物迷城》所表达的内容——
监狱以牢笼分割动物,但每个动物之间依旧会建立起强大的连结。
这些连结既组成了帮派,完成了一系列一个人所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些连结也组成了挚友,讲述了一系列值得被铭记与书写的故事。
这些连结同样组成了神秘的房间,那是个在游戏中的彩蛋,你会知道《动物迷城》的团队规模究竟有多可怜。
然而——
“纵使区隔了外貌,即便错乱了语言…但哪怕仅用崩落的碎石,这通天的高塔也终将被成就。”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