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顯卡】:核心溫度焦慮?降頻降壓保姆級思路與抄作業方案

(本文適合新手小白、熱衷於整活的老哥,也歡迎大佬們指正討論)

前言與碎碎念:

A卡近年來作爲性價比的代表,在消費級顯卡市場上佔有一定(並非一定)的份額,許多預算有限、或熱衷於單機3A類遊戲的盒友,近年來在同性能段位:4060 vs 6750gre 10g,4060ti vs 6750gre 12g/7700xt,4070 vs 7800xt,4070tis vs 7900xtx,5070ti vs 9070xt 紛紛省錢選擇後者,但在實際遊玩體驗中經常出現諸如“哎呀,怎麼又掉驅動”“沃靠,熱點溫度怎麼這麼高”等等問題,同時部分小白對A卡沒有明確的認知:如“7800xt超一下是不是摸到7900gre,7900gre超一下摸到7900xt”,導致GPU、顯存水深火熱中,甚至“燃起來了”“電源線垃圾,A卡垃圾,又燒了!”找售後的窘境。

先說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狀,絕大部分消費級A卡,下至588、5700XT,中含6000系、7000系,上至9070xt,其實出場已然灰燼,也就是隔壁N卡的OC版本(超最大穩定頻率),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啊!!A卡跑分完爆N卡,A卡 yes”但實際體驗中“nmd,打遊戲就是一坨!!”的前恭後倨、思之令人發笑,引得隔壁N卡盒友們紛紛嘲諷“又一個A炮,絕了”的一大原因。

綜合上段論據,AMD顯卡在滿載運行大作時,需要的根本就不是超頻、或者銳化、增強等等增加顯卡負擔的操作,反而降頻、降壓、降功耗,將原本已然灰燼的A卡還原到它原本真實的性能(包括頻率區間、電壓、功耗等)。

操作前提:安裝AMD software(A卡驅動軟件),

網址:處理器和顯卡驅動程序及支持

①安裝後進入 性能-調整界面(圖二),正常情況下,沒有動過均爲“默認”擋位,即廠商已經OC後的”最大穩定超頻版本“。

②點擊欠壓GPU,會彈出最小穩定的電壓值(圖三):

降壓思路:絕大部分A卡出場電壓爲1150mv,我們以每次降低25mv爲一檔,可以分別測試1125m、1100mv、1075mv。

抄作業:在樓主實際測試中,低於1080mv時,大型遊戲滿載時均有電壓不穩而掉驅動的風險,所以個人推薦1100mv。

③點擊超頻GPU,會彈出最大負載時能穩定達到的GPU頻率(類似於CPU的全核睿頻)(圖四),這個指數是影響遊戲時顯卡性能的最重要指標。

降頻思路:在超頻GPU提示的頻率下,將最大頻率調整到 降低200-300Mhz,性能損失在5%以內,最小頻率在最大頻率之下再降低 200-250Mhz。

抄作業:以樓主7800XT爲例,超頻GPU頻率提示爲 2662Mhz(圖四),最大頻率設置爲2450Mhz(即超頻GPU-200),最小頻率設置爲 2200Mhz(即最大頻率-250Mhz),這樣在運行大型遊戲負載時,不會出現過場動畫後突然幀率驟變而導致體驗差。

同時,不需要擔心最小頻率太高,而導致日常使用中高頻運轉,實際使用中網頁、軟件、多開、小遊戲下,GPU頻率普遍在500-1000Mhz,顯卡會根據使用場景自由分配頻率。

④超頻VRAM,建議不要點擊,顯存對於GPU 類比於 內存對於CPU,但超顯存受益幾乎爲零,而且溫度驟升,不推薦調整顯存頻率,但是推薦打開顯存時序爲 快定時。

抄作業:只需要調整顯存時序爲 快定時,其他不要動。

⑤風扇溫度於轉速曲線的策略調整

這個因人而異,有人喜歡低溫時0轉速靜音,有人喜歡拉滿。

抄作業:個人用起來非常舒服的一套風扇策略,關閉 0-RPM(即低溫也按照低速轉,無啓停),溫度-轉速5個節點曲線如 圖5,照抄即可。

⑥電源調整:由於電壓與頻率均降到較低的水平,功耗不需要再默認跑滿。

抄作業:功耗極限降低10-15%,個人建議10%最佳。

⑦保存以上配置,點擊右上角導出配置方案到桌面,最後保存更改,即可轉爲降頻方案。需要回調時直接點擊默認,再切換時右上角點擊導入桌面的方案即可。

總結:通過上述操作,即可將原本“出場即灰燼”的OC版本A卡還原到原來的性能、功耗水平。

整體性能下降小於5%,遊戲時幀率基本感知不到,但核心熱點溫度、GPU溫度會降到原本的10-15℃以下,風扇也會從原本嘯叫、直升機變爲默認時靜音、滿載時也不吵的用機環境,功耗也會降到原本的90%(省下來的電費既保護電源,又能來年換一張N卡)。

這樣調整後,一張能耗比優秀、溫度適宜、安靜舒適、電費適中的性價比A卡纔是絕大部分用戶真正需要的AMD yes。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