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存储厂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存储市场中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浪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SSD的价格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虽说今年SSD价格受市场供需波动等因素影响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和以往相比,整体价格还是亲民了许多。国产厂商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高效的生产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打破了原有的价格壁垒,让SSD的价格逐渐回归合理区间。
在国产SSD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网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少消费者心中存有疑虑:国产SSD到底表现如何?能否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和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它究竟处于什么水平?每次看到这些疑问,我都觉得有必要给国内消费者吃下一颗“定心丸”。为了给大家呈现最真实、最全面的国产SSD性能情况,我特意选取了手上5款主流的PCIe 4.0固态硬盘进行对比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我使用了多种专业软件,从理论性能指标到实际传输测试,对硬盘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不仅如此,我还进行了脏盘读写测试,模拟硬盘在长时间使用、存储大量数据后的实际表现,力求还原硬盘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测试环境和设备存在差异,我的测试结果可能无法完全代表每一款硬盘在所有场景下的表现。所以,大家在参考我的分享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理性看待测试结果,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消费决策。
细节展示
咱们就不逐一展开介绍每款SSD硬盘的包装设计以及外观颜值啦,大家简单浏览下图片感受感受就行。毕竟各家厂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据我了解,大家真正关注的重点,其实是SSD硬盘的性能表现以及耐用程度。至于外观方面嘛,我向来不太在意,毕竟硬盘装进设备后,除非它出故障,否则平时根本不会去留意它长什么样。
另外,关于官方公布的那些数据,由于测试平台存在差异,实际测试结果可能会和厂家实验室得出的数据有所不同,仅作参考。
1、佰维NV7200
①:官方数据:7200MB/s读取&6200MB/s写入
②:主控:联芸主控
③:颗粒:长江存储QLC颗粒
2、致态Ti600
①:官方数据:7000MB/s读取&6000MB/s写入
②:主控:联芸主控
③:颗粒:长江存储QLC颗粒
3、雷克沙NQ790
①:官方数据:7000MB/s读取&6000MB/s写入
②:主控:联芸科技
③:颗粒:江波龙QLC颗粒
4、腾隐TQP4000
①:官方数据:7300MB/s读取&6200MB/s写入
②:主控:联芸主控
③:颗粒:长江存储 X3-6070 QLC闪存颗粒
5、华为200E
①:官方数据:7300MB/s读取&6200MB/s写入
②:主控:不详
③:颗粒:长江存储QLC颗粒
硬盘细节
这五款固态硬盘均采用单面PCB布局,存储芯片与主控芯片集中设置于PCB的同一侧,并且均通过2颗存储颗粒达成1TB的存储容量配置。此设计不仅使硬盘整体厚度得以缩减,还对散热效果起到积极作用。也方便空间不足的设备扩展,比如轻薄笔记本、PS5游戏机,迷你nas等等。
5款硬盘中,4款用的是长江的QLC颗粒,而雷克沙用的江波龙QLC颗粒也可以看成是国产颗粒,不得不说中国在存储领域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起码不会被轻易的卡脖子。
四、测试平台
本次测试选用的是英特尔(Intel)平台,主要原因是当前手中缺乏AMD平台的测试设备。需说明的是,AMD与英特尔平台在PCIe MPS(Maximum Payload Size,最大有效载荷大小)传输大小的限制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通常会导致AMD平台在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测试中,相较于英特尔平台展现出更优的性能表现。
五、性能测试
1、CrystalDiskInfo 硬盘信息
五款硬盘均宣称拥有1TB容量,但通过CrystalDiskInfo软件检测,只有腾隐TQP4000 和华为200E给足了1024G,其他都是1000G。
2、3DMARK存储基准测试
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搞了一系列特别设计的测试流程,把游戏里常见的载入、保存、安装还有录制这些重要操作都包含了进去,通过这些来考察固态硬盘(SSD)在游戏场景里的性能咋样。它能实实在在、准确无误地反映出硬盘在游戏里实际的表现,给用户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性能评估数据。
整体得分:致态Ti600(3566)>腾隐TQP4000(3501)>雷克沙NQ790
(3493)> 华为200E(3194)>佰维NV7200(3099).
3、Txbench
在Txbench的1线程32队列顺序读写测试中,五款硬盘的读写速度都相差不大,看来国产整体水平都非常的优秀。
4、AS SSD Benchmark
使用AS SSD Benchmark对五款固态硬盘进行测试时,考虑到测试软件算法的多样性,这种数据差异属于正常现象,这款软件测试速度普遍偏低。因此本次测试得出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
5、CrystalDiskMark
在顺序读写性能测试中,所有五款硬盘的速度均相差甚微,几乎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很多玩家用户都喜欢看脏盘(硬盘内有数据文件)的读写性能,在他们看来空盘数据参考性不大,这次我就满足大家的要求。分别测试54%和97%脏盘的读写性能,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差别不大。这里还是要说一下,硬件和测试环境的不同,结果会有一定的出入,仅供参考。
在97%脏盘测试的时候,各个硬盘的读写速度并没有大幅度的降低,几乎维持原有的读写速度,国产牛逼!
6、“白眼”测试
在现代SSD的设计理念中,SLC缓存策略已成为一种主流设计手段。该策略的核心在于,将部分QLC或TLC NAND模拟为SLC模式运行,以此构建出一个高速写入缓冲区。在实际应用中,当数据传输量处于缓存容量范围内时,SSD能够凭借这一高速缓冲区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交互。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主流的几款测试软件在评估SSD性能时,对于超出缓存容量后的数据传输速度往往难以准确测量。为了深入探究这五款硬盘在“缓内”和“缓外”场景下的速度表现,我采用“白眼”软件对它们进行全盘测试,下面是测试结果。
通过曲线图可以看到华为200E表现最为优秀,在250G缓存之后出现了“掉速”,其次是腾隐TQP4000,整体排名为华为200E(250G)>腾隐TQP4000(220G)>雷克沙NQ790(210G)=致态Ti600(210G)>佰维NV7200(200G),不过整体水平都非常优秀。而且200G的缓存容量也足够大家日常使用了,不会出现瓶颈问题。
7、FastCopy拷贝文件测试
使用Fastcopy分别复制约106GB的文件到硬盘。
通过软件记时,得出写入结果为雷克沙NQ790(21.5秒)<致态Ti600(22.0秒)<腾隐TQP4000(22.2秒)=华为200E(22.2秒)<佰维NV7200(22.3秒)。
读取结果为佰维NV7200(20.8秒)<致态Ti600(21.0秒)=雷克沙NQ790(21.0秒)<腾隐TQP4000(21.1秒)<华为200E(30.6秒)。整体来说差别不大。
8、实际读写
点击大图观看,都是随意截图,读取都在3G左右,写入在2.8G到3G之间,这里就不一一排序了。
六、TBW质保
最后再来看看各个硬盘的保固政策:
致态Ti600:400TBW(1TB)、800TBW(2TB)和1600TBW(4TB)
腾隐TQP4000:400TBW(1TB)、800TBW(2TB)和1600TBW(4TB)
雷克沙NQ790:600TBW(1TB)、1200TBW(2TB)和2400TBW(4TB)
华为200E:400TBW(1TB)
佰维NV7200:400TBW(1TB)、800TBW(2TB)和1600TBW(4TB)
文末小结:
最后还是做个表格吧,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在本次对几款不同品牌固态硬盘(SSD)的测评体验分享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五款SSD都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无论是应对日常家用场景,还是工作室、商用环境下的高强度使用需求,它们都能轻松胜任,完全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存储需求。
从价格层面来看,这几款SSD的价格差异并不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产SSD的强势崛起,价格也相对的稳定了很多,想当初国外品牌动不动就涨价我们是一点办法没有。
在众多产品中,华为200E表现非常不错,其次是腾隐TQP4000、致钛Ti600。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产品牌在存储领域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想要彻底转变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国产存储企业像中国车企一样,秉持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态度,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属于中国存储企业的辉煌时代必将到来。
好了,本次关于SSD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选择硬盘时,能够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最后,祝大家购物愉快,我们下次再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