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snow觀影日記:不可多得的好片《流浪地球2》以及一點個人猜想

兄弟們好我是Cuisnow,新春佳節之際這裏還是祝大家節日快樂,萬事如意哈

有一說一,本來是打算等回學校在開始接着碼文的,但盒裏有些飯圈人的言論窮盡其踩一捧一等噁心人之能事,屬實給我整樂了

那今天咱們就從一個相對公正客觀的角度去評價一下《流浪地球2》這部片子,看看到底有沒有那些人說的那麼不堪。因爲我不是專業影評人,所以我也只能是作爲一位觀衆,一個科幻愛好者談談我的觀影感受,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煩請各位大佬們指點迷津,在此先說聲謝謝。

一部電影要進行評價,我覺得可以大致分爲劇情,演員演技以及加分項三個層面來談,而一部科幻作品,加分項的具體表現當然就是影片整體的特效了。《流浪地球1》的特效在我個人看來已經初步具有好萊塢的水平,我至今仍然不會忘記第一次看見行星發動機這座龐然大物給我的震撼。郭帆導演說過要體現一個建築的體積感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參照物,在影片中也充滿着各種各樣的對比來體現體積感,像是雲,飛機,運兵車這些。單是一的效果就給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到了2裏的行星發動機,雖然沒有了第一次的震撼,但我再一次被髮動機上龐大的細節量而震撼,如果說1裏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單純的一個龐然大物,那麼2裏的就是各種細小的構件,精密地連接起來一點點搭建出了這座鋼鐵巨人。郭導在採訪時也說了,1代裏的行星發動機完成度是20%,到了2裏他們添加了20%到30%的細節量,那麼如果流浪地球能有第三部,到時候行星發動機的完全體展現在觀衆眼前的時候,我相信一定會再給觀衆一點小小的“郭帆震撼”

除了行星發動機以外,最震撼的建築那就應該是太空電梯了,一個個載着空間站工作人員的吊艙沿着纜索朝着空間站疾馳而去,向命運發起莊嚴的挑戰,再加上宏大的配樂,讓不少觀衆都爲之折服。

但其實這段的特效鏡頭也不是真的那麼完美,就我看來在吊艙開始進行對接的那個鏡頭開始就出現了比較有“cg感”的畫面,而這個情況不是個例,在炸燬月球的布彈階段,核彈箱子落到月球表面的衝擊鏡頭也有些不真實,甚至有那麼點氪金遊戲抽卡箱子掉下來的動畫那種感覺,當然這些鏡頭某種程度上也是我雞蛋裏挑骨頭了,而且就算是一向以特效著稱的漫威也有着不少這樣的情況,例如《美隊3》的機場,《復聯3》瓦坎達一戰衝鋒的人羣,細看之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生硬感”,況且國內第一次嘗試這種大體量的科幻特效,我覺得倒是沒有必要過於要求多麼完美,最起碼能吊打近幾年絕大多數的科幻片,和《阿凡達2》掰掰手腕我倒是也覺得未嘗不可(感覺46開?)

特效說完了再來說一下演員的演技,其實這點能說的都很少,沒有什麼能提出質疑的點。

因爲基本都是老戲骨嘛,對角色的理解,情緒把控都很準確,像是劉培強初遇韓朵朵“孩子都想好叫什麼名了”的憨態,華仔看見自己女兒時候眼裏藏不住的疼愛和哀傷以及周喆直雖然年長但還是有着那位偉人一般的鎮定從容與堅韌,不得不說還得是戲骨,想挑刺都沒法挑(笑)。羣演們也很努力,都各自起到了該有的作用

那電影的重頭戲肯定還是劇情,說到劇情就又要提一下郭帆導演了,不知道爲啥有時候我感覺這個b真不是個一般人,又當導演又要當編劇還要管特效,全才了屬於是。而且兩部流浪地球,全都是將原著的一個比較小的節點進行擴寫,去想象各勢力之間的矛盾。執行方案可能遇見的困難,假如現在真讓郭帆去寫部科幻小說,我覺得也差不多能有一個讓科幻迷們基本滿意的水準了

《流浪2》擴寫的節點是推走月球準備啓航的時候。而且對原著其實也進行了一點改動,原著中其實沒有發生電影裏面這麼多矛盾,就是正常的把月球推走了。而電影裏則在改動的基礎上豐富了許多的細節,像是原著中“飛船派”與“地球派”的矛盾就改成了“數字生命派”和“流浪地球派”的矛盾,而且影片前半段部分我個人覺得是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大的地方,這點我們細說一下

首先就是太空電梯時間,這一段我覺得應該起到一點渲染情緒的作用,但就我看電影的感覺而言,有但不多。劉培強和韓朵朵的戀愛情節我覺得也還好,畢竟流浪地球這種世界級的大事件既要有領導整個人類的視角,也要有個人小家庭在這場災難面前的視角,我覺得算不上毛病。相對來說比較差的地方我覺得就是空戰片段。

說到這肯定有人就要說了啊你個叼毛你丫是不是在尬黑哇那段看的多幾把爽啊?爽確實是賊jb爽,都有點打ac7那味了,但這一段的主體還是應該聚焦在太空電梯發生的突變,笑點太多太密集反而有些沖淡了空間站墜落帶來的緊張感,和這一部分非常類似的作品我認爲是高達00第二季中的軌道電梯崩塌片段。雖然主角團在那觀衆就知道基本應該沒多大事,但那一段人類幾乎所有的武裝勢力都在嘗試保護即將被電梯碎片傷害的民衆,我覺得單從觀感上來講其實是好很多的

說完了這段,我覺得全片最大的勉強可以稱爲“敗筆”的地方就說完了,剩下的除了前半部分三條線的切換生硬以外,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了。後半段的月球危機在我這幾乎是可以打滿分了(後續長文無圖以及劇透預警,怕劇透的可以直接到結尾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點沒有,就是電影不斷地彈出倒計時字幕,告訴我們還有多長時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所以我個人傾向於相信這部電影與其說是那種劇情驅動式,更貼近於編年史的那種風格,而對災難精準的時間判斷在片中只有具有強大算力的moss能夠做到,所以本片應該是以moss的視角作爲主視角,在整個流浪地球計劃起步時對整個地球的觀測

這麼一說完,三條線也就清晰了,劉培強線象徵着沒有能力做出重大決策的民衆視角,圖恆宇線象徵着作爲技術支持推動計劃運行的科學家視角,而周喆直就是站在最前面,領導人類克服萬難生存下來的領導人視角,三個羣體雖然有所不同,但歸根到底都是爲了最簡單的三個字:活下去

許多人吐槽電影過度煽情,大搞主旋律,後者我們姑且不談先談前者,我不知道這些人生活中是不是極和人溝通交流否則我確實不是很能理解爲什麼人類作爲感性和理性並存的物種會對象徵着感性的愛如此牴觸,然而放到《星際迷航》主角穿越黑洞通過量子化的愛來達成目的就不是煽情時人文情懷,恕我無法理解

而且如果願意思考的觀衆其實可以發現愛與信念可以決定人類的命運時完全說得通的,先說2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閃回片段中身穿外骨骼的圖恆宇,有一些解讀說那是未來的圖恆宇,我覺得不妥,因爲到那個時候我不認爲人類還有研發肉體造仿生人的可能性。相對合理的說法我認爲那段時moss在絕對理性下做出的推演,就是劉德華沒有選擇將自己的數字生命上傳之後發生的事情,但是圖恆宇選擇了誓死捍衛自己的崗位,將數字生命上傳的時候讓女兒記住密鑰。

同樣在一代,moss已經計算出地球沒有生還的可能性,絕對理性的moss已經決定執行火種計劃,但劉培強成爲了下一個變量,他沒有算到劉培強可以堵上未來人類的希望帶着着火的moss點燃木星,這兩個人都用非理性的愛,爲人類創造了機會

而周喆直這裏雖然沒有直接體現,但我覺得周喆直在與moss對視的時候,就把自己放在了執劍人的位置,他做出看似荒唐,幼稚,強行主旋律的行爲其實就是和moss的對決,既然之前moss就能夠通過各種手段預知災難的降臨,他也一定有辦法幫助人類克服難關,也正是他這股非理性的堵上人類未來的信念,再次拯救了人類。

三條線,都做出了不理性的決策,卻讓人類活了下來,這也是我認爲圖恆宇和moss對話的時候moss說圖恆宇時變量的原因:其實也是人類的愛

周老師在最後的發言裏說到:我相信人類的勇氣可以跨越時間,跨越歷史、當下和未來。我們的人可以完成任務,無論虛實、無論存亡。moss在彩蛋裏也說到“幫助人類克服對歷史、當下、未來的執念”看似對立的兩句話,在此時反映的目的也是共通的。

至於菜單中出現的層層小房間是平行宇宙還是量子糾纏還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致敬,猜測很多,腦洞也很多,我個人資歷尚淺,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大家一起探討了。

總的來說,這樣一部片子,既有着與世界前列接軌的特效,有有着充滿宏大敘事的劇情,還有這麼多給人思考的空間,我覺得這真的是中國目前不可多得的好科幻電影了,就不說國內了,即使是近幾年全球的科幻片裏我覺得《流浪地球2》也是首屈一指的水平,也希望大家能多給逐漸發展的中國電影工業以及中國科幻電影一點支持,那麼我是Cuisnow,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