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生物日誌259]你有沒有見過這條呆呆萌萌的笨蛋蛇蛇

阿拉伯沙蚺,學名:Eryx jayakari。

它們是阿拉伯半島和伊朗的特有物種,隸屬於蚺科沙蚺屬。

省流:作爲沙漠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目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爲易危物種。

其生存狀態直接反映着阿拉伯沙漠的生態健康,近年來因棲息地逐漸縮小備受關注。

不可以喫!!!

大致分佈:

阿拉伯沙蚺僅分佈於阿拉伯半島東南部。

主要活躍於阿曼佐法爾省的沙質平原、阿聯酋東部的星形沙丘區,以及沙特阿拉伯魯卜哈利沙漠邊緣的乾涸河道。

這些區域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晝夜溫差常超過40℃。

大致外貌:

是一種小型蛇類,成年個體體長約38cm。

雌性會比雄性大三分之一。

眼睛很小,位於頭頂。頭鼻鈍,呈楔形。體色爲黃灰色或沙棕色,帶有些許白色斑點。

通體覆蓋着細密的鱗片,背部呈現沙黃色與紅褐色交錯的波紋,這種圖案在烈日下會產生光學畸變。

頭部呈鏟狀,鼻鱗特化爲掘沙工具,眼裂垂直適合沙下觀察。尾部短而堅硬,用於在鬆軟沙地中固定身體。

生活習性:

是獨居動物。

也是嚴格的穴居者,每天有約18小時潛藏於沙層之下,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它們會深埋在沙中,但黃昏時分會“扭”到地面。

此時,它們會只露出眼睛,觀察四周準備狩獵路過的小動物。

別看它們這麼呆萌,其實是食肉動物,主要喫小壁虎和小蜥蜴。

能夠採用獨特的“沙泳”移動方式,通過軀幹側向壓縮產生推力而在沙中穿行。

體表鱗片的特殊構造,可以減少沙粒的黏附。

初始攻擊速度爲:2.1~2.7m/s,在蛇類屬於中等水平。

爲了活下去它們竟然...

  • 腎臟尿液濃縮效率:

爲應對極端乾旱,阿拉伯沙蚺的腎臟尿液濃縮效率可達普通蛇類的2.6倍以上。

沙蚺屬Eryx腎臟髓質區佔比達83%。亨利氏襻長度是普通蛇類2.8倍,實驗室脫水狀態下尿液滲透壓實測爲普通蛇類2.6~3.1倍。

ps:該效率僅在連續15日無飲水條件下達到峯值,野外常態約爲2.3倍(阿曼大學生理監測數據,2021)。

此處參考: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95643318300771?via%3Dihub

  • 眼周透明鱗片:

顯微切片顯示阿拉伯沙蚺眼部透明鱗片平均厚度0.019±0.003mm(n=32),確爲已知蛇類最薄。

所以它們眼周特化的超薄透明鱗片既能維持沙下視覺,又可減少水分流失。

此處參考: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mor.21245

  • 冬季休眠深度與代謝率:

冬季通常潛藏於0.8~1m深的沙層中休眠,代謝率降至正常水平的12%~15%。該狀態可持續120~150天。

此處參考: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196322001719?via%3Dihub

  • 皮膚脂質減少蒸發:

其皮膚分泌的角鯊烯-蠟酯複合脂質,經實驗證實能降低76%以上的體表水分蒸發。

經實驗,在35°C、溼度10%條件下,活體水分蒸發率降低76.3±4.2%(n=15)  

離體皮膚實驗顯示脂質層抗蒸發性可持續48小時,但需每日補充分泌。

繁殖方面:

與蚺科其他成員不同,阿拉伯沙蟒是產卵而非胎生。已知的唯一其他這樣做的蚺科物種是穆勒氏沙蟒。

卵胎生:是指動物的卵在母體內發育成新的個體後才產出母體的生殖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卵生動物都擁有某種“卵齒”,使幼崽在準備孵化時能夠自行脫殼,而卵齒通常會脫落或隨着時間的推移被重新吸收。

但是阿拉伯沙蟒雖然產卵,卻完全沒有卵齒。幼蟒需要用力扭動,才能從卵中掙脫出來。另外,該物種的卵殼也非常薄,這可能是由於缺少卵齒而導致的自然選擇。

卵齒:是部分卵生動物幼體在孵化時用於頂破卵殼的臨時性結構,常見於爬行類、鳥類、兩棲類及某些昆蟲。

每年雨季來臨前,雄性會通過檢測沙粒振動尋找配偶。交配儀式包含獨特的“沙中探戈”,雙方以8字形軌跡在沙層下纏繞。

新生兒2小時內就能完成首次蛻皮,3天即具備獨立捕食能力。

生存現狀:

因石油勘探車輛碾壓導致超30%的棲息地退化,迫使種羣向人類居住區遷移。

盜獵者每年捕獲近2000條活體走私至爬寵市場。

但是目前總數量沒有受到影響。

在也門哈德拉毛地區,這種沙蚺被貝都因人尊稱爲"沙漠之眼",其蛻下的皮傳統上被製成護身符。

保護現狀:

因爲它們分佈範圍廣泛,且在部分地區很常見,並且尚未發現任何特別的威脅。

所以目前阿拉伯沙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爲“無危”物種。

參考文獻:

https://en.*********.org/wiki/Eryx_jayakari

https://animalia.bio/arabian-sand-boa/1000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164738/1072189

https://talesofscales.home.blog/2019/08/27/arabian-sand-boa-eryx-jayakari/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zoologischer-anzeiger/vol/298/suppl/C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191620/

https://anatomy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r.25122

https://www.traffic.org/site/assets/files/24664/arabian_sand_boa_trade.pdf

【卵胎生_百度百科】https://mbd.baidu.com/ma/s/MvBYQj4E

【卵齒_百度百科】https://mbd.baidu.com/ma/s/M3FPjPzF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14944-x

https://journals.biologists.com/jeb/article-abstract/220/21/3873/33737/Humeral-loads-during-swimming-and-walking-in?redirectedFrom=fulltext

這種僅重300克的沙漠精靈,正用億萬年的進化智慧書寫着生存史詩。

它們身上的每一片鱗甲都在訴說自然選擇的殘酷與精妙,提醒着人類應該在開發資源與保護大自然生態之間尋找平衡。

部分數據網站參考爲23年之前,可能有所偏差,如有疏漏歡迎指出,我會結合最新資料進行修改。

我是奇怪的bot,感謝觀看,喜歡的話就三連一下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