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邮差,今天的第五十六封邮件请查收
钱锺书
曾经名士风流悄然远去,
几多美谈佳话渐渐失传。
名士总是向世人推崇爱情的价值,
其中又以作家为甚,
他们笔下的爱情莫不具备人性深处最繁复的熠熠光辉:
山巅处常有荡气回肠、生死与共的侠侣仙眷,
市井中又生一见倾心、海誓山盟的总角之恋,
豪门里总藏撕心裂肺、心如刀绞的坎坷情劫······
世人都喜鉴赏一波三折的爱情,名士也愿谱写感天动地的情意,可现实中,人人艳羡的无不是一马平川的归宿。
面对爱情的魔咒,任凭那些才子佳人如何妙笔生花、如何丹青诗画,他们也往往和普通人一样难以抵抗、深陷其中,无力而多憾,苦思却不得。
下面,让我们用文字再一次见证那些感人至深的名人情事,和碎人心肠的一地鸡毛......
鲁迅
鲁迅:于无声处起惊雷
当与真正的人生伴侣许广平相识之际,鲁迅已经45岁了。
本为师生关系的二人不断跨越相差18岁的年龄鸿沟,从相知走到相爱,从相伴抵达相守,共同对抗着社会上强大的压力。
纵然这位头发笔挺根根冲冠,夹袍上补丁摞补丁的中年男人已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民主战士,可在他的老家,那里始终还有一位符合旧俗的明媒正娶的妻子需要他去面对,她叫朱安。
与朱安的婚姻,是鲁迅母亲在鲁迅留学日本时为他订的一门亲事,母亲以自己生病为由将鲁迅骗回家中完婚。
鲁迅对母亲极为尊重,自己常年奔波在外,他深知孤苦多年的母亲需要一位“媳妇”来慰藉思念和照顾起居。婚后的第二天,鲁迅便搬进了书房,他笑称:“是我娘娶媳妇”。
面对朱安,鲁迅同样理解她也是旧婚姻、旧礼教的受害者。这个妻子脸长鼻阔,一如她的名字般安安稳稳,却缺乏女性的妩媚和柔情,更是一位比鲁迅大2岁的目不识丁的老娘子。
但鲁迅对她的尊重从始而终,按照绍兴旧习,如果离婚,女方会因为被“休”而备受歧视。
鲁迅宁可牺牲一世的幸福,也不愿再次伤害这位无爱却也无辜的“亲人”。
在遇到许广平之后,鲁迅拥有了真正的家庭生活,也见证到了爱情,二人珍惜着彼此的师生之谊、战友之情、夫妻之和。
当46岁的鲁迅和28岁的许广平开启了下一段人生时,朱安已经嫁到周家整整20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朱安像守活寡一样生活着,期盼着转机,期待着归属,却永远没有回应和结局,她沉默无言,只是担负起照顾婆母的义务。
在1947年6月,也是鲁迅辞世后第11个年头,朱安临死前曾给身旁的人说:“希望死后葬在大先生旁边,她想念大先生,想念许广平和他们的孩子海婴”。
朱安消失了,她死后甚至没有墓碑,多年以后,后世的人们得知这位鲁迅原配夫人名姓的唯一通道却是许广平的散文:
“鲁迅原先有一位夫人······她名‘安’,她的母家长辈叫她‘安姑’”。
徐志摩
徐志摩:如雪花在半空飞扬
面对身怀六甲的妻子张幼仪,徐志摩依旧心硬如铁,他毅然决然提出离婚,这个24岁的男人已经生着坚硬的胡须,他已将满腔柔情一滴不剩地献给了另一个姓林的女孩。
与鲁迅不同的是,如诗一般的性格让徐志摩无法再掩藏和麻痹自己,他迫不及待地要结束这段长达6年的相敬如宾和死水无澜。
秀外慧中的妻子、大富大贵的生活、青云直上的前程,这份大包大揽了世间万千名利的“包办婚姻”,唯独没有容纳徐志摩的“个人幸福”。面对旁观者的白眼和唾弃,他在给恩师梁启超的回信中写道: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在23岁时,徐志摩坚定地认为他的灵魂伴侣一定是眼前这位林姓女子,林长民的女儿,名徽因。
在与林长民成为忘年交后,徐志摩便与林徽因渐渐熟络,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和英俊的外表所吸引,而徐志摩也通过这位可爱活泼、清澈纯真、天资聪颖的女子一度将他心目中的“美神”形象定了模样。
可这真切的模样在二人分别一年后又模糊起来。
时间总是锋利得可怕,短短一年的时间却能将徐、林二人拉到一条他们无法再跨越半步的大河两岸,而站在河流中间的,却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
林长民与梁启超同为挚友,二人共同促成了这门天作之合。
仿佛冥冥中的命运自有安排,当这份淡淡的、清新的,又深沉的、入骨的感情不得不戛然而止时,便自然而然生出另一束热烈的光照亮徐志摩的心头。
此时的徐志摩正在北平任教,而一代名媛陆小曼在北平的交际圈中号称一道不得错过的风景。
能歌善舞、仪态万方的陆小曼在父母的要求下与政坛高官王赓结为连理,可他们的婚姻依旧与爱情无关。
忙于俗务的王赓托朋友徐志摩带陆小曼消遣散心,王赓清楚同是感性热烈、爽朗洒脱的二人一定能聊到投缘处。
可令其始料未及的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在频繁的接触中竟心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这情感恬淡怡然如春风化雨,既吹散了徐志摩心头的阴霾,也滋润了陆小曼干涸的心窝。
当二人察觉之时,世间已然又升腾起了一团熔金的烈火。
婚礼本应被祝福、美好、爱意所环绕,可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上,世人送给他们的更多是不解、忧虑甚至咒骂。
在走进礼堂之前,他们曾被旁人白眼唾弃,被朋友劝分劝离,被父母监视**,但当二人之间只剩下纯粹的美和爱,那么这份不顾一切的纯粹便能做到无坚不摧。
人可以依靠爱来结婚,但不能依靠爱来果腹。婚后的徐志摩忙于赚钱养家,妻子陆小曼却依旧养尊处优,更染上了“烟瘾”,又爱又恨的徐志摩坚定地要对陆小曼负责到底,但二人的生活不免拮据。
在人生的后半程,徐志摩内心应该永远有一份温柔为那个林姓女子保存着。在登上那架“济南号”邮政班机前,徐志摩本因头疼不愿再飞,但登上飞机后他又想到能按时赴约观看林徽因的讲座,便高兴不已......
当日林徽因的讲台下座无虚席,可终究少了一个叫徐志摩的身影——那班飞机不幸失事。
这个男人天生有着诗人一样的性格,也实现了诗人一样的逝去,如同李白入水捉月,他活得就像他写得诗: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认清他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张爱玲
张爱玲: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因为家庭变故,张爱玲平素心高性冷,可在胡兰成面前,在她认为的爱情面前,她一向冷峻入骨的文字也禁不住化了几分,纵然她的脸庞平生最擅傲雪凌霜,此时却也甘愿低到尘埃的最深处。
与普通女人所追求的占有和控制不同,张爱玲的素心可谓超凡出尘,她对待胡兰成的感情潇洒而跳脱,超然而忘我。
这个女人不要求眼前的有妇之夫离婚,也不要求结婚,她甚至没有主动要求对方为自己负责。
她在给胡兰成的信上说:“我想过,你将来就只是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
天性混沌也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在遇到张爱玲之前已有过三段婚姻。不顾家室、不分家国的他,倾心于张爱玲的文字和才情,继而贸然登门拜访。
二人常常一聊便至日薄西山,互诉衷肠,互道知己。
可时局动荡,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分别愈显漫长,她从来不信什么地久天长,她只要求两人坦诚相待,她欣赏奔波往返的这个男人,也希望自己能被他一直所欣赏和了解。
掺有杂质的感情,总会被裹挟上一层动荡不安的悲情。因时局不利,胡兰成不得不开始了逃亡生涯,而他不受束缚的性格使得他不可能不在异地沾花惹草。
当张爱玲探得其址,远赴温州寻夫,她恍然惊觉,发现胡兰成早已经在设想数美并陈的好梦,除了她张爱玲,胡兰成还有二女割舍不下。
这样一段仿佛仙境般不真实的爱情,终于被尘境里的情欲所打败。绝望已极的张爱玲一如夕阳般残红满地。
她孤胆一人千里寻夫,又孑然一身落寞归途,自此,张爱玲选择了封锁心结。
白玫瑰会不会变成饭粘子,红玫瑰会不会成为蚊子血,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或许张爱玲的眼中——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围城》剧照汪太太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那些名士风流悄然远去,几多美谈佳话渐渐失传。
红尘俗世里阻隔爱情的障碍从未尽数击破,人心深处的隔阂不曾完全消失,
可这世间的旷男怨女啊最是守旧冥顽,
他们非得执迷不悟,她们偏要至死不渝,
一生一世莫不苦苦追寻着,
于口口相传里沿袭同一种古道,
于心心相印间永葆同一份热肠。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