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FPS比赛的盒友可能会发现,很多职业哥早就用上了磁轴键盘。
Jee在直播中展示自己的磁轴设置
小蜜蜂全队都用上了ROG魔导士ACE HFX(赞助)
那么,什么是磁轴?跟其他轴体有什么区别?普通玩家需要买一把磁轴键盘吗?本文将会对这些问题作出科普,若措辞不当还请各位盒友不吝赐教
一、什么是磁轴?
磁轴(Magnetic Switch)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国外更常见的是称之为霍尔效应轴(Hall Effect Switch),简称HE轴。没错,它就是利用了和游戏手柄中的霍尔效应一样的原理打造的机械键盘轴体。
为了更加通俗易懂的介绍磁轴的原理,我们先把目光放到手边的平板上。
带着磁铁的平板保护套合上的时候,就会触发内部的传感器,让平板进入锁屏状态。实现这个功能,离不开的就是霍尔效应。
当一个磁铁,顺着导体的垂直方向靠近的时候,自由电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导致它们偏向一侧,从而在导体的两侧产生电势差。
此时用电压表测量导体的两端,就能检测到微弱的电压。磁铁越靠近导体,带电粒子的偏转程度越大,电压也越大,电压超过阈值,平板就认为保护盖被合上了,可以锁屏了。
简单来说,对于磁轴键盘,给每个按键设定一个电压阈值,就可以视为按键被按下。这就是磁轴的实现逻辑。
二、磁轴跟传统机械轴体有什么区别?
为了理解磁轴键盘的吸引力,首先回顾下传统机械轴体的工作原理。
传统机械轴体依赖于金属接触点之间的物理接触(左边一弹一弹的那个),来在PCB电路板上注册按键动作。这个接触点,称为触发点,这个“注册行为”也就称为“触发”。
轴和其腿部的形状实际上区分了线性轴体(例如红轴)和具有更多触感的轴体(如茶轴、青轴等)。线性轴体具有光滑的轴,而触感(段落)轴体上有凸起,在按下时提供轻微的阻力。
例如,对于标准的红轴,实际的按键是在按下约两毫米后注册的,到达轴体底部前的整体行程距离约为四毫米,也就是触发行程和触底行程。然而,这个固定的触点决定了固定的键程,这就会引入延迟并限制按键的精度。
而磁轴不同,磁轴用永磁体代替了簧片和触点。当你按下轴体,根据霍尔效应,键盘传感器可以精确地记录轴体的位置,这就是最重要的变化所在:你可以改变需要按下多深才能注册按键。
这种利用霍尔效应来检测键帽内磁铁的位置的方式,允许有几乎无限数量的触发点。
三、磁轴键盘有什么优势吗?
磁轴这种“允许有无限触发点”的特性,就为装备磁轴的键盘带来了很多好处。
低延迟:
磁轴允许极低的触发点,以减少输入延迟,从而实现更快的响应时间。即使是微小的差异,在职业哥手中也可能表现非常显著。
快速触发(Rapid Trigger,RT):
磁轴最具吸引力的优点就是快速触发。这项技术允许玩家在任何按键过程中释放和重新触发按键,让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快速连击按键,完成复杂操作,这对于像反方向移动和复杂连招这样的动作特别有益。
机械轴体的触发源于弹片,按下之后需要释放一段距离才能进行二次触发
高度定制化:
当你在玩游戏时,可能希望手指移动 0.1 毫米时就能触发;但当你使用同一键盘打字时,可以将其调整为 2.5 毫米以避免误按按键。同样RT灵敏度也可以进行调整。
说了这么多,可能盒友还是云里雾里的,我们来举个例子。我们将触发键程设置到2.0mm,RT设置成0.2mm。
引用up主小破破UoU举的一个例子
当我们第一次摁下按键时,在按键行程超过2.0mm后即可被触发;然后抬起≥0.2mm的行程就会视为按键断开,再摁下≥0.2mm的行程就会视为第二次触发。
简单地说,我们现在不需要完全将按键抬起,就可以进行下一次按键触发操作。
四、普通玩家需要一把磁轴吗?
当然,磁轴也有不少缺点。如果因撞击等因素造成磁体的位移,则必须使用驱动程序中的校准功能,对键位进行重新校正。
另外,由于使用磁性传感器,因此需要远离强磁环境,无法在一些工业和科学实验环境中使用。
对于普通玩家而言,磁轴主要应用于FPS游戏。磁轴带给FPS玩家最直接的提升,就是更快更准确的完成急停,有效射击效率更高。
目前该功能并未被v社限制(职业哥都在用),不过Snap Tap(ST)倒是被明令禁止了。
对于我这种FPS菜鸡来说,它给我的移动体验提升还是很大的,我可以更轻松地射到我准心所指的位置,至于准心是在人身上还是墙身上,那就另说了。
此外,每个人的急停习惯、反应灵敏度等等天差地别,有那种可视化急停ad参数的软件,自己根据习惯测出来的磁轴参数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