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卡之旅(三):中華郵政

所有圖片業已去除敏感信息

中華郵政最早可追溯至1866年清海關在北京等地設立的郵務辦事處,後轉變爲“大清郵政”,直至1912年2月12日更改爲現名“中華郵政”,民間常稱“郵局”。

作爲普惠性金融機構,郵局依據郵政法開展儲金匯兌業務,發行“郵政存簿儲金簿”,也即“存摺”。

依郵政儲金匯兌法規定,個人於郵局開立存簿儲金帳戶,存款本金在100萬元以下者,利息免稅,但100萬元以上部分,郵局不給付利息;另外,若以定期存款方式存入郵局,經按定存利率給付之利息,則屬應稅利息所得,

自然人申請儲金簿時得申請郵政儲金金融卡(晶片金融卡),具有提款、存款、轉帳、餘額查詢、密碼變更、轉帳繳費(稅)、勞保局資料查詢、保單借(還)款及消費扣款、金融Fast-ID身分覈驗等功能,滿16歲自然熱人得申請郵局Visa金融卡,未滿16歲者得申請郵政晶片金融卡。

圖2便是當時筆者申請的第二本儲金簿,第一本早已補登業滿,年代久遠,僅有圖2第二本較爲清晰:圖3晶片金融卡更是古董中的古董,經AI修復清晰度有所提升,兩位孩童身着郵服,佩戴經典“郵”字帽章,活力四射。

圖4、5是晶片金融卡換髮的Visa晶片金融卡,7只各着郵務工裝的小鴿子排排站,翠綠的背景不僅強調了主題色,更有一分更靜謐的安定。

可惜的是,郵局並未能同Apple公司達成合作,目前僅能綁定Google Pay及Samsung Pay實現HCE卡片模擬。

雖然無法綁定AP,但這不能否定郵局的數位化改造的成功:支持一鍵網銀掌銀申請開戶,開戶後可以獲得數位儲金簿(圖6),並可以在擁有一張實體Visa金融卡的基礎上再次申請一張數位Visa卡,比如封面就是樓主的巴黎奧運聯名卡面數位Visa卡,同樣支持綁定Google Pay等。

末尾是郵局手機銀行,界面依舊充斥着大量綠色元素,風格偏向復古,而又不乏將最關鍵最基礎的功能擺在最前,加大加深,增強現實,頗有適老化關懷,雖不以美稱,然藏經於用,一言概之,Better than any domestic bank

老態龍鍾的郵局藏在巷子深處,綠色的、紅色的郵政信箱靜靜立在門口,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

陽光透過梧桐樹灑下來,斑駁了牆上的郵政標誌,也溫柔了我的記憶。

我手裏攥着一封皺巴巴的信。

奶奶牽着我的手,叮囑着:“寄出去,就能告訴對岸的爸爸了。”

我踮起腳尖,把信小心翼翼投入綠色信箱的第二個口,聽到“咚”的一聲,像是童年世界裏最鄭重的一種告別與等待。

郵差叔叔穿着綠色制服,騎着沉甸甸的自行車,從晨光裏穿過小巷,他總會遞來一張明信片,或是一封蓋着紅印章的信,那時候,世界很慢,一封信可以走過春夏秋冬,而一份惦念,也能溫暖很久很久。

到後來,郵局裏的人在ATM機前熙熙攘攘,匆匆忙忙,彷彿連等待一封信的耐心也被歲月帶走了。

在角落裏,那個綠色的、紅色的老信箱還在,斑駁中透着執着,彷彿還在等待着,那個攥着信的小孩回來,再一次把一封簡單又沉甸甸的信,穿越海峽的思念,投入時光的深處。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