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馬的歌聲裏,我終於見到了人類可以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哈基米消失了,原本蜂蜜水淡淡的甜味開始浮現。”

這是B站賽馬娘ai翻唱視頻《“就讓我喝醉了 唱着歌自娛自樂”》下的熱評,截止目前,這條評論已經收穫了接近3.9萬次的點贊。

類似的評論還有許多,來自互聯網各處角落的粉絲、樂子人、串子、現充聚集於此,短暫地放下所有紛爭,圍坐一圈,彼此抒發着對往昔的美好追憶。

在賽馬娘這個圈子接近一坤年(兩年半)的抽象、混亂、雜糅之後,徜徉在小馬的歌聲裏,我似乎終於見到了人類可以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01.

《賽馬娘 Pretty Derby》,大概是許多人聽過但從沒真正上手過的手機遊戲,其衍生動畫、漫畫的成績也一直只能算是小衆。

粉絲粘度高,熱度上卻始終不溫不火,賽馬娘合格地作爲着小圈子文化的典型代表。

但在互聯網時代,所有的爆火和黑紅都沒有着正常的邏輯與預兆,這一點在賽馬娘上顯得格外突出。

賽馬孃的出圈,要從兩年前的“哈基米”開始算起。

哈基米的本意究竟是指什麼?這個問題經過互聯網的解構、剝離、裂變與抽象,已經變得與難以直視的古神一般,單是在世界上的某一角落提起,便能引發一場戰爭。

蜂蜜?蜂蜜水品牌名稱?還是貓?兔子?或者是所有在世俗視角中可以用“可愛”來形容的哺乳類生物?

正如一萬個人心目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每個人那裏也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標準與界定。

“哈基米”一詞來源自人氣角色東海帝王在買完蜂蜜水的哼唱,根據考證,最標準的答案其實應該是該蜂蜜水的品牌名

粉絲在聲嘶力竭地維護,串子在樂此不疲地拱火,現充則始終毫不在意地誤用。

有人認爲這是粉絲在大題小做玩梗而已,有人覺得維護自己所愛的事物也無可厚非,也有人置身事外笑看鬧劇。

在主流媒體眼中,哈基米早已成爲世間萬物

不過,我們現在還是先來做一個實驗:

將一隻貓、你的良知和對“哈基米究竟是什麼”的答案這三樣東西,都擱置在你的大腦中。

當你的大腦檢測到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時,你剋制自己不化身樂子人的良知將會受到考驗,一旦考驗失敗,那這隻貓就會被送往評論區被公佈身份。

所以,當你在評論區說出答案時,貓要麼是哈基米,要麼不是哈基米。

但是根據互聯網第一定律——互聯網評論區中所有物質均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態,不存在可以逃離此定律的事物,因此,貓此時其實應當處在既是哈基米又不是哈基米的疊加態。

對此,我總結爲“薛定諤的哈基米”思想實驗,表現爲不論答案中貓是不是哈基米,它都永遠在互聯網無法得到自己的真實身份。

不說出來,我就無法得知你的立場;說出來,我才能確定向你遞出的是溫暖的手心還是冰冷的手掌。

好吧,我剛剛也玩了“哈基米是貓”的梗。

其實這場爭執很難簡單地判斷誰是誰非,本質上也算是又一次二次元與主流文化之間的角力對抗。

但是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在新媒體時代詞彙語義演變是受到時間和語境的影響而不斷豐富的,本身就是一個快速、動態的過程,而並非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所以說,當從第一次大規模地在“哈基米”與“貓”中間劃上等號開始,二者就再也無法分開了。

這是一個悲傷的事實,也許多年後當“哈基米”進入詞典時,在本意的解釋之後也會有一個“2.貓”的釋義了。(悲

除了哈基米,賽馬娘出圈的還有來自其中的角色待兼詩歌劇(另譯待兼唐懷瑟)哼唱的“曼波”。

“曼波”是其父交教給她的口號,本意有解釋爲日語中的翻車魚的,也有解釋爲一種起源於非洲與南美洲文化的曼波舞的。

不過,原本可愛的語調加上本就有些搞怪的人設,導致詩歌劇逐漸被解構成爲了“傻了吧唧”的形象,滿嘴“曼波”的怪音也變成了這類形象的典型特徵。

大概……就類似這種:

這種:

甚至還有這種:

Man!What Can I Say?

“憨憨”的搞笑形象本就在傳播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加之“曼波”的聲線實在魔性,成功使得詩歌劇“傻了吧唧”的形象愈發深入人心,最終在抖音、B站上成爲了無可匹敵的二創熱門素材。

不過,好在相比“哈基米”,“曼波”的爭議顯得小了不少,梗的有趣也主要還是停留在對人物的惡搞上。

當然,所有的樂呵都是屬於路人的,對於粉絲來說這種偏向“審醜”向的二創依然是心中刺。

因此,不論是“哈基米”還是“曼波”,對於熱愛賽馬孃的粉絲來說,都是難以說明該用什麼心態去看待的梗。

一方面,它們確實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曝光度。

另一方面,梗的誕生總是充滿着爭議,而如此糅雜了互聯網各種混沌的“熔爐”,更是顯得足夠可怕。

這張圖真是每年換個數字就能再用一遍

所以,評論區裏的戰爭從未止息,也確實應該從未止息。

 

02.

不過,令人難繃的是,“哈基米”和“曼波”的魔性程度可能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長時間負面能量的高度擠壓下,賽馬孃的影響力卻奇怪地伸向了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2023年ai孫燕姿的歌聲席捲了B站音樂區,第一次大規模地讓人們見識到了ai翻唱的實力後,作爲賽馬孃的門面之一,以詩歌劇爲首的小馬們也開始了她們的ai翻唱征服之旅。

Ai孫燕姿成爲了那一年最火的歌手

在這裏,你能聽到酒後微醺、甜甜地唱着“我學着一個人一整天都不失落”的小·純愛·馬:

短短的17秒,就像回馬燈一樣,讓人難以自已想要放聲流淚的衝動。

天真爛漫的聲音,總能讓人回想起高中時那個喜歡向你撒嬌的初戀,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拉着你去操場散步時的場景。

“像是小馬喝到微醺了,拉住你的袖子傻笑着湊近你的耳朵尖輕輕唱着。”

評論區裏有人在懷念那個逝去的Ta,有人在懷念那些逝去的時光,氣氛從沒在賽馬娘視頻下的評論區這麼和諧過。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除了那個能讓人怦然心動的小馬外,你還能聽到比張傑還高上八度的小·炫技·馬:

因爲全程高音加無換氣的頂級表現,評論區開始了很認真地討論如何才能保養出這樣的嗓子。

甚至,即使知道這是ai翻唱,但還是有人禁不住拿起視頻與張傑本人的實力進行對比。

沒有拉踩,沒有攻訐,唯一的危險詞出現在“這樣是唱不死小馬的😭😭😭”的調侃中。

就連淘寶的官號也沒忍住在衝浪的時候發出“聽得我橘子皮都起雞皮疙瘩了”的感慨。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配着首清朝老兵專用bgm《你看到的我》,讓小·節奏·馬帶着一起開把“三億鼠標的槍戰夢想”:

由於這首原曲與fps遊戲《穿越火線》“大哥”梗的火爆(指遊戲中開掛的玩家)緊密關聯,所以評論區充滿了對大哥們的調侃。

大哥是轉着打槍而ACE的唯一的人。大哥一進評論區,所有聽歌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視頻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微笑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警告

上百萬播放、幾十萬點贊,各種數據都在訴說着小馬們的ai翻唱視頻的火熱程度。

而具體到每條視頻中,不同的心,不同的曲,但卻是同一種聲音。

這種場面,讓現在喫慣了“大糞”的網民們都覺得有些恍惚,不論是串子還是真愛這一回也都能和平地坐下來,一起聽上幾遍再依依不捨地離開。

這一次的歌聲,好像真的可以治癒心靈了。

回想前兩年的拉鋸,一切都像是上輩子那麼久遠,即使是這麼抽象的圈子也有握手言和的一天,確實讓人不得不相信互聯網中可能真的有着那麼一片淨土。

鍵帽停止了哈氣,鍵人放下了數據線,一切都回到了鍵人把鍵帽帶回家的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此事在《百年基米》中亦有記載。

 

03.

在某首小馬的ai翻唱視頻的評論區中,有這麼一句引得許多人共鳴的話:

“感覺大家都像吸血鬼,看見史和血坦然接受,但是來點陽光和愛就會痛苦不堪。”

這大抵是現在所有年輕人的寫照。

“奶龍”爲什麼會火大概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生活有很多壓力,社會有很多期許,也許也有些長輩“餵我花生”體諒着年輕人,但自己雖覺感激卻仍認爲那隻不過是臨時的“止痛片”、“創可貼”,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把自己儘量埋在麻木裏。

 每個人都在童年的作文題裏寫過“時代的車輪無情地碾過,不及等待任何人”,而當我們真的看到這車輪時,情難自禁、悲意湧上心頭。

《漫長的季節》劇照

這次沒有了“哈基米”、“曼波”一類怪聲的賽馬娘ai翻唱視頻爲何會如此贏得人心?

可能……答案就是因爲這次沒有了“哈基米”、“曼波”的怪聲。

那些有着“哈基米”、“曼波”怪聲的高技術力、高創思視頻,自然會讓刷到的人忍不住被逗笑,但這就像是臨時的“止痛片”、“創可貼”,同我們日常大量時間用來刷手機以麻木自己的選擇一般,是掩蓋空虛、藏住寂寞。

而這次小馬的翻唱視頻,他們並不想逗你笑,也不想惹你哭,而只是簡簡單單地爲你唱上一首歌。

簡單到能讓你停下來,在這短短的幾十秒中看看自己,想想過去,發現那些往日被掩蓋的空虛、被藏住的寂寞。

而這些,正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僅憑自己很難面對的事物。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創作者們在背後付出的汗水,不過正是這些歌曲的立意單純真摯,才讓他們確實唱到了很多人的心裏面。

我們不知道這種和諧的氛圍會持續多久,也許在明天就會又突然蹦出個爛梗,來破壞之前所努力營造的一切。

但是,至少這一次讓我們的確看到了,人類是可以互相理解的生物

“別把我小馬唱死了!”

 “豪庭!豪庭!”

 糟糕,這下……好像真的要成爲虛擬歌姬了?!

 /OVER./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