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报形式介绍下讷韦尔的极难成就攻略~
0 问题不大
这又是一个P社特别喜欢的谐音梗成就,讷(ne)韦尔(英语Nevers),需要以勃艮第的附庸,两地小国讷韦尔开局,获得整个法兰西地区的核心。不过相较其他同类成就,用讷韦尔建立法兰西难度适中,整体游戏长度偏短,预计在1500-1530打完,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挑战。
讷韦尔开局是勃艮第的附庸国,只有两个被法兰西国土分隔开的省份,要先独立,才有机会向法兰西扩张,在风云变幻的1444年,欧洲大陆的变革要靠讷韦尔来引领。
纳韦尔的理念很一般,且在本局游戏中无法变身为其他国家,只能用这套理念。传统的-10%步兵花费几乎没用。不过+2年度教廷影响力还不错,本局游戏会一直保持扩张,西欧区AE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和教廷保持良好关系,争取成为教廷监护。
实际游戏中在理念选择上走了一些弯路,扩张几乎没有停过,讷韦尔的君主和继承人能力都偏弱,行政点和外交点几乎一直紧缺,所以在成立法国前很难点出靠后的理念,基本只是传统在生效。如果为了快速完成成就,建议只开影响理念点到减吞并花费,将其他行政和外交点数都用在扩张上。
1 打破枷锁
对于小国破局,特别是周围没有野区,无法独立发育,必须直面难以单挑的大国时,建立良好的外交局势是最重要的。笔者战略还行,战术一般,微操更是苦手,因此SL了几次开局,勃艮第的三个宿敌奥地利、英格兰、萨伏伊均与之接壤,开局即可支持讷韦尔的独立。
SL的过程中发现,英格兰基本稳定与勃艮第宿敌,每次都可以直接拉到;法兰西也经常宿敌,但是同样对讷韦尔冒火,1.37版本应该很难拉上法兰西支持;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即使宿敌也会因为不与勃艮第接壤而无法支持独立;因此奥地利这第二个能够支持独立的大国就非常重要了。而且战后保持与奥地利的良好关系加入神罗,能大幅降低被法兰西宣战的可能,奥皇自带多个潜在联通国,扩张太快起包围网后,也能压制包围网的宣战倾向。故而开局拉到奥地利和英格兰,基本可以结档了:)
萨伏伊和普罗旺斯也可能与勃艮第宿敌并支持独立,但国力小,且与教宗国关系不佳,存在一定变数,拉上也要当成一次性的工具国,何况他们手里也有成就所需的省份。
本局游戏开局给教士阶层虔诚的外交官特权,雇上外交声誉+1的顾问,轻蔑的侮辱勃艮第后,顺利与三国签订支持独立协议。同时第一天就招募一队将领带围城的雇佣兵。
贵族阶层给的任务也是要求独立。
运气不错,在11月就触发杰出大臣事件,考虑后选择第一项,因为开局就要打仗,这一百点军事点也基本用不上;长期看行政点一直是缺的,且不准备开军事理念,就先不要军事点了。
讷韦尔首都自带堡垒,另一个省份也有堡垒,开启防御法令,给贵族阶级建设防御工事的特权,尽量在换家阶段拖慢勃艮第的围城速度。
卖王领,给了行政点和军事点的特权,向商人贷款,准备好初始军费后,拉上盟友向勃艮第宣战。勃艮第只有阿拉贡和普法尔茨两个盟友,运气还不错,以前碰见过时间还没有走到12月勃艮第就有四个盟友的情况。兵力上我方略有优势,但兵力池竟然差不多,勃艮第的三个联通国确实比较给力。
另外发现阿拉贡的宿敌是卡斯蒂利亚、法兰西、英格兰,简直是最佳情况,卡斯蒂利亚是后续向法兰西扩张的最佳盟友。英格兰占据了不少成就省份,一段时间后是要翻脸的;为了维持奥地利的盟约和信任度,战后也是必须分地给他的,日后也要打回来,只有卡斯蒂利亚是可以一直结盟到成就达成。
开战后不久就触发曼恩事件,英格兰已经在对勃艮第的战争中,因此对法兰西选择了退让,达成一个比较短的停战协议,这也符合讷韦尔的利益,独立后可以尽快拉英格兰向法兰西扩张。
在扮演小国的游戏中,笔者能1444年12月11日开战的,就不拖到12月12日(当然本局因为开局第一天羞辱了勃艮第,要多等一天外交官CD拖到了12日)。越早开战,对手能拉到的盟友越少,军事上的准备越不充分;而对于小国,开局贷款雇一队佣兵抽一个还不错的将领已经是短时间内的全部了,这就是与对手差距最小的时刻。而且吃地越早,可以越早让周边邻国开始消化AE。
开战后半年,讷韦尔从法兰西的附庸波旁要到通行权,避开勃艮第主力,围攻与奥地利接壤的关键省份弗朗什孔代,这是战后维持与奥皇关系的关键省份。长期看我方兵力占优,击败勃艮第不是难事(甚至直接解散陆军开五速躺赢全程,只是偶尔会被法兰西宣战),但独立战争是默认分割土地给盟友换取出兵的,只有把唯一接壤奥皇的弗朗什孔代及其他省份(第戎或萨兰)给他,才能保证信任度。
之前有过该省份被萨伏伊占据,而接壤萨伏伊的两个省份被奥皇占据,结果停战协议无法给双方分地,这就给后续的外交局势带来了很大变数。
其他战场上英格兰已经在低地登陆,国内在积极造兵;阿拉贡在围攻英格兰的拉布尔,一时半会估计围不下来;奥皇围困普法尔兹的首都,快要下城了;萨伏伊在向阿拉贡联通的那不勒斯进军。我方兵力还是比较分散,勃艮第本土和低地的大量堡垒使其具备内线优势,希望可以尽快把阿拉贡及普法尔茨踢出去,给讷韦尔的首都解围。
奥皇快速攻克普法尔茨,与之无条件和平,但奥皇的部队也去那不勒斯了。
弗朗什孔代城落,但讷韦尔的首都也陷落了,厌战度持续上升。不过好消息是奥皇还是带兵来勃艮第了,围攻第戎中。
阿拉贡也遇到了麻烦,放那不勒斯独立后,极为罕见的选择成为农民共和国,随即被卡斯蒂利亚宣战,战争热情迅速下降,与其白和踢出战争。
不过英格兰也陷入困境,玫瑰战争爆发,英格兰选择先回去打赢内战,与勃艮第白和。
为战后做准备,讷韦尔与开局就在拉关系的卡斯蒂利亚联姻。
在奥地利与开局带着附庸的萨伏伊的协助下,勃艮第节节败退,法兰西乘机向勃艮第宣战。
勃艮第已是强弩之末,战争热情迅速降低,尽快低地还有几个城堡没有围下,但80战争分时就已经同意100分的合约。
因为接下来还要向法兰西扩张,盟约比较克制,除了赔款和少量现金外,割取了准备放附庸的埃诺、已有宣称的西勃艮第区域,将弗朗什孔代和第戎都分给了奥地利,因为英格兰已经退出,所以把原本在皮卡第区域的份额换成了第戎,奥皇非常满意。萨伏伊则一点不给,愤怒离席,不久即与讷韦尔断盟。
这一仗打了七年,讷韦尔取得独立,从2个省份扩大到5个省份,迈出了引领欧陆走向时代变革的第一步。
2 巴黎一夜
战后,迅速与卡斯蒂利亚结盟,收获长期强援。
独立并完成公国扩张任务后,获得100传统神将,以及法兰西岛区域的宣称。
讷韦尔大公及储君均上马,加上神将到来,简直名将如云,7k兵简直不够分的。
放出两个附庸埃诺和香槟,准备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收核。
与布列塔尼结盟,呈围困法兰西之势,以后也有机会和平附庸。
将政体改革为勃艮第国,大大增加外交关系。
为可能的神罗皇帝做准备,结盟选帝侯。
造核完成,与奥皇接壤,加入神罗。
此时之前的盟友萨伏伊已经被教皇绝罚,待停战期满后找机会向其扩张。
准备就绪,拉上英格兰、卡斯蒂利亚、奥地利三位大哥向正在攻打普罗旺斯的法兰西宣战。法兰西开局附庸较多,周边的大国又都是宿敌,只有克莱沃和瑞士两位盟友,优势在我,直冲巴黎。
刚开战不久,奥地利的遗腹子联合统治匈牙利,匈牙利的部队也来助拳了。
战争开始两年,巴黎已经攻克,虽然法兰西总兵力只有联军的一半,但依然给联军造成大量损失。
战局在第三年有了重大转机,法兰西弃本土不顾,专心围攻奥地利本土和匈牙利,简直是宫城盯着三井揍。
奥皇的兵力似乎被全歼了,仅剩一支匈牙利部队在南法围城,在维也纳陷落之前签订城下之盟赔款求和,法兰西的战力还是很强大。
奥皇退出战争后,法兰西的战争分已经很低了,虽然正在围攻巴黎,但也已经同意99分的和平条约了。
讷韦尔迫使法兰西割让巴黎与贝里两个省份,并归还附庸埃诺、香槟的所有核心省份,尽管合约以收回核心为主,但发展都极高的巴黎仍使得产生的AE高达89点。
无论如何,法兰西的象征巴黎落入讷韦尔之手,从此攻守易势。扩张引发大量AE,而成就所需的省份还有很多,是否会面临包围网战争,亦未可知。
3 既不神圣,也不日耳曼
与法兰西停战后,发现普罗旺斯已经被绝罚,他同样占据不少成就要求的法兰西省份,拉上盟友对普罗旺斯宣战。
连续扩张,讷韦尔限于公国政体,只有两个外交官,尚无暇与非盟友拉关系,神罗诸小国开始起动包围网。
巴黎造核完成后,获得法兰西地区永久宣称。
与普罗旺斯的战事顺利,考虑包围网已经启动的情况下,直接将其附庸带来的AE过多,基本整个神罗都要进网,还是只割取了两个省份,并羞辱对手。
不断提升与选帝侯的关系,目前选情微弱领先奥皇。
羞辱宿敌,接纳文艺复兴,占据巴黎后,完成三个时代任务,开启黄金时代。
好消息接踵而至,顺利当选皇帝,人力、部队上限、外交官数量提升。
停战期内积极与神罗各国搞好关系,包围网逐渐消散。
与法兰西停战到期,包围网也已消失,拉上盟友继续对其宣战。
战斗毫无悬念,讷韦尔已经扩建大批军队,在三星神将带领下野战也能击败法军主力。更好的消息是利用讷韦尔传统的+2年度教廷关系,以及联盟保独教宗国,购买赎罪券,劫持过境枢机等手段,将积累的大量教廷关系用以投资影响力,终于有了回报,以20%的概率(第二名,第一45%的教宗国)当选为教宗监护(SL了不止5次,本局唯二的SL点)。
同时点出第二个时代能力转让属国,之前点的第一个自然是降低AE-10%。
与法兰西和谈,迫使其半价转让封邑阿马尼亚克(该国之前通过内战兼并了法兰西其他封邑,有五个省份),其他战争分尽数用于吃地,在教宗监护的加持下,依然提高了周边国家80点AE。
此战之后,讷韦尔成为列强,有了更多手段处理外交事务。
攒够帝国权威,在新吃的法兰西省份造核完成后,通过帝国改革,皇帝+1外交官,+1声誉,对于包围网又在酝酿中的讷韦尔来说非常及时。
新增加的一点外交声誉也终于使得已经100信任的布列塔尼同意外交附庸。
在上一场与法兰西的战争中,最先和谈无条件和平的是瑞士,通过间谍获得宣称后,向停战到期的瑞士宣战,带入法兰西,缩短停战年限。
对方愿意和谈后立刻无条件和平,与法兰西的停战年限缩短近10年。
从普罗旺斯手中获得安茹,非常克制。
至此,通过外交上的纵横捭阖,讷韦尔在35年的时间里,从勃艮第的区区附庸之一,一跃成为法兰西地区最有实力的国家,甚至成功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教廷监护,与各大国保持盟约,这恐怕是眼下已是风中残烛的铁头查理想不到的吧。目前勃艮第只剩一个省份,联统国均已独立,这局估计是看不到裂颅了。
4 一砖一瓦
法兰西经过两场战争的大败后,国土四分五裂,已经不再是讷韦尔的唯一敌人了。现在目标转为大英,英格兰虽在曼恩事件中让步,但依然在法兰西地区保留大量土地,先与之断盟,待停战期满后寻机向其扩张。
快速的扩张使得点数长期缺乏,激进改革时间送的两种点数各200非常及时。
放出附庸图卢兹,继续向停战到期的法兰西宣战收核。
与缩短停战期工具国瑞士首先停战。
来的正是时候。
如今打法兰西已是闲庭信步,多项减AE的buffer叠加下,以收核为主的战争只增加了24点AE。
与苏格兰结盟,准备对大英的战争。
英格兰向法兰西宣战,希望他能吃掉法国一点地,那么下次可以一战吃完法兰西。
向大英宣战,战前用人情断了卡斯蒂利亚与其同盟。可惜苏格兰与大英的停战期还很长,且讷韦尔刚获得一些港口省份,来不及建立像样的舰队,本次战争无法上岛,吃不了100分地。
追击大英同盟葡萄牙的部队,在波尔多将其歼灭。
葡萄牙投降,只要了钱。
在凯尔西歼灭大英在欧陆的最后一支主力。
合约要求不多,下一战可以吃完大英在大陆的省份。
继续向瑞士宣战,缩短与法国的停战期,此时他们与英格兰的战争都没有结束,迅速击败其陆军后与之白和。
腾出手来宣战萨伏伊,割取成就所需省份。
与奥地利断盟,目前讷韦尔实力足够解决法兰西问题,为夺回当初分给奥地利的第戎、弗朗什孔代做准备。
向阿拉贡宣战,顺便带入长期盟友教宗国,把阿拉贡的土地分给卡斯蒂利亚提升人情,割走教宗国的阿维尼翁。战后继续与教宗国恢复同盟,关系一点都没有影响。
米兰?我们不需要米兰,我们只要法兰西。(此时有埃诺、香槟、布列塔尼、加斯科涅、图卢兹、阿马尼亚克6个附庸,教宗国、卡斯蒂利亚、苏格兰、诸选帝侯等七八个盟友,外交关系超级爆炸)
继续向法兰西宣战。
给法兰西留了里尔一块地,这是成就不需要的,其他法兰西区域的土地尽数割让。
目前的包围网还不算大,只有威尼斯较有实力。
将陆军主力送到苏格兰,再次英格兰宣战。
攻克邓弗里斯和洛锡安的堡垒后,将英格兰的部队围困在苏格兰北部。
在奥克尼将其歼灭。
攻克伦敦,英格兰投降。
收回英格兰在大陆的所有土地,并归还给好兄弟苏格兰几个省份。
皇帝在各条战线连续获胜,包围网开始退散。
普罗旺斯在洛林的土地被特里尔夺取,特里尔是一直没有拉关系的选帝侯,向其宣战。
夺回洛林,新起的包围网又要压不住了。
奥地利陷入与奥斯曼的战争,乘机对其宣战,夺取成就要求的最后省份第戎与弗朗什孔代。
宣战的早了,奥皇不敢直面奥斯曼,带着匈牙利全军向讷韦尔冲过来,结结实实干了好几仗,终于打够战争分,获得最后的两个省份。
与奥地利开战前,将已经点完的外交理念组取消,改为影响理念组,点完第三个-25%吞并花费后,开始吞并附庸。1525年吞并所有附庸,造核完成,讷韦尔完全占据了整个法兰西地区,成为列强第一,成就达成。
小结,这个成就还是打得稍微慢了一些,连续三个君主能力低下,外交/行政点全程紧缺,几次战胜后造核都要等行政点,外交关系长期超上限四五个,又要点外交理念,难以边吃地边吞附庸。
如果要优化,应该第一个理念组就开影响而非外交,成为皇帝以及帝国改革给的外交方向的加成基本已经够用了。影响点到第三个后就开始边自己吃地边吃小弟,行政科技可以缓升,超外交上限以及不合理要求消化的外交点很多,点完整个理念组挺亏的。优化后应该可以1500年前打完吧。
ps,本战报的五个小标题都是欧陆风云4的其他成就。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