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明教在波斯重新兴起的传奇
红色是夹杂在明教内部的附庸帖木儿,请忽视
祆教(又称琐罗亚斯德教)是古代波斯的一种宗教,创立于公元前11世纪,以善恶二元论为核心教义,善神阿胡拉·玛兹达与恶神安格拉·曼纽相对立。它曾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被奉为国教,7世纪后因阿拉伯入侵逐渐衰落。
祆教4世纪传入中国,被称为“拜火教”,主要在中亚商人中传播,唐朝时曾建有祆祠,武则天时期同源的摩尼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明教”。后因唐武宗灭佛运动而式微。其对世界宗教的善恶二元论思想影响深远。
明教在宋元时期,以秘密宗教的形式传播。北宋方腊起义和南宋的农**动中,明教的教义被广泛利用。元代,明教与白莲教等民间教派融合,成为反抗元朝统治的重要力量。
明教在元末达到鼎盛,朱元璋曾加入明教并借助其力量起家。然而,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深知明教的影响力,认为其具有煽动性,因此下令严禁明教的传播。
因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期,下期点这里
本战报为了达成自定义国家成就重燃圣火,先讲一段小故事吧。
为了这碟醋,包了不少饺子
———————手动分割线———————
0 灭门
众所周知,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国号,源自明教的“明”字。据《剑桥倚天屠龙史》记载,当年朱元璋逼迫张无忌辞去明教教主之位,并与赵敏一同隐居后,便开始对明教教众既利用又打压。待大明朝初建,江山稳固之际,明教已逐渐式微。杨逍、范遥等教众的下场如何?圣火令又在何处?这些都未见于史书的记载。
然而,在本世界线中,朱重八对当初未能名正言顺继承明教教主之位,始终耿耿于怀。位尊九五后,他趁明教内忧外患之机,谋夺圣火令。但他已是皇帝,又怎能再尊“魔教”?因此,他只是暗中收藏圣火令,闲时把玩而已。其淮泗勋旧多出身明教,也有略知其心思的,后来大多牵连四大案惨遭屠戮。
之后,朱标早逝,朱元璋传位于建文帝朱允炆。他忧心此孙文弱,便留下一个锦囊与一个铁盒,遗言登基后依锦囊妙计行之,则天下太平;若时局万急,方能开此铁盒。建文帝登基后,按锦囊“削藩王、除朱棣、保江山”行之,但操之过急,逼反朱棣。靖难之役,成祖兵临南京,建文帝六神无主之际,开启铁盒,里面有袈裟一领、圣火令十二枚以及一封书信:“若事不可行,入空门求得性命,携此圣火令,暗中再兴明教以为强援,波斯总坛亦认此令,切记。”
于是,建文帝趁宫中大火,与亲随扮成和尚间行出宫躲藏。朱棣为名正言顺继承大统,以宫中无名焦尸为建文帝发丧,但暗中搜捕甚急。朱允炆主从数人数年间在江南江北流窜,躲避搜捕已很勉强,更无法联络明教旧部。于是设法出海南洋,于满刺加停留二十余载,研习圣火令上的武功,并揣摩明教教义,倒也略有小成。数年间听闻越海而来的明朝商人言及永乐盛世,文治武功更胜洪武年间,遂绝了归复中原起义之心,愈加埋首于宗教之理。
永乐十九年,三宝太监郑和六下西洋,最初几次自是负有寻访建文帝遗踪之责。数年后成祖皇帝位子早已稳固,逐渐不再为建文帝下落挂怀。没曾想这第六次下西洋,却在满刺加偶遇朱允炆,也是机缘巧合。郑和虽是朱棣心腹,幼年间却曾蒙朱标恩惠,被俘未死,代之以身体残缺,此恩终究能报偿在朱允炆身上了。彻夜长谈后,郑和知朱允炆早绝了皇权执念,潜心于明教教义,亦有心去波斯总坛寻访。
三宝太监十数年间纵横四海,于波斯情状亦有了解,乃云当年圣女教主日夜思念张教主,无心教务,不幸早亡;而圣火令已系数赠与我朝明教,波斯总坛各宝树王、法王、左右使争位,内乱频发,死伤枕籍,教众四散;而波斯国内自帖木儿大王死后,诸子争霸,又有黑羊、白羊、萨法维教团等部落混战,总坛圣火已灭,波斯断不可行。朱允炆闻之亦叹息。
郑和又云,永乐十五年下西洋时,曾往身毒国古吉拉特邦,该邦商贾繁华,宗教开明。其南方有一港城曰达曼者,乃波斯总坛败亡后,一批教众在此避居,并传播教义,一城皆信明教,不如去此城访问。朱允炆及其亲随即上郑和船队前往达曼。朱允炆长子文奎陷于靖难之役宫中大火,次子文圭被成祖**,后陷于凤阳五十余年,时与当地土著女新得三子文灶,年方一岁,亦携去达曼。郑和船队仅在达曼停留一日,只字未记,他又恐事泄,嘱咐亲随在他死后销毁海图日志。
却说朱允炆携子到达曼后,堪称如鱼得水。他既精通教义,又持圣火令,兼具乾坤大挪移之武艺,当地信徒以为神,尊为分坛教主、再世明王。朱允炆从郑和处得了永乐大典残卷,亦深明朱元璋昔日所教孙子兵法及治国之道,以孔孟之道及明教教义治此小城,以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达曼南方一城曰塔那者,亦皈依明教,一时竟成了一个小小的局面。
日月穿梭,时值正统九年(1444年,虽隔重洋,亦有商旅通报大明日月更替),朱允炆病逝,其子朱文灶时年二十五岁,正值壮年,被拥立为教主。此子蒙朱允炆悉心教导,亦从小习武,根基颇深,文韬武略早已青出于蓝,有其祖乃至曾祖之风。亦颇习明教教义,又与波斯总坛信众为友,崇拜明尊更甚其父,欲将善思、善言、善行遍传身毒、波斯之地,复兴明教各处圣地,重燃总坛圣火。
1 聆密
成就说明:
这依然是一个刻意去做能够很快完成的成就。决议要求六个省份+帝国等级,这些省份都在帖木儿帝国及其附庸境内,那么自建一个祆教帝国等级国家,占据其中5个省份,给上1步火+2商品产出的超强传统,利用开局帖木儿帝国的父慈子孝、风雨飘摇的局面,乘乱拿到一块额外的省份就能完成了。
但为了游戏过程更有意思一点,我们还是以上述引子为背景,建立一个远在印度达曼(1444开局唯二的祆教省份,另一个是帖木儿的亚兹德)的明教自建国,除了达成成就外,还需要将巴库圣火庙升到最高级,并基本占据波斯。
自定义国家:
神君是必须的,外交相对不那么重要,656就足够了嘛。25岁可以有两个特质,+10%陆军士气,+5训练度,毕竟是掌握孙子兵法(武穆遗书传给了徐达,然后跟着徐皇后的陪嫁去了朱棣那儿)和乾坤大挪移的强者。
文灶这名字也大有来历,文字来源朱标系的字辈是”允文遵祖训“,且按”火土金水木“的顺序要有土字,暗合圣火重燃,土再加一个火,就是灶了。
既然是明教,那么国家就是神权制国家了,选择门当户对的祆教神权制,提供大量人力,而且教士阶层可以给很多特权,同时有额外的政府交互,能灵活提供外交、行政、军事buff。
文化就选择当地文化马拉他了,毕竟朱允炆父子亲随到当地的没几个人,无论如何也一两代人也改变不了当地文化。科技组选择中华科技组,一切为扮演服务。政府等级为王国级,直接帝国级有点降低难度,也需要节省点数。
此外神权政府就不能皇室联姻了,继承人随机选择,这也符合明教的情况。
理念选择如下,没有选择负分的负面理念,也没有特别强的,为了把分压在200内,靠后的理念都很弱。
传统”永乐大典残卷“:商品产出+1,造核-15%
野心”圣火重燃“:+10%正信省份人力
光明左使:陆军士气+15%
光明右使:训练都+5%
五行旗:分离主义-5
青翼蝠王:贸易范围+20%
金毛狮王:外国间谍察觉+10%
白眉鹰王:传教加威望+0.5
紫衫龙王:外交科技花费-5%
最后是盾徽,这白底的火炬,还是和明教蛮配的。
2 面壁
明教开局地处印度西部,拥有达曼、塔那两个省份。周边强敌环伺,更艰难的是信奉祆教(后续提及祆教,指宗教信仰,提及明教,指国家),竟无一个同宗兄弟,且神权国无法联姻,外交环境极为险恶,无人愿意联盟。朱文灶开局只好面壁思过,作壁上观了。
波斯总坛遗老们在地图上指出了数处圣地所在,点亮决议还需要帝国等级,道阻且长,但毕竟行则将至。
好在达曼这十余年间已建成一处圣火,选择了传教力量+2的buff,毕竟四处都是异教地,未来打下地盘后都需要加速传教。
祆教遵奉善良的力量,善行提升能降低叛乱,增加正信省份人力,并且为外交、行政、军事三个小圣火机制提供点数。
周边都是异教,给与教士阶层扩张狂热特权,提升陆军士气。
外交局势尽管艰难,依旧要去尝试,周边小邦都将异教的明教视为宿敌,仅隔海相望的朱纳格特看法稍稍负面,阶层给出了任务,要与之达成良好关系。派了一个外交官过去拉关系,同时拉边上两大国黄牛毗阇耶纳迦罗与蓝牛巴赫曼尼的关系。
蓝牛突然遣使,说是保证我明教独立,估计只是怕被其他国家吃了眼前的肉吧,没按什么好心。
训练部队至上限,获得了周边省份的宣称。只是东南被黄牛蓝牛围堵,目前万无实力与之对抗,这两家是历史宿敌,除非拉到其中之一同盟,才有机会火中取栗;北面是古吉拉特以及隔海相望的几个宿敌小国,如求生存空间,必是从这里找突破,况且要去波斯,也必须向西北发展。
想不到古吉拉特立刻给出警告,只要与和他接壤的国家开战,定是不会轻饶。明教所在的达曼、塔那二城,原是古吉拉特所有,最近十来年皈依祆教独立,早就对朱家恨之入骨,怎奈目前有蓝牛保证独立,他周边的梅瓦尔、摩腊婆也对其虎视眈眈,故而暂不对明教动手。
外交官的努力终有回报,对岸的朱纳古特在关系超过100后终于冒起绿心,与明教结盟。
北方小国唯有博尔本德尔不与古吉拉特接壤,向同盟朱古纳特要了通行权后宣战之并轻松吞并;同时朱文灶日夜用功,研究兵法,率先升到了军事科技4,对周边国家有了略微军事优势。
军事科技提升当晚,朱文灶召集教内元老开会,力陈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之要,力排众议定下了攻打古吉拉特之策。向商帮要了一笔低息的款子,又卖出了自家田产,筹得一笔军费,连续请了两个佣兵团,大大超出了陆军上限。好在明教依《永乐大典》残卷劝农助桑的法子,商品产出较高,古吉拉特又有不低的商业收入,收支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可叹朱文灶虽然武艺超群,却限于政体教主无法上马带兵,好在那泰米尔佣兵团的首领是员虎将(4/4/1/3),可堪大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力已足,朱文灶与诸元老共同点燃古什纳斯普圣火,祈祷战事顺利,武运长久。
那古吉拉特有兵17k,又有附庸的兵3k,但军科落后,士气及训练度都不及,明教的15k应足以胜之。但该国的盟友章普尔为北方大国。且朱文灶发现身毒小邦盟友皆有春秋之义,若贸然攻打,则大国虽无任何利益,救兵却必来,此诚难以争锋。
明教计划宣战邻国巴格拉纳,该国虽有三个盟友,却不足为虑:昌达远在印度东部,隔着蓝牛国,且国小兵弱;巴里塔纳仅2k兵;摩腊婆虽是大国,但已与蓝牛国开战,应无暇顾及盟友。
而明教意在古吉拉特,击败该国,逼迫其断绝与章普尔的盟约,则再战必吞之。
盟友朱纳格特慨然应允助阵,该国觊觎邻国巴里塔纳多时,承诺出兵5k协助。
会战兵力20k对35k,然我军质量优秀,士气高昂,且据内线,优势在我。
大战数场,明教陆军胜,海军又胜,累计歼敌近三万,与友军合计损失一万五,整体兵力已超过敌方,且围城两处,将敌军分隔。
古吉拉特邦首都艾哈迈达巴德城落!敌方大势已去。
古吉拉特兵败求和,割达曼北方富裕省份苏拉特,重创其贸易收入,再断绝章普尔的盟友,其余要求一概不要,尽量缩短停战期。巴里塔纳之前已经投降,由好盟友朱格纳特吞并。
与古吉拉特议和后,摩腊婆和昌达纷纷求和,顺利吞并巴格拉纳。
古吉拉特北方的大国梅瓦尔认清了明教的实力,不过恐怕并未看清明教的潜力,暂时与之同盟,是为第二个盟友。
用善行点数点燃外交圣火后,盟友朱纳格特也愿意皈依祆教。甚至愿意向明教朝贡,不过目前依然没有其他国家愿意联盟,还是先保留这个盟友。
升级到行政科技5级,第一个理念组选择行政,明教未来会在印度及波斯不断扩张,虽然传统有-15%造核,依然需要更多加成。同时聚焦到行政,顾问都雇上,希望在与古吉拉特停战结束前,点出第三个行政理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古吉拉特停战到期,明教又多了两个盟友,他的盟友却不愿参与防御战争。如此,我们也不拉盟友,单挑即可胜之。
开战后即发现白象,+1稳定,果然是奉天伐罪。
大局已定,邀请盟友加入战局,共分利益。
攻克古吉拉特最后一个城堡前,点出行政理念3。
吞并古吉拉特绝大部分土地,仅留西边的两个省份,并阻隔掉其他国家。
同意盟友朱纳格特的朝贡请求,将东面的土地释放出两个附庸(节省行政点+撑军力),点出附庸任务。
同时政府改革选择增加统治者寿命,希望神君朱文灶可以尽量多坚持几年,事件的加行政点buff不错。
至此,明教取代了古吉拉特原有的生态位,生存空间及自身实力大大扩充,外交环境也显著改善,面壁多年终破壁。
———————手动分割线———————
本篇存货图片较多,分两次发,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