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裏,”賽馬娘Like“一直被視作僞命題。
對比《幻獸帕魯》,一個爆款的誕生,短時間內就吸引無數國內大廠立項”帕魯Like“。
但”賽馬娘Like“的賽道,國內安靜得有些出奇。原因無他,無論是貼合本土的賽馬文化、還是精良的IP動漫,想要復刻賽馬娘,難度似乎太大了點。
不過一鯨落,萬物生。國服因不可抗力下架之後,一些同類產品或許迎來了”此生絕無僅有的機會“。
圖1:超能激鬥
國服現狀:遙遙無期的復活賽
曾被B站寄予厚望的國服賽馬娘——《閃耀!優俊少女》,在2023年的秋天下架了所有下載入口,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六天。
去年9月,《閃耀!優俊少女》發佈聲明稱,由於技術升級需要,暫時關閉客戶端下載入口,將在技術升級後儘快恢復上架。
而這一“儘快”,就已相隔四百多天。箇中原因顯然沒有公告所言那麼簡單,網上解讀也是衆說紛紜。
很長一段時間裏,出現了一種相當詭異的情景:新玩家想要入坑國服,必須通過“求資源”的方式,彷彿玩的是某些見不得光的遊戲。
國服也曾堅挺許久,可惜今年3月,另一則通告的發佈,讓無數粉絲的心情跌落谷底——國服延期了新內容的更新,自此開始了漫長的舊內容復刻。
直到今天,國服依然處於無盡的循環中,好比涼宮春日的八月。官方賬號也從五月起停止了更新,看樣子是復活不了了。
在這種情況下,堅守國服的玩家越來越少,更多轉向了外服。
筆者作爲其中的一員,逃難的過程中,也開始研究起了相似的代餐遊戲——不研究不知道,“賽馬娘Like”這個品類,門道還真不少。
什麼是賽馬娘Like?
在有限的回合內,選用多種執行策略,將行動點轉爲角色數值,過程中引入較多隨機因子,一定回合後進行比賽。
這一套玩法,跳出了傳統養成模式的框架,將長線的升級過程拆分爲一場場肉鴿式單局。局內靈活獲取資源、推進進度。局外通過搭配不同支援卡,獲得構築方向,從而反哺局內。
這樣的玩法已經過多款產品驗證,尤其是在日本地區。
《藍色監獄》
《魔法使的約定》(怎麼都是女性向?)
實際上,賽馬娘Like的說法並不恰當,或許稱之爲“實況野球Like”才更嚴謹。
實況野球是科樂美旗下的日本著名IP,也是這一玩法的真正起源。在2023年,科樂美起訴賽馬娘抄襲,要求40億日元賠款+停運。
實況野球
可惜,玩家只會記得最出圈的那一個。如今大夥看到相似的玩法和機制,往往下意識都會說:“這不賽馬娘那套嗎?”
格鬥娘?修仙娘?國產手遊的入局
今年上半年,被稱爲“學馬仕”的《學園偶像大師》成爲日本TOP級新遊。
該遊戲參照賽馬孃的大部分玩法與機制,加上“打牌”的差異化,備受本土玩家好評,可以說再一次證明了“賽馬娘like”的魅力。
不同於日遊的熱鬧,國內這邊截然相反。拿幻獸帕魯做對比,爆火之後是無數大廠入局“帕魯like”。但“賽馬娘Like”這條賽道,安靜得有些詭異。
當然,也不乏一些讓人眼前一黑之作。比如這款《乒乓!》,近乎一比一照抄賽馬娘UI,官方直接被噴到退網,發佈道歉聲明後,產品隨即杳無音訊。
正所謂一鯨落,萬物生。國服賽馬孃的停運,讓這條安靜許久的賽道又熱鬧了起來。
《白荊迴廊》沿襲了養成模式,被調侃爲騰訊版賽馬娘,在開年拿下了不錯的成績。
處於預約中的《鑄仙之境》的同類感則更爲強烈,一眼就知道玩的是國風修仙賽馬娘。
而樓主近日發現的這款《超能激鬥》,也是一款典型的賽馬娘like手遊。簡單上手一段時間,體驗有些超出預期,讓我不禁有種“味對了”的感覺。
遊戲的世界觀很好理解:這個世界的人們都愛看美少女打架,各種格鬥大賽如火如荼。臺上的美少女各個身懷異能,對打起來甚是好看。
你將扮演一名教練,帶領選手們振興落魄的俱樂部。
遊戲美術風格乾淨明亮,UI簡潔舒服,沒有陷入對賽馬孃的的盲目模仿。進入主界面,注意力不由自主的被屏幕中央的少女所吸引。
不過,一想到這般活潑可愛的角色,一會就要上演一場拳拳到肉的搏擊,我不由得佩服制作組的惡趣味。
局內局外的玩法循環則是純正的馬娘味。局外通過搭配支援卡完善構築。進入備賽階段,帶領格鬥娘在限定日期內,規劃好日程路線,提升各大屬性值,並領悟各種技能。
養成動畫還挺可愛的
重點來了。比賽開始後,你的格鬥娘將與另一名美少女展開一場自由搏擊賽!有一說一,妹子打架確實比妹子賽跑刺激!
哨聲一響,開打開打。美少女擺出標準的格鬥架勢,腳步微微跳動,在試探中拉近彼此的身位。電光火石間,少女們頓時扭打在一起——我不由得再次感嘆,這製作組還真是個人才!
養成的成型度將極大決定格鬥的結果。過程完全沒有莫名奇妙的假賽感與坐牢感,這點需要給個好評。選手們使出渾身解數,不斷釋放各種技能。養成與構築的正反饋可以說非常直觀。偶爾選手會出現一些“失誤”的判定,與臺上的格鬥競技氛圍意外貼合。
對陣過程,提供默認越肩視角與自由視角,可以360度欣賞KO對手的英姿。並肩作戰的感覺可以說是整到位了。
二遊真的不需要玩法嗎?
經常看到這樣一句話:二遊不需要玩法。
實際上,能經久不衰、且讓玩家真正記住的二遊,都是在玩法上具有出彩之處的作品。
誠然,賽馬孃的出圈離不開頂級的技術力、番劇、賽馬文化等等。核心的育成玩法,如今也被詬病爲坐牢。有一種說法是:賽馬孃的成功,靠的從來不是玩法。
這種說法其實有失偏頗。雖然如今都說馬娘“坐牢”,但這其實是後期越來越卷,環境水溫升高的結果。
猶記得遊戲剛問世的那會,無數玩家沒日沒夜地養馬。上頭的養成,成爲了吸引玩家的最大要素。
試問,有哪一款二遊的養成,都帶來如此強烈的反饋?
或許,《超能激鬥》的野心正在於此。它來得或許有些遲,但體驗後,我突然懷念起想起多年以前,那個沒日沒夜養馬的自己。
那時的我,不會被強度焦慮衝昏了頭腦,只是想看着自己心愛的角色不斷變強。
豐富的養成維度,充實的驗證環境,好玩的單局養成。目前來看,《超能激鬥》還原出了這套玩法的上頭感,也做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差異化嘗試。
看起來是敢於追夢的小廠作品
遊戲處於限量內測階段,在如今並不景氣的遊戲行業中,能留下一段故事或許已經不易,希望它能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活得更久一點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