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人物志惊蛰:雷声惊蛰,天地通明

“我已经同贵司签订了搜查协议,不必多虑,这完全是个人行为。如果你想,可以称呼我惊蛰。问我是谁?忘了在哪见过我?什么?!”

一、令人惶恐的身份

惊蛰,本名麒青砚,是苍霆伯(可能为藏品 “老蒲扇” 的所有者)的弟子,曾任大理寺少卿,是左乐母亲景教授的闺蜜,也是左乐无血缘关系的 “小姨”(两家为世交)。不过,在其他人对她保持防备时,她却对自己的背景不甚在意。

“雷法”,是在炎国流传的一种操作电现象的源石技艺。许多成体系的源石技艺都有相应的传承系统,莱塔尼亚用乐章表现,萨卡兹人通过仪式引领,各个术师公会协会不断钻研各式理论,实际上都是为了将源石技艺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传递下去。雷法作为炎国的传统源石技艺之一,相较于其他源石技艺,有着更深厚的官方背景以及更古老的神秘学基础,对使用者的身份、体质也有着相当苛刻的要求。它的传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权力交接。雷法被赋予的源石技艺之外的意义,包括权力的隐形立场、约定俗成的执法象征,甚至还有关个人的修养与精神层面的飞升。显而易见,惊蛰对于自己使用的这种源石技艺,抱有相当的自尊与自傲。

她的自傲也并非空穴来风,关于她修行雷法,有以下记录:“黄口之年,苦学雷法,经文典籍烂熟于心。然唤霆霆不应,招雷雷不至。(孩提时期)”

“豆蔻年华,日夜精进,始知文外有文,话中有话。

挥手电花烁烁,耳中噼啪声响。(女子十三四岁)”

“待到二十有二,每日一省,口诀律令随心而至。

可引天雷,可正霆威。”

“及近而立,道法自然,内蕴千钧而不外露。祛邪除恶,有罪无赦。”

即便已经融汇贯通,师父对此也只赠一句 “尚可”,并赠与精晶一对,其内盈满澄雷,外覆苍霆,似有迸碎轰鸣之感。

临别赠言曰:“既为大理寺卿,当持杖节。现授汝晶石,汝自名之。”

忆及年少有志,勤习律令,惟愿号令五雷,以慑邪佞。

又感天地苍茫,长夜漫漫,雷声轰隆,得察世间万难。”

惊蛰回道:“天地通明。”

惊蛰进入天师府的年纪远小于一般人。当然,她的出身使她自小便得以接触到苍霆伯这样的高人,但即便如此,她也无法越过天师府的录取流程拜入其门下。据我们所知,为了保证公平性,进入炎国的天师府只有考校这一条渠道,无论是谁都得凭自己的本事考入。

炎国的考校制度要求极高,鲜有小年龄的学生能被录取,而一连考了几十年,将参考书倒背如流,也未能如愿入学的考生也不在少数。“雷法” 和其他科目更是不同,考生需要技法双修,既要有高于常人的雷电源石技艺的适应性,又要熟读并理解炎律。普通的孩子光是要达成其中一项都需要相当的时间,其难度可想而知。

惊蛰作为天师府最年轻的学生之一,曾经还有一段 “拒师” 的美谈。据说惊蛰考校准备期间,苍霆伯到访麒府,因颇为看好惊蛰,想点拨她几句。想来老天师行得端、走得正,即便点拨也不会泄露什么机密,然而,也许是为了堂堂正正,惊蛰竟闭门不见。最终,她完全凭着自己的本事通过了考校。

炎国有句老话叫 “三岁看老”,反过来说,看她现在的模样,这故事的可信度至少有八九分。如今卸下了官服,与她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的煌时常会把惊蛰约去小酒吧喝酒,两人互相关心一番。

从天师府出师后,她与太合来到龙门视察,在见到煌时便对其身份产生疑惑,这也是她日后加入罗德岛的直接原因。

如雷法一样,惊蛰的嫉恶如仇使得她在权力中枢处于危险境地。对于每一桩刑案来说,炎律只是最后的一道闸;但对于每一个面对是非诘问的人而言,炎律是最先的那道雷霆。声威在前,判决在最初时便已下达。而她的不妥协使得她无法做到 “和光同尘”。出于对她的保护,大理寺寺卿谌彻为防止她被卷入太师案,将她贬谪。在 “相见欢” 剧情后,她辞官回归天师府,研修雷法。游历途中暂居罗德岛,参与部分外勤任务。

“听说惊蛰在炎国指的是一个时间,或者一个季节…… 之类,征兆是春天的第一声响雷。春雷啊,就该打破这一整个冬天的沉默。”

二、罗德岛时期

与罗德岛签署搜查协议后,惊蛰暂居于罗德岛。她身具久经训练的战斗技巧与独特的源石技艺,在歼灭战、阵地战中表现优异,但因其身份特殊、动机暧昧,建议在交流中采用被动不合作态度。对于她长期驻舰的请求,干员们保持不拒绝但也不接纳的态度。惊蛰的官方背景足以令整个罗德岛寝食难安。坦言之,罗德岛之所以能够在混乱的城邦争斗中生存,除去工作的保密性、商业的必要性之外,客观上的政治中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平衡各个城邦的所得,与部分政府代表进行商谈与利益交换,这些行为对于罗德岛而言虽然有其必要,却也越少越好。而一个帝国的政府官员,无论职位高低,只要出现在罗德岛舰船上,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虽然部分人对她心存芥蒂,但是在工作方面,惊蛰仍旧尽职尽责。文书先以事项分类,再依轻重缓急时限排列,最后从近至远推进,这样处理起来最有效率。不过,受到雷电的影响,惊蛰的发梢会时不时翘起来。这也使得她不得不抽出时间进行整理,还需要每天驱除一遍电荷。从登上罗德岛那一刻起,她就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 调查清楚煌以及她背后的真相。不过,在调查之余,她和其他干员的相处也算融洽。

有的干员,比如斯卡蒂或者闪灵,实际上根本不在乎这件事。她们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对大多数更现实的考量充耳不闻,这对工作开展来说实际上是好事。有的虽然在乎,却也把这件事咽进了肚子里。比如干员安赛尔,他支支吾吾地好几次想向人事部打听,却还是忍住没说,留下些点心就离开了。好奇心和责任感在他们身上有着良好的平衡。又或者是完全对这件事没有概念的,上次有人看见干员蛇屠箱迷路走到了惊蛰宿舍门口,竟然和惊蛰一起吃了晚餐,之后又被惊蛰送回 A 区,而干员蛇屠箱唯一记住的事情是那天她们吃了四样菜,有汤,惊蛰人很好,仅此而已。还有的就是可能已经被拴在一根绳上,号称打死也不会说的那种。昨天煌被抓到值班时开小差,虽说这回是休息性的文职值班,煌这时候一般也只会在座位上补觉,但她居然跑去资料库和那个总是被她投诉电击她的惊蛰一起研读卷宗,一旁站着的阿米娅还给她们打保票,一边嘴上道歉一边把人事部干员推出了门,还微笑着和他挥挥手。隐瞒和掩藏成了信任的一种表达方式,视而不见和一起正常生活竟然都成了真。幸运的是,这些大国目前还看不上罗德岛。这种忽视已经救了罗德岛好几次了。当然,带着官方身份来做间谍实在是太蠢了,这导致有些人忽视了这种可能。罗德岛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保密工作和信息控制依然要做好。人事部其实能推测到她之前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难怪她状态有些不对。也许现在,只有她那头根本没几个人见过的金流雷发和她的语气还能证明她的身份,我想,她应该是为了这件案子自我放逐了。在任何地方,铁面无私都是会付出些代价的。要是一头扎进这种案子,就是把自己的前途全赔进去。不过,想想也是,如果是大理寺,应该不缺这种人吧?

她接下来要吃的苦、要走的路,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想过吧。不,她大抵是想过的,但她还是这么做了。

有的人可能觉得,管案子、好公义的人嘛,大家都懂的。只是惊蛰这人,认定是错的就立刻道歉,认定是对的就绝不松口,这种人,你是永远不可能叫她低头的,到死也不可能啊。美中不足的是她对感染者的态度,看来,这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事情。但相信,朝夕相处,总有一天她也能理解感染者的处境,因为她毕竟也需要罗德岛的帮助。

不过,夜烟、暗索这些三天两头觊觎惊蛰随身财物的人,似乎才是造成安全问题的隐患。

“我调查的疑案还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我尚不能毫无保留地信任罗德岛。但是在这里停留的日子,我见识过了仁心仁术的医者,英勇不屈的义士。纵然信念不同,我也应当尊敬你们的付出与努力。”

三、大理寺时期

“执炎律者,若有律不依,那立炎律何用?!”

初入官场一年的麒青砚,对前辈虞澄倍感钦佩。虞澄以少卿身份巡检天下刑狱,过琅珆时弹劾当地知府,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琅珆知府下狱身死。琅珆知府在任多年,欺上瞒下,侵吞朝廷拨款,私发地方政令,屡次巧征新税,拦截伸冤的百姓,贿赂督察官员,虚报民情,为祸一方多时。琅珆知府弹劾案,牵连琅珆、京城及巡检部门有嫌疑的官员近十人,经查俱无虚告,朝堂震动,地方肃然,风气为之一改。但表面上的焕然一新,并不完美。麒青砚在整理卷宗时,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当年虞澄弹劾所用的账册、名录等关键物证,实系伪造。而对于是否追究虞澄,麒青砚和太合意见不一。太合不愿意看到新人对前辈的清算,如果这种事成了惯例,大小官员人人自危,心有远虑,做起事情便会束手束脚。毕竟一旦失之偏颇,就成了把柄。同僚也好,后继者也好,指不定哪天被有心人发现,自己就得锒铛入狱。况且为官员者最怕受查,何人又敢说自己完全清清白白呢?麒青砚则认为,三法司中,肃政院监察百官,大理寺复核刑狱,每个官员、每桩案子,后面都需要一双眼睛、一道隘口。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不可能这样层叠循环下去。法不容情,追究这桩旧案,同样不单单是为了处置虞澄一人,律法面前,无 “事宜从权” 一说。麒青砚就如那高山孤松一般,执行着自己的准则(炎律)。

四、回归罗德岛

“我来终止与贵司的搜查协议,这是我的申请…… 太好了?我申请的是以普通访客的身份来交流。大炎天师府惊蛰,今后将继续叨扰。”

惊蛰以天师的身份前来,她与罗德岛的搜查协议也已告终。这是否意味着,罗德岛已无需警惕她的官方背景?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她的行踪变得可观测了。她如今的行动不仅清晰,而且有规律可循。只要她没有出任务,干员们总是能在太阳初升时听到训练室里传来不绝于耳的雷鸣声,又在午后看到她专注地在图书室阅读;她参与外勤任务,完成度极高而且从不抱怨;她跟煌去酒吧小聚,却总是滴酒不沾。除了要求查看左乐的外勤任务评价外,她从未提过奇怪的要求。惊蛰的身份转变与她追查多年的那桩案子有关。在任何地方,矢志不渝地追求公义,定然会付出代价,更何况是她这样认死理的个性。官袍加身本不是她的追求,而她所付出的代价显然也不止于此。她这样的人,前路会很艰难。如今看来,的确,惊雷照亮之处,往往不会是坦途。

惊蛰再次来到罗德岛后,罗德岛放下了对她的戒备,这才发现,她确实亲切不摆架子。她也终于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从她的口中进一步了解到雷法 —— 这对炎国有着特殊意义的传统源石技艺。

先前便知,雷法之于炎国,有着远超 “源石技艺” 的意义,它是公义与个人修为的象征。然而,从惊蛰的求学经历来看,雷法的传承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接地气。作为正统的雷法继承人,惊蛰在天师府有一半时间为成为一名卓越的术师而努力,不仅要学习操纵雷电,还要学习气象科学、物理学等多种自然科学;另一半时间,惊蛰是一名正儿八经的法学生,苦读炎律和各种案例。除了使用雷电源石技艺外,雷法继承人似乎和法学生别无二致。他们在毕业后,也主要活跃在炎国的各个执法部门。而每一代的继承人都在苦修雷电源石技艺,究其原因,无非是 “雷电” 在炎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深入炎国百姓内心的信念,而雷电则是恶报的象征。作奸犯科,应当天打雷劈,这是天经地义,也是百姓对公义的期望。雷法继承人以惩奸除恶为目标进行研修,对他们来说,雷电作为信念支撑的意义远胜于其御敌的实际作用。

“我虽已脱下官服,却并无心结。作为曾经的执法者,我清楚律法的不完美。剑有缺口,雷有喑时,律法、雷法、剑法,说到底都是惩奸除恶的工具。只要使用者内心坚定,便不成阻碍。”

五、关于武器

惊蛰提起下山游历,苍霆伯便让她自己选择一件兵器。从剑到杖,天师府千年智慧的结晶,何等璀璨,要说哪一样是用不上的,未免太过自大。但哪一样是如今的麒青砚想要的?她的目光落在角落里一堆积灰的废料上。麒青砚似被触动,反而拾起一块废料来端详。思忖片刻,向师姐要了图纸来,坐下来定心安装这被废弃的法器。

数日后,麒青砚向师父告辞,预备下山游历。其腰间挂着一只匣子,内有电光凌厉。师父问其缘由,她答:

“儿时修炼勤勉,只为天雷昭昭,曜其长夜。如今却感,世间许多是非曲直,有法理亦有人情,雷霆虽可呼之即来,亦有不可来、不该来,或可来可不来之时。是非判断,皆由人之一念。故以此匣,将当下未发之雷存于其中,以时时自省。”

说罢,长揖作辞,下山去了。后出于保护的目的,她将此赠与博士。

“思以正心,心定则志坚,行道修远。”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