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独立游戏开发之路-大学篇(下)

我的独立游戏开发之路-大学篇(上)

2019年,我带着“成为一名游戏开发者”的梦想进入了大学。

经过了大一大二的修行,我算是勉强成为了一名游戏开发者,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我的游戏开发之路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三

在大二参赛时就从学长那里得知:我们学校会在大三进行分方向,大三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专长对方向进行选择,之后的课程便会偏向选择的方向。

有哪些方向呢?我印象里有【C++】、【大数据】、【数据结构与算法】、【人工智能】、【游戏开发】等等。

在得知学校有“游戏开发”方向后,我也是非常惊喜与震惊,连忙联系了游戏方向负责的老师询问有没有什么加入门槛,得到的答案是:“成绩优异即可”(其实后面才知道冷门方向并不会有任何限制,选了就能进)。

顺利进入大三,没过多久就开始“选方向”了。我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游戏开发”方向,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进一步。

令我比较意外的是:选择【游戏开发】方向的同学非常少(我印象里我们方向人数在所有方向中排倒数第二),且历年都是如此。整个专业300多人,选择【游戏开发】方向的仅有20多人。

游戏方向的课程主要是【三维建模】、【Unity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游戏开发图形学】四门课程。比较陌生的可能是【游戏开发图形学】这门课程,后面了解到其实就是“Unity Shader”的一些基础教学(Shader如果学得好可以往技术美术TA方向发展)。

大三的课程也开始转变了,普通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等)变得很少,大部分课程都是上述的几门专业课课程。

对我而言最有挑战的无疑是跟美术有一定关系的【三维建模】了,这门课程使用的建模软件是3D Max。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做一些基础的物件的话对美术方面的要求并不高,整体学下来还是很平缓的(当然只是跟着学校课程学完的水平),没遇到太大的难点。我还能翻到当时做的一个奇奇怪怪的南瓜人:

狗子右边那个奇怪的南瓜人就是我做的

至于【Unity应用】以及【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内容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听完了这两门课程,整体下来的最大感触就是:学校教学的内容已经快要跟不上时代发展了,因为Unity中很多东西都在更新迭代,教的东西却还是很多年以前的(甚至被新版本弃用的)东西。但是如果认真听完这两门课程,做出一个简单游戏Demo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关于【游戏开发图形学】这门课,其实就是比较枯燥的一些理论知识,到后期需要手写代码时也只需要写一些很基础的Shader代码。整体难度都不算大。

听完这些课程是不是就可以成为游戏开发大佬了?很遗憾,只是刚刚入门了而已。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大二的我已经有了开发一个完整项目的经验,但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大三上期的我便开始疯狂做项目。起初我还会跟着教程来一步一步操作,到后来已经可以直接通过教程标题获取需求,并自己独立动手把代码写出来了。

在此感谢陪伴我大三上期的几个教程项目:

Dog Knight

Dog Knight-来自B站麦扣老师的教程-3DRPG

Nightmare

Nightmare-来自Unity官方教程-3DTPS

光疫

光疫-来自某机构免费课程-3DFPS

当然还有一些Unity学校课程中制作的2D项目:

飞机大战

飞机大战-Unity第一课

丑小鸭历险记

丑小鸭历险记

Unity课程中大概做了6个项目,其他的确实找不到了hhh(都是一些很简单小游戏)

这大概就是我大三上期做过的所有项目了。现在想想确实挺不可思议的,一个学期就做完了这么多东西,在Unity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可以完全脱离教程去写功能需求了。

我仍然记得自己大二在比赛后的那句感叹:“我想做一款自己来策划的游戏,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

我也意识到这个时机已经成熟了。

2021年12月的一个晚上,再次跟朋友聊到这个话题。大二参赛前的问题再次浮现在我面前:“你想做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这时候的我再也没有当年的稚嫩与迷茫,脱口而出般地对自己说道:“我想做一款有创意的游戏!”

和朋友围绕“创意”讨论了很久,仍然没得到一个明确的方向。是啊,所有人都想做有创意的游戏,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出来了有创意的游戏呢?望着电脑桌面,我陷入了沉思...

沉思片刻后,我便对朋友说:“我有想法了。”

是的,我想到了Alan Becker老师的火柴人动画

Alan Becker老师-火柴人大战我的世界

如果能操控主角在文件夹中移动跳跃感觉会挺有趣的!这不就是我想要做的“有创意的游戏”吗?

《Hello World》就这样诞生了!

大三上期结束的那个寒假我便全身心地投入了《Hello World》的制作:

Hello World-文件夹关卡-初版

在开学前完成了文件夹关卡的制作。

Hello World-Word关卡-初版

寒假结束,大三下学期开始了,同时我也开始了Word关卡的构思与制作。大三下期的课程就更少了,基本只有方向课了。(上文提到的几门课的进阶内容)整个大三下期,除了上课外的几乎所有业余时间我都在开发《Hello World》。

我真的太享受这个挥洒创意并将其实现的过程了。

同时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Unity水平以及游戏设计能力正在飞速提升。

当然,我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书籍,但看的都是跟游戏开发相关的书:

学习途中看过的书籍

这里面强推《码农翻身》、《Unity3D脚本编程》、《游戏设计艺术》、《漫画算法》这四本书,我真的通过这几本书学习到了很多教程中学不到的内容。

Unity3D脚本编程-笔记-是本好书,值得阅读

就这样,一转眼就到了大三的期末。

历时半年,《Hello World》的文件夹关卡以及Word关卡全部制作完成了。

此时正好遇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开赛,我便将《Hello World》提交至了NCDA的数字媒体赛道。

记得很清楚,当时老师并不看好我这个作品。因为这种比赛主要看中作品的主题选择,创意玩法甚至会排在其次(参加过的估计都懂)。

但我自己就看好我的作品,我认为我就是能拿奖(当时真的很狂很自信)。

两个月后,比赛结果出来了。《Hello World》获得了四川赛区的省一等奖:

NCDA获奖证书

努力有了回报,没有比这更值得开心的事了。

我的大三就这样圆满结束了~

大四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大学生涯已经接近尾声了。

大四上期除了两个月毕业设计指导课外,就没有其他课程了。所以整个大四都是在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实习(在某家独立游戏公司担任游戏策划的职位)在这里就不作详解了,详情会在下一篇-职场篇中介绍。

在得知可以将游戏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后,我便将《Hello World》当作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并撰写了对应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摘要、关键词部分

也在《Hello World》中加入了论文关卡作为对应:

Hello World-论文关卡-关键词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只是格式调整比较耗费精力(毕业论文对标题、正文、图片、代码等等都有专门的格式要求)。我毕设和论文完成的很快,在找实习前就已经弄完了(大概是11月底)。最终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修改了两次后,我的论文就定稿了。

论文答辩也非常简单,只要毕设和论文是自己弄的,通过答辩是完全没问题的。

很幸运,最后毕设与论文也得到了计算机学院与学校的认可:

顺手拿的而已(不是

简短却很真挚的致谢:

论文致谢部分

大四期间,我为《Hello World》添加了PPT关卡的内容,并参加了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获得了四川省三等奖:

米兰设计周获奖证书

同年,我带着完善后的《Hello World》参加了很多比赛,至于最后结果如何,我想留在下一期-职场篇中来作详解。

至此,我的大学生涯结束了。

现在回想起来,很羡慕也很佩服大学期间那个纯粹的自己,能够为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拼尽全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四年前,我带着“成为一名游戏开发者”的梦想进入了大学。

四年后,我成为了一名游戏开发者,带着对“游戏”的无限热情与期待离开了校园,迈入了职场。

最后的最后,为自己送上一句祝福: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这些就是我整个大学生涯的经历了。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还是非常满意的,当然不仅仅是在游戏开发这方面的内容。

在大学期间,我阅读了很多有趣的书籍、深入培养了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电子琴、书法)、加入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书法、计算机竞赛社团)、游玩了很多优秀的游戏;也经历过迷茫、低谷,学习时遇到过很多瓶颈......但每当我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时,我都能感觉到我又变厉害了一点,未来的道路又更清晰了一点。

怀念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怀念与舍友一起在学校里撸串的快乐,怀念那个网速很快的教室(我经常把笔记本拿过去下游戏),怀念那段一去不复返的大学时光。

希望此文对即将进入大学且怀揣着一颗游戏梦的小伙伴有所帮助,当然也希望能够帮到正在追逐游戏梦的小伙伴们~下篇将会我在职场中经历的一些趣事,也包括笔试、面试的相关的一些经验(程序、策划都有),敬请期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贴一张当时整理的个人游戏游玩简历hhh:

我大学期间的“游戏简历”

关联文章

我的独立游戏开发之路-大学篇(上)

我是如何把论文做进游戏,再将游戏做成毕设论文的

我真的在新建文件夹了!文件夹关卡的前世今生

我的独立游戏开发之路-新手村篇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