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个心理学效应3:什么是达克效应?

你是否会好奇,在学生时代的时候,考完试后有人会觉得自己考的超级好,结果成绩一塌糊涂,而某些人觉得自己完蛋了,结果却意外的分高,他们是自恋吗,是自视甚高,眼高手低吗?他们是故意阴阳吗?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达克效应,又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即是这两个人研究的,指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产生的偏差,特别是那些绝对能力低的人,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高估的评价,甚至超过平均水平,相反,绝对能力高的人却会做出较低的评价。这种是在意识层次之下的,或者是说他们不是故意的。

可以说,无能的人是无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千年前孔子的话就说明了这点,不仅要清楚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更要明白什么

是自己不清楚的,这才是智者。

P1的图是广为流传的解释达克效应的,不过这并非出现在两人最初的论文中,而是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以修饰而制作的通俗易懂的图,尽管不是完全符合原意,但是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个效应。

不过,这并非是无法改变的,可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即对认知的再认知,这个之后讲讲(可能过于专业,大家不爱看?)。也可以增加别人对你的评价,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已。提升个人的知识会发现,随着认知边界的扩张,我们会自觉愈发渺小,这样也可以清楚认识你自己。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