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我是悠哉平澤唯。
上期鼠標推薦被洗搞真的是洗麻了,某音符軟件那邊直接搬過去也就算了,B站這邊居然也有一字不差直接開抄的,就差小黑盒了是吧。
真的麻了,我都數不清我一個人究竟養活了多少帶貨營銷號。
話說回來,馬上就要到年中618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618有哪些值得入手的電競鼠標,也是對上半年各家廠商發佈的新品都盤一盤。這期內容有點長,但已經分好了進度條可以直接跳轉。話不多說我們直接發車。
在挑選鼠標之前,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自己的手長和以及對應的握法。
現在伸出你的右手,從中指指尖到手腕第一條線的距離,這個長度就是手長。
你的手長決定了你能用多大尺寸的鼠標,而你的握法則決定了你用鼠標時是怎樣的發力方式,以及適合什麼樣的鼠標模具。
你可以通過上面的這張簡圖去判斷自己是這六種主要握法中的哪一種,這對你選擇鼠標非常重要。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一款可以適合所有握法的鼠標,你想挑到好鼠標只能去慢慢的找到那隻最適合你的鼠標。
牢記一句話:一定是要讓鼠標去匹配你,而不是你去匹配某一個鼠標。
去適應一個不適合自己的鼠標可能會導致你的發力方式改變,嚴重的情況甚至會造成腱鞘炎,說一千道一萬,你自己的健康纔是最重要的。
首先來講G102和蝰蛇標準版,這兩款入門常青樹,以及他們的無線升級版:G304和蝰蛇V2X。這四款鼠標我已經不想再多花時間再去介紹他們。
G304和G102適合手長18.5CM以下的抓握和指握玩家
蝰蛇標準版和蝰蛇V2X 適合手長18.5CM以上的抓握和趴握玩家。
它們的缺點也都是在用就了會出現微動雙擊的情況,好在這都兩家大廠的鼠標,售後都是有保障的。
我覺得你要是玩MOBA遊戲, 或者只是想買一個能用的遊戲鼠標,那我覺得上面的這四款就已經完全能滿足絕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是你如果說,我是FPS玩家,我追求更低的延遲,更適合我的模具,更輕的重量,我想要一個能幫我打遊戲更舒服的鼠標,那咱就接着往下看。
接着還是先從百元以下的鼠標開始,這次百元以下的產品我依舊只推薦拯救者M5
目前在某平臺的售價只有56塊。
類蝰蛇V3模具,大手的抓握和趴握都可以適用,PAW3325傳感器,1000Hz回報率,80小時續航,重量95g,而且有完善的驅動支持。
這個鼠標做過一期詳細拆解評測,感興趣可以到我主頁看一下
這款鼠標在產品上最大的缺點是鼠標背部有一個大Y的凹槽,在趴握的時候會有那麼一點影響手感。但在抓握的時候,由於模具的駝峯設計原因,這個大Y並不會接觸到掌心。
我再提醒一次,它的售價是56塊,這個價格就能買到這個模具。即使有缺點,我覺得這也是可以原諒的。外加聯想出品,做工和品控都有保證。而且聯想馬上也有一個類似GPW模具的3395新品鼠標,據說性價比也很高,感興趣的話到時候我也會買來給大家測一下。
至於其他的百元以下鼠標,比如VGN的蜻蜓R1,紅龍的G62等等,我覺得他們的品控以及售後質量遠遠達不到讓我可以推薦的程度。
我的觀點和其他UP不太一樣,我認爲預算越是緊張不多的朋友其實越需要一個穩定且好用的鼠標。對這類人羣的需求來說,我向來都是把體驗穩定和售後體驗放在第一位。
當然我並不是一棒子打死,說這些鼠標都不能買,你如果預算實在是不多,而且瞭解這個鼠標的模具,願意爲了模具願意放棄一些鼠標的其他體驗,那這些鼠標還是可以考慮的。
預算來到百元以上,這次我們不從按價格來,從握法開始。因爲我覺得這樣會更直觀一些。
首先來看抓握不頂手心的抓握A和小手指握玩家,對應這個屏幕上這張圖的指握A&B&C和抓握A。
抓握A在握持的時候一般用掌根托住鼠標,掌心不和鼠標接觸或者只是輕輕放在鼠標上,沒有強烈頂手心的感覺,所以這類握法適合的鼠標一般是中低背的對稱鼠,在國產鼠標中主要選擇類毒蝰模具的產品。
首先第一款就是VGN的蜻蜓F1,這個可以說是類毒蝰模具的一個小平替
我再說一遍,蜻蜓F1它雖然長得像GPW,但他其實是毒蝰的模具。
如果有人再跟你說蜻蜓F1是GPW的模具的話,那你可以關掉它的視頻了。
版本依舊是推薦199元用諾迪克主控的蜻蜓F1 Pro,因爲這個價位的諾迪克主控會比國產主控的續航時間更長,當然如果你覺得續航無所謂的話,那就省50塊錢。
關於VGN或者說ATK的兩款新鼠標,之前在直播的時候有跟大家分析過。我的建議是按他家的這個首批品控和發貨時間,建議你們多等一等,等到後期供貨正常,品控穩定之後,再入手也不遲。
因爲3950解禁之後好東西有很多。記住,等等黨永遠都不虧。
第二款則是多彩的M800Ultra,他和剛剛的蜻蜓F1也是毒蝰模具的小平替。M800Ultra的鼠標尺寸比毒蝰小一圈但比蜻蜓F1大一圈,嫌棄蜻蜓F1有點小的可以看看這款,而且M800Ultra加49塊可以升級到4Khz的回報率。
雖然蜻蜓F1的4K接收器也是49塊,但我在淘寶和京東都找了一遍目前還是一個沒貨的狀態,鹹魚上這東西有人賣五六十塊,我感覺屬實是沒必要了。
第三款的跨度有點大,直接是一個旗艦級的毒蝰V2Pro,剛剛說的那兩款鼠標的模具設計也都是在模仿這款鼠標的模具。但只要你用過,你就會知道大廠的模具設計即使小廠去模仿,實際上手的感覺還是不一樣。
雖然毒蝰V3Pro已經發布,但模具相比毒蝰V2Pro來說完全大改,目前中低背的對稱式旗艦鼠標只有毒蝰V2Pro這一款。
接着來到玩家基數最大的抓握頂手心玩家,也就是抓握B和大手指握玩家
抓握B握持的時候除了用掌根托住鼠標,掌心也會和鼠標接觸,而且有比較強烈的頂手心感。所以這類握法適合的鼠標一般是中高背的對稱鼠,在國產鼠標中主要選擇類GPW模具的產品。
首先是狼蛛SC680,這是一隻 只要159就能買到8Khz回報率的鼠標,在前段時間我也做過詳細的評測視頻。
模具方面和GPW基本是完全一樣,我實際用下來發現這個鼠標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在8Khz回報率下鼠標續航非常短,另一個則是鼠標側裙的強度不佳,在使用時可能會誤觸側鍵微動。
但瑕不掩瑜,它的模具比之前推薦過的邁從A5要更像GPW一些,如果你接受我剛剛提到的這兩點,我建議購買149的標準回報率版本。
最近還有一個東西是英菲克的IN06,129的GPW模具,比狼蛛還便宜,但這隻鼠標我今天剛收到,長時間使用的詳細評測還在做,這次呢先不放在推薦裏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等我一手後續消息。
這個握法在200元內還有一款產品是漫步者G3M Pro,這是目前唯一的禁音微動和遊戲微動可以隨時切換的鼠標,雖然續航不太好,模具尺寸也過於偏小,但如果有這個禁音辦公和遊戲需求,那你只能選這個。
200元出頭還有一個仁魔MH-01,是剛剛發售的毒蝰V3Pro 的平替,加50有4Khz接收器可以選,還支持熱插拔微動。
MH01的模具設計真的就改都不帶改的,完全的一模一樣。不過首發批次有一些問題,購買的話不建議去閒魚收二手,建議買全新。
小手抓握玩家想要大廠產品的,在這個價位只有雷蛇八岐大蛇V2可以選擇。
其實小手遊戲鼠標之前在整個鼠標市場裏都不是很常見。只是國產鼠標廠商在自身工藝不成熟的情況下,想把鼠標做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縮小鼠標體積。
八岐大蛇其實是個老產品了,但相比隔壁羅技G705的售價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良心。不過它的背部設計得比較高,趴握的話會不太舒服,更適合小手抓握和指握。
接着是ROG的影刃3無線版,這是ROG目前唯一採用乾電池供電的鼠標,主打一個便攜+長續航的屬性。
2.4G模式下足足有450小時的續航,比羅技的G304還要再長一倍,而且傳感器是華碩定製的3395,性能要比普通3395強不少。峯值DPI可以達到36000。我感覺你要是正常用的話,這鼠標半年都不需要換一次電池,喜歡G304的完全可以把它作爲一個上位替代。
然後是毒蝰V3極速版,雖然毒蝰V3專業版已經發布,但目前售價1299我覺得確實是有那麼點貴了。
極速版的模具設計和專業版一樣,傳感器用的是雷蛇上代但國產剛剛解禁的3950並且採用乾電池供電,喜歡毒蝰V3新模具但預算不足的玩家,可以考慮先試試這個極速版體驗一下。
價格繼續往上走,緊隨其後的是ROG的龍鱗ACE,也是我去年的主力鼠標。
龍鱗的背高接近40mm,可以給你掌心一個非常飽滿且穩定的支撐感,如果你非常喜歡鼠標頂住你手心的感覺,那這個東西真的是好用的不行。而且表面是PA11尼龍材質,對指油的抗性也非常好,我這隻已經用了一年了,打油痕跡非常小。
最後一款是卓威U2,這是今年所有新鼠標裏,我目前最喜歡的一個模具。我之前做了兩期視頻和一期文章來專門講它,這個真的是個人的私心推薦了。
卓威的模具設計能力應該不用我多說了,經常玩外設的都知道模具絕對是卓威的看家本事。
EC-CW在去年用着3370+74g堪稱天崩開局,但直到現在它的職業佔有率依然在不斷的上升。那麼多的職業選手願意放棄3950這些頂級傳感器和輕量化設計去選擇卓威,就是因爲卓威的模具設計足夠優秀。
說回U2,U2的模具設計比較特殊,它的適用面非常的窄,這款鼠標方方面面的設計基本上只適合內扣抓握這一個握法。你要是別的握法,那這隻鼠標真的很難用的舒服。它和GPW是兩種設計思路,GPW是儘可能適配大多數人,讓絕大多數人用着都還行。U2則是隻適配一種握法,讓這一種握法的人獲得最佳的體驗。
如果你握法符合,且預算充足,那你一定要試試,U2會給你一個不錯的驚喜。
最後咱們來看下趴握和半趴半抓這兩種握法,這兩種握法今年也是出了不少新品鼠標。
首先是蝰蛇V3的平替版本,這個依舊是推薦玄派的玄熊貓P1。
榜單裏連續幾個月都出現這隻鼠標了,沒辦法,這個模具在這個價位只有玄派做的還行,玄熊貓的鼠標尺寸要比蝰蛇V3小一點,兩隻鼠標的模具和握感都非常像。有傳言說雷蛇會出一個蝰蛇V3的小尺寸版本,不過在官方還沒有正式實錘之前,你可以暫時的把玄熊貓當成蝰蛇V3小尺寸版本的代餐。
玄熊貓 P1是149元起售,我還是推薦199元的諾迪克主控版本,當然如果你覺得續航無所謂的話,那就省50塊錢。
另外玄熊貓還有一個同外殼的孿生兄弟,攻擊鯊R1,售價90塊左右,用的是3311傳感器。
做工基本一致,但攻擊鯊的傳感器和續航體驗以及售後都不如玄熊貓,預算不足的話可以考慮,但我個人還是建議稍稍加錢比較好。
200元價位還有一款多彩M900Pro,這個也是類似蝰蛇V3模具的一個鼠標,不過尺寸要比剛剛的玄熊貓P1大一些。雖然模具類似,但M900背部的曲線其實更像EC-CW。握感上和蝰蛇V3還是會有一點點區別,但總的來說大體是相似的。而且自帶充電底座和8Khz接收器,性價比不錯。
300元內說一款多功能右手人工學鼠,往常提到這種鼠標大家第一想到的都是羅技的G502。
但從現在的視角來看,巴塞利斯蛇V3相比現在的G502甚至是G502X,有更酷炫的光效,更智能的滾輪,更輕的重量,更優秀的傳感器。所以,不要總是想着G502了,不妨考慮一下巴蛇V3,這也是一款很不錯的選擇。
緊接着就是這次唯一推薦的一隻有線鼠標,蝰蛇V3的有線版,和無線版一樣用的是3950頂級傳感器,而且默認就支持8Khz回報率,表面還有抗污塗層,這些都是無線版沒有的。可以說只要你不介意有線,這就目前有線鼠標的一個版本答案。
ROG在這個握法可以說是全都照顧到了,
首先是月刃AP,雖然月刃2 ACE 已經發布,但模具已經和月刃完全不同了。就目前來看,月刃依舊是這個價位段上獨有的一款小手趴握鼠標。
ROG在這個價位還有一款戰刃3無線 Aimpoint,剛剛的月刃是小手趴握,戰刃則是大手抓握和趴握。
戰刃系列的模具在海外玩家還是有不少忠實粉絲的,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個模具,40mm的背高可以黑掌心有一個非常飽滿的支撐感,同時右側的側裙收腰也不至於像蝰蛇V3那樣有抓不住的情況。
而且戰刃也是這個價位中ROG鼠標中唯一支持按鍵預壓的,可以說徹底解決了鼠標空鍵程的問題。
另外,以上提到的兩款ROG鼠標,月刃,戰刃,還有影刃3無線版,它們都支持微動熱插拔功能,這也是ROG鼠標的傳統功能了。
最後就是正主蝰蛇V3 Pro了,這個應該無需多言,因爲它的含金量應該不需要我再多吹。
有傳言說雷蛇會針對蝰蛇V3pro發佈一個尺寸稍微縮小的版本,蝰蛇V3 ProMini,我個人還是很期待了,但官方畢竟還沒實錘,我只能這樣期待着。
最後主用前陣子發售的ROG 月刃2 ACE,作爲這期推薦的結尾。
作爲ROG前陣子發佈的旗艦鼠標,也是全球首發解禁後的3950傳感器。雖然模具有模仿卓威EC-CW的嫌疑,但實際上手後就會發現兩款鼠標在握感上還是會有一些小區別,顯然ROG在EC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認爲新月刃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的,相較上代月刃全面升級的同時,通過更改模具讓適用人羣更廣,還繼續穩住了之前月刃的市面唯一中小手趴握旗艦的名號。
那麼這期視頻就到這裏,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如果你有任何關於外設相關的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提問,我會盡量回答。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下篇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