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消息,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今天在微博平臺官宣一加 Ace 3V,將全球首發驍龍7+Gen3,並同時公佈了該機的正面實拍圖。
——就實拍圖可以看出,一加 Ace 3V 採用了超窄邊居中挖孔設計,機身採用直角中框,保留一加經典三段式按鍵設計。
具體配置參數,就現有爆料,彙總如下:
◆ 處理器:全球首發驍龍7+Gen3;
◆ 屏幕:1.5K無塑料支架直屏;
◆ 存儲規格:配備至高16GB內存;
◆ 電池容量:5500mAh,支持100瓦快充;
◆ 其他配置:塑料邊框,玻璃後蓋,三段式按鍵。
◆ ID設計:據此前爆料,一加 Ace 3V 採用了類似一加 Nord CE4 的外觀設計。
——無塑料支架直屏 + 直角塑料中框 + 玻璃後蓋,配備豎排鏡頭矩陣。
SM8635方面,就現有爆料,彙總如下:
◆ 型號:或命名驍龍8sGen3(驍龍8Gen3青春版);
◆ 製成工藝:臺積電4nm;
◆ CPU:1*3.01GHz•X4超大核+4*2.61GHz•A720大核+3*1.84GHz•A520小核;
◆ GPU:Adreno 735•9xxMHz;
◆ 理論性能:安兔兔跑分170萬±,領先 SM8550(驍龍 8 Gen 2);
◆ 首發廠商:小米。
SM7675方面,就現有爆料,彙總如下:
◆ 型號:驍龍7+Gen3;
◆ 製成工藝:臺積電4nm;
◆ CPU:1*2.8GHz±•X4超大核+4*2.61GHz•A720大核+3*1.9GHz•A520小核;
◆ GPU:Adreno 732•8xxMHz;
◆ 4MB L3 緩存與 3.5MB SLC;
——驍龍8Gen3配備,12MB L3 緩存。
◆ 理論性能:安兔兔常溫跑分150萬±/GB6單核1848,多核5007分;
——相較驍龍 8 Gen 2(單核約2036分/多核約5697分),單核落後約10%,多核落後約13.7%/◆ 相較驍龍7+Gen2(單核約1672分/多核約4476分),單核領先約10%,多核領先約11.8%;
◆ 首發廠商:一加。
◆ 發佈日期:高通此前官宣,驍龍旗艦新品發佈會定檔 3 月 18 日 14:30,宣傳語爲“智在芯中,有龍則靈”。
——預計將發佈驍龍7+Gen3/驍龍8sGen3。
◆ 主流廠商均已採購。
◆ 架構分析:
【1】SPEC2017•CPU測試:
❶INT整數:Cortex-X4(7.67分/5.7瓦),性能提升約18%,功耗提升約39%;
❷FP浮點:Cortex-X4(11.37分/6.7瓦),性能提升約8%,功耗提升約24%;
【Cortex-X4超大核】
◇ 物理尺寸 進一步增加,但不足10%。
◇ L2 緩存大小來到2MB,進一步提高實際性能收益。
◇ IPC 改進平均爲 +13%。
◇ 算術邏輯單元 (ALU) 從 6 個增加到 8 個,添加了一個額外的分支單元(總共 3 個),添加了一個額外的乘法累加器單元,以及流水線浮點和平方根運算。
【2】SPEC2017•CPU測試:
❶INT整數:Cortex-A720(4.42分/1.9瓦),性能提升約18%,功耗提升約39%;
❷FP浮點:Cortex-A720(4.26分/1.8瓦),性能提升約12.1%,功耗提升約5.8%;
【Cortex-A720性能核】
◇ 縮短流水線長度,優化分支預測,以及流水化了浮點除法和平方根運算。
【3】SPEC2017•CPU測試:
❶INT整數:Cortex-A520(1.24分/0.7瓦),性能提升約6.8%,功耗提升約16%;
❷FP浮點:Cortex-A520(1.36分/0.8瓦),性能提升約5.4%,功耗提升約14%;
【Cortex-A520能效核】
◇ 採用合併核架構,可以在一個複合體中共享 L2 緩存、L2 轉換後備緩衝區和向量數據通路。
◇ 優化前端分支預測,並移除或縮減了一些性能特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