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愧卷王! M-die顆粒金百達白刃6800 24Gx2內存測試

寫在開始

之前測試過兩套DDR5 48GB內存,很多粉絲評論說價格偏貴,原因一是目前48GB的海力士M-die顆粒DDR5內存套條確實要比海力士A-die顆粒的32GB套條要貴一點,畢竟內存容量大了50%,另外就是那兩套內存的品牌定位比較高端。

對於追求性價比的朋友來說,也不是沒得選,今天測評的這套金百達刃系列6800MHz 48GB套條就主打一個性價比,同樣是海力士M-die顆粒,顏值性能一點也沒落下,價格就實在很多,下面就來看看這套內存的測試表現如何。

內存開箱丨金百達白刃48GB套條

之前測評過海力士A-die顆粒版本的金百達白刃燈條,這次這套M-die顆粒版本白刃外觀保持不變,下面就簡單過一下外觀。

外包裝依舊是金百達內存統一的包裝樣式,不管是銀爵系列還是黑刃白刃產品,目前都是採用的這個包裝,給用戶最好的產品性價比,外包裝設計在做好固定保護的情況下能省則省,這塊真的沒槽點。

內存外觀,白色烤漆合金散熱馬甲,配上中國風設計感的紅色“刃”字點綴,我一直挺喜歡刃系列這個外觀設計。

內存背面貼有產品信息標籤,6800MHz頻率,單條24GB,時序CL34,以及內存條S/N編碼,該標籤也是內存條保修的憑據,不建議撕掉。

刃系列的金屬馬甲在厚度上也達到了2mm,加上內部工業級散熱硅脂填充,能夠將內存顆粒的熱量快速傳導出來,大大加強了內存散熱效果。對於DDR5內存來說,想要在高頻率下穩定運行,散熱性能至關重要。

頂部貫穿式乳白色導光條,內置16顆雙面排列的ARGB燈珠,發光均勻細膩無燈珠感,支持主流主板廠商的燈光同步,白刃內存的燈效還是非常好看的。

內存電路也是現在高端內存普遍採用的10層強化版PCB電路板,可以確保電氣性能,提升內存的耐壓性,同時減少電氣信號之間的干擾,對內存的穩定運行很有幫助。顆粒方面,金百達白刃RGB 48GB套條採用SK海力士原廠原印M-die顆粒,並且是特挑顆粒,這樣配置下的超頻潛力必定槓槓的。

上機點亮後的燈光效果。

燈光柔和不刺眼,單色光和RGB幻彩燈效都很好看,RGB當然最好是配海景房裝機,我個人覺得白色整機效果更好看。

測試平臺丨Z790+14600K

整體來說,目前還是Intel平臺對於DDR5內存頻率的支持和優化要更好,所以如果是選擇DDR5內存,想要發揮內存的最大性能,建議在裝機的時候優先選擇Intel平臺,並且最好是13、14代Intel酷睿處理器。

我這裏的測試平臺是我目前在用的主力平臺,技嘉Z790冰雕X主板搭配Intel 14代酷睿i5-14600KF,主板官方給到的DDR5內存支持最高可以達到8266MHz+OC頻率,並且技嘉主板BIOS內設的高帶寬低延遲功能,還可以自動優化內存運行性能。

CPU我這裏使用的是一顆i5-14600KF,CPU體質技嘉主板CP分95,也就是說CPU體質還算可以,這套主板CPU組合用來測試DDR5內存超頻不存在硬件平臺上的短板。

性能測試丨XMP和手動超頻

下面就來詳細看看這套金百達白刃48GB套條的性能實測。

首先使用CPU-Z查看一下CPU和內存信息:處理器14600KF,主板技嘉Z790 AORUS X,內存製造商Kingbank,DRAM製造商SK海力士,24年第04周生產,內存原始頻率2400,預設一組XMP頻率,一組EXPO頻率,均爲6800MHz時序CL34-45-45-108,預設電壓爲1.4V,海力士M-die的電壓整體偏低一些,就6800MHz來看,目前測過的幾套內存電壓基本都在1.35~1.4V之間。

在BIOS中可以看到金百達白刃6800MHz 48GB套條僅有一組XMP、一組EXPO預設,這裏就不做初始頻率的性能測試了,直接選擇XMP1,測試XMP 6800MHz頻率的內存性能。

這裏順帶說一下不同品牌主板如何進入BIOS開啓XMP設置,在主要步驟上基本都是一樣的。

1、關機狀態下開機,點擊鍵盤上的Del鍵,啓動BIOS設置。

2、目前主流板廠的BIOS基本都是圖形化設置,在主頁上就可以選擇開啓XMP,一般是下拉選項,選項即內存預設的多組XMP頻率。

3、然後鍵盤F10保存退出,電腦重啓進入系統,此時通過系統任務管理器性能內存就能看到內存運行在所選的XMP頻率。

附各品牌主板BIOS具體XMP設置截圖,基本都在BIOS設置首頁的左側。

華碩:

七彩虹:

銘瑄:

可以說開啓XMP頻率還是非常容易的,對於普通用戶我也是比較推薦在XMP頻率下使用即可,下面看看金百達白刃6800MHz 48GB套條在XMP頻率下的性能。

在AIDA 64內存與緩存測試中,關閉技嘉主板高帶寬低延時測得:

  • 讀取速度98436MB/s
  • 寫入速度89898MB/s
  • 複製速度90298MB/s
  • 延遲67.2ns

可以看到開啓XMP6800頻率後,內存的能效表現還是很可以的,並且CL34時序下的內存延遲表現也比較不錯。需要說明的是,這個讀寫測試數據表現除了受內存頻率影響,跟CPU性能也有直接關係,我這裏使用的是14600KF,測試結果要比14700K、14900K表現差一些。

順帶測試一下技嘉主板的高帶寬低延時黑科技優化效果,重新進入BIOS開啓高帶寬低延時設置。

AIDA 64內存與緩存測試數據如下:

  • 讀取速度101.31GB/s
  • 寫入速度100.80GB/s
  • 複製速度98714MB/s
  • 延遲62.1ns

在開啓技嘉高帶寬低延時的內存優化黑科技後,內存讀寫性能都有進一步提升,並且延遲也下降了。

當然,對於追求性能的用戶來說,在硬件平臺支持下,手動超頻還能享受更高內存頻率帶來的性能提升。比如我的這套配置,就可以很輕鬆的把金百達白刃6800MHz 48GB套條超頻到8000MHz頻率,並且可以穩定使用,要知道特挑海力士M-die顆粒的上限可不止8000MHz。下面就給大家看看穩定超頻後的內存性能提升。

超頻流程之前有過詳細分享,整個過程就是不斷調整BIOS內存參數設置,重啓測試穩定性,直到能夠TM5穩定過測不報錯,並且長時間日常使用沒有出現系統穩定性問題。比如我這裏就使用TM5配合針對DDR5內存優化後的1us配置文件進行壓力測試,多次3輪測試不報錯,算是把這套內存穩定在了8000MHz頻率。

這裏分享一下我最終的8000MHz超頻參數,VDDQ CPU電壓1.405V、VDD2 CPU電壓1.44V。

內存VDD和VDD2電壓均爲1.525V,VPP電壓1.9V。

時序36-48-48-58,小參見圖。以上超頻參數僅供參考,因爲平臺不一樣,CPU體質不一樣,內存體質不一樣,同樣的參數甚至兩條內存安裝順序互換也可能會出現無法穩定過測的情況,還是需要大家結合自己的硬件平臺去做嘗試。

再來看看8000MHz下AIDA64內存讀寫測試表現:

  • 讀取速度117.56GB/s
  • 寫入速度119.11GB/s
  • 複製速度111.61GB/s
  • 延遲55.3ns

可以看到,超頻到8000MHz後,內存讀寫性能對比XMP 6800MHz提升超過了15%,並且延遲表現也降低到了55.3ns,這個性能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

測試總結 | 性價比推薦

通過測試可以看到,特挑海力士M-die顆粒的金百達白刃48GB套條內存的超頻潛力還是非常出色的,XMP6800MHz頻率在硬件平臺支持下可以輕鬆超頻到8000MHz。

不過這裏需要強調說明的一點是目前DDR5內存超頻,不僅需要硬件支持還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手動調試測試,人均8000還沒到“有手就行”的地步,這也是XMP高頻內存價格高高在上的主要原因。

除了超頻性能出色,金百達內存一貫的價格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這套金百達白刃DDR5 6800MHz 48GB套條日常京東售價1099,算是目前同規格性價比最高的RGB燈條,並且相比起32GB套條,48GB套條的性價比也要更高一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