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喜歡聽到存儲產品降價、廠商讓利的消息,不過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目前零售端的SSD產品從去年8月份以來一直處於價格上漲通道,越來越貴。根據CFM閃存市場的統計,SSD渠道市場報價本週已經高達100美刀:
並且價格走勢圖上更能夠清晰的看出來價格曲線正在穩步抬升,最近半年幾乎一直在漲,沒有回落過:
貼吧還有吧友反應,甚至就這最近兩天,京東自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品牌都普遍還剛剛漲了一波,只是暫時不清楚是不是爲了隨後的促銷活動搞先漲價再優惠到原價的操作(TiPlus7100 2TB直接衝上1100元我是真的想不到):
而其實上游廠商的漲價操作最早從去年6月就開始放出消息了,只不過輻射到零售端市場有那麼兩三個月的緩衝期而已。
從上游廠商的原材料NAND晶圓的價格來看,至今也並沒有看到廠商報價停止上漲的跡象。如下圖是最近半年1Tb(128GB) TLC閃存晶圓的價格趨勢(美元)。
晶圓就是通過光刻機蝕刻出的圓形大硅片,經過切割成小塊之後再由封裝廠進行封裝,就變成了我們在SSD上能看到的黑色方塊NAND顆粒:
供需關係轉變導致SSD漲價
本質上來說2023年前3個季度,SSD的價格其實是處在非正常的超低價位,現在只是價格有所回升而已。
COVID-19疫情期間,三星預測疫情結束後存儲產品將迎來整體需求上漲,所以率先開啓了逆週期投資建廠,期望通過V6顆粒的超低成本來實現低價搶佔市場,這直接倒逼美光、鎧俠、海力士、西數和Intel等廠商也隨之降價競爭。
但是COVID-19疫情結束後,由於經濟下行等諸多因素,設想中的需求大增並未到來,反而由居家遠程辦公帶來的消費需求也驟減了,此時各大存儲廠商處於庫存高企、供大於求的狀態。這在大環境下直接導致全球範圍內的SSD產品降價出貨清理庫存,內卷十分嚴重。
爲了扭虧爲盈,避免破產倒閉的結局,從外部公開的新聞消息來看,去年開始,國外各大NAND顆粒生產廠商爲了提高利潤率,紛紛開始了減產提價操作:
而國產YMTC的情況有點兒特殊。在22年底受到制裁後,YMTC的產能一直收到限制,中間爲了掙扎求存+封裝產量不足,拼着虧損傾銷了一大批晶圓導致湧現出一大批價格極爲便宜的國產SSD,這也是咱們普通消費者能直接接觸到的價格。
但是零售端消費級產品在廠商的利潤過程中佔比是很小的,YMTC在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回過氣來之後,也終究是要追求利潤和發展的,目前的情況是將戰略方向轉向自行封裝原廠顆粒供給企業級市場,比如華爲、聯想等大客戶大量預定了YMTC的NAND顆粒,導致原有的廉價晶圓/第三方封裝顆粒供應不足,零售端消費級SSD的出貨價格同樣開始上漲。
所以總的來說,目前無論國內外都由買方市場轉變爲了賣方市場,根據樸素的市場規律,SSD它越來越貴了。
這裏插播個新聞,華爲都下場做消費級SSD了,就是不知道主控會不會把海思的企業級技術下放,或者只是自己寫寫固件而已。
購買建議
綜合以上信息來看,個人認爲起碼到年終618大促位置,零售端消費級SSD的價格並不會比現階段更低。
所以如果剛需要買SSD,還想要當短期等等黨,瞅着等618時再低價買SSD,個人感覺大可不必,還是現在直接買比較好。
畢竟市場價格不以咱們個例消費者的期望意志爲轉移——去年6月最便宜的時候2TB國產SSD價格低到了400塊露頭,還有老哥叫囂着一定會降到300呢~
這種不看外部客觀條件,不蒐集相關信息,就顧着着主觀意志的論點咱們就看個樂呵得了。
當然咯,話說回來,如果如果沒有實在的剛需,只是想着要漲價就眼饞買一條,買來又用不到的話,那就不建議花這個錢了。
畢竟漲價趨勢總是會結束的,拉長時間段來看,只要有耐心,總能等到SSD價格回落的那一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