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手打近1800字,求個點贊👍和電池🔋這個對我真的很重要(看在可愛fufu的面子上))OK啊家人們,我是瘋狂寫稿的世界君777。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搖桿技術有三種:碳膜搖桿、電磁霍爾搖桿和TMR搖桿。(由於產品過少,我們就先不考慮電容標杆。)它們的工作原理、壽命、精度和適用場景各有不同,選錯了可能直接影響咱們的遊戲體驗!
今天,我們就來徹底搞懂它們的區別,幫你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手柄搖桿!
求個一鍵三連!這對我真的很重要
雙擊出現可愛fufu
碳膜搖桿
碳膜搖桿是目前最常見的搖桿類型,採用物理接觸式設計。它的核心結構包括:
圖源:控銀
碳膜:表面塗有導電碳膜,用於檢測搖桿位置
金屬電刷:隨着搖桿移動,電刷在碳膜上滑動,改變電阻值
而手柄主板通過測量電阻變化,計算出搖桿的移動方向和幅度。
由於是採用物理接觸式設計,反饋直接,適合精細操作(所以很多fps玩家會去使用碳膜搖桿)玩Apex啊啥的都很合適。
而御三家(微軟、索尼、任天堂)幾乎都是碳膜搖桿,他們的供應商是日本的ALPS。
但你先別看碳膜搖桿有着機械結構清晰,物理接觸式設計,反饋直接的優點。
但御三家不願意去更新他們搖桿的很大原因是。。。。。。。
價格便宜,且容易故障!
價格便宜,且容易漂移!
價格便宜,且易受異物影響!
你可能發現了,索尼(psv用過霍爾搖桿)、微軟、任天堂的官方手柄至今仍主要採用碳膜搖桿,明明漂移問題被罵了這麼多年,爲什麼就是不肯換霍爾或TMR方案?
御三家每年賣出數千萬臺手柄,如果全部換成霍爾。利潤真的會大幅縮水! 如果換成永不漂移的霍爾/TMR搖桿,本來該一年半壞的手柄用5年不壞,他們還怎麼賺錢?
所以在搖桿這方面微軟索尼等的不作爲也是催生了國內手柄改裝維修市場。可以通過某魚的師傅去改裝自己的手柄。
但別看這樣,其實很多國產手柄在搖桿上也給玩家使絆子:幾乎影響了一代人的搖桿測試!(但這個故事我會在下一期細細道來,可以提前關注一下博主哦🙄)
在用慣了碳膜搖桿以及它的易漂移性已經讓大家失望的時候,玩家們迫切需要一個經久耐用,不會漂移的搖桿!
霍爾搖桿起飛
圖源來自:控銀官網
大概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霍爾搖桿使用在各大軍工以及重工業行業裏。
當時霍爾搖桿在其中主要扮演一個不受干擾,比較穩定的搖桿操控。
這種基於霍爾效應的無接觸傳感技術就被廣泛應用於戰鬥機操縱系統、工業機械控制等對可靠性要求極高的領域。
其核心優勢在於消除了物理接觸帶來的磨損問題,理論上可以實現無限次數的精準操作。
在科學發展過程中或搖桿逐漸進入了玩家的視野,世嘉dc時期(網絡搜索,存疑)以及索尼psv1000的時期,
嘗試過使用霍爾搖桿。但最終也爲售價和技術不成熟,在一段時間被大家遺忘。
可是現在趕上好時候啦!因爲國產霍爾傳感器成本降得很低。(感謝控銀等一系列公司)以及國產手柄的突破。
更主要的是一個好的東西價格又便宜還能和御三家打差異化,何樂而不爲呢?各家公司通過開發專用校準算法,提升精度,以及改進磁路設計,手感更好一些。就這樣霍爾搖桿的專利在19年被國產替代化之後迅速發展,直到現在成爲了我們國產手柄裏一個比較出色的特點。
但他也有一些小缺點,可能手感偏軟。沒有碳膜的機械反饋,部分玩家覺得“不夠跟手。而且部分低端霍爾搖桿的線性度不如高端碳膜搖桿 。
但是不想頻繁換手柄,追求穩定體驗的玩家我還是會推薦霍爾搖桿的手柄的
TMR搖桿:又搞新技術?
TMR(隧道磁阻)搖桿是新一代技術,同樣基於磁感應,但比霍爾效應更靈敏。
讓kimi幫我搜索了一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隧道磁電阻電流傳感器技術綜述
大概就是這麼個原理(我是沒看懂)
但作爲新技術的它能檢測極微小的磁場變化,精度遠超霍爾搖桿
而且與霍爾效應傳感器相比,TMR傳感器的功耗更低,適合在手柄中使用。
但現在它唯一的缺點就是稍微貴一點,而且還沒有被各大廠商大規模的在他們產品中使用,但是我相信像這麼好的技術,後期肯定會越來越多的使用在各個品牌,比如說蓋世小雞(g7Pro已經用上了),飛智八位堂等各大品牌。
稍微總結一下!該買啥搖桿
預算有限且追求競技手感可選國產碳膜搖桿(墨將會有不錯的),但需接受可能漂移;
想要長久耐用推薦霍爾搖桿,性價比最高
追求極致體驗則建議選擇TMR搖桿,價格較高但確實是未來趨勢。
現在你知道該怎麼選了吧?下次買手柄,記得看清楚搖桿類型哦寶子!
下期預告:其實很多國產手柄在搖桿上也給玩家使絆子:幾乎影響了一代人的搖桿測試!(但這個故事我會在下一期細細道來,可以提前關注一下博主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