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回家過年了,但是,帕魯那麼好玩,還有工作也需要處理,老家又沒電腦,怎麼辦?攢一臺可以提着走的ITX小鋼炮主機,應該會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有女朋友的話,記得也一併捎上。
不用懷疑,小主機我已經拎回家了。
完整配置單:Intel i5-14400處理器、微星MPG B760I EDGE WIFI主板、影馳20週年紀念版 RTX 4070顯卡、星曜D5-6400MHz16G*2內存、星曜7000 Plus 1T M.2固態硬盤、雪魔240R白色一體式水冷、ALmordor神鵰850W ATX 3.0 SFX 金牌全模組電源、閃鱗S450手提式ITX機箱。
裝得下三風扇RTX4070顯卡、240水冷,體積12.4L,還有皮質提手,這樣的小鋼炮跟筆記本,你會怎麼選?
裝機の思路
ITX裝機,首先要選定的就是機箱。今兒咱上手的是閃鱗S450 手提式白色機箱,ITX規格,三圍340*149*245mm,體積12.4L,整體採用高強度SPCC鋼板+鋁合金材質,空重2.75KG。前面板與頂部面板採用一體式衝壓板材設計,減少機箱接縫數量的同時還能提高機箱的結構穩定性;
機箱採用了大面積MESH網孔面板設計,細密的網孔既能保證散熱同時也兼具不錯的防塵能力。機箱內部採用模塊化設計,板材之間通過螺絲進行固定,方便玩家折騰;
機箱頂部配備了一根高強度皮質提手,在提手內部加固鋼條的保護下,官方宣稱整個提手最大可承重30KG(真這麼重的話,咱還是別提了,廢手);
機箱採用經典的“背靠背”的安裝方式。顯卡與其它大件分別安置在機箱的兩側,水冷的安裝位則位於機箱頂部。機箱支持ITX規格主板,支持安裝尺寸在337*152*65mm以內的三風扇顯卡。散熱方面機箱支持安裝高度在60mm以下的風冷,機箱頂部支持安裝冷頭高不超過60mm的240水冷。
電源方面,機箱則支持安裝SFX或SFX-L規格的小電源。除此之外,在電源的側面以及機箱的底部還提供了硬盤的安裝位,可安裝3個2.5寸SATA硬盤和1個3.5寸HDD硬盤;
機箱配備3個PCIe拓展槽位(實際可兼容3.2槽厚度顯卡),插槽上方有一塊閃鱗LOGO銘牌,儀式感滿滿;
I/O接口方面,機箱I/O接口全部位於機箱左側的鋁合金裝飾條位置,機箱提供了1個滿血Type-C數據接口,2個USB 3.0接口以及1個帶有白色燈環的電源開關鍵,佈局簡約,足夠應對絕大多數日常使用需求;
跟機箱配套的閃鱗Pcie4.0顯卡延長線,也必須安排上。
最初計劃的處理器應該是i5-13600KF,奈何最近一直沒啥好價,所以只得用現成的i5-14400處理器先頂上。10核16線程,三級緩存20MB,二級緩存9.5MB,基礎頻率爲2.5GHz,最高睿頻可達4.7GHz,雖然性能不及帶K的i5,但應該也夠用。因爲機箱支持240水冷,所以在處理器上你也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
主板限定ITX規格,但在顏值和性能上你依舊會有很多選擇。又因爲只是搭配i5,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塊微星MPG B760IEDGE WIFI刀鋒DDR5主板。
B760I刀鋒主板,採用8+1+1相智能供電設計,其中8相CPU直連供電高達90A,搭配優秀的擴展型VRM散熱片設計,可以完美釋放13/14代酷睿處理器性能。板載2個M.2固態插槽,均支持pcie4.0,共用一個冰霜散熱鎧甲。內存方面,支持D5 7200MHz+ OC 。
非K的14代i5,支持7000MHz的D5問題不大,但多少有些奢侈,咱們裝機推薦的是海力士A-DIE顆粒加持下的星曜 D5-6400MHz16G*2內存,至於能白嫖多少性能,看實力,也看緣分。
存儲方面,一塊星曜7000 Plus 1T 滿血pcie4.0高速M.2固態硬盤,既能保持你高效的“工作”效率,也能塞下不少你的心頭好。
將主板平臺鎖入機箱,然後安裝電源和顯卡;
廠商瘋狂內卷的行情下,SFX電源價格也不再讓普通玩家高不可攀。今天裝機選擇的是神鵰十三道(Almordor)SFX850 pcie5.0金牌全模組電源,電源三圍125*100*63.5mm,小巧的體積可以適配絕大多數ITX機箱。同時電源支持風扇智能啓停,低負載狀態可以營造一個更安靜的使用環境。
全模組的電源接口搭配上柔軟的扁線設計,也可以大大降低裝機理線難度;當然,如果你還想追求更好的裝機效果,去根據自己的機箱定製一套模組線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ITX機箱不能上大顯卡的時代早就成爲過去式了,但是考慮到實際散熱,咱還是相對保守,選擇了手邊現成的一塊影馳20週年限定款RTX 4070顯卡。顏值拉滿,還自帶藏線設計。
顯卡三圍含擋板:344*152.3*45mm(不含擋板,長330mm),機箱顯卡安裝限長337mm,所以實際安裝時,需要將整塊機箱後板卸下再安裝顯卡。
鎖好顯卡後,最後再安裝散熱;
最初規劃的畢竟是顆13600KF,所以散熱咱也直接準備的是白色的影馳雪魔240R一體水冷,雖然搭配14400多少有些浪費,但好在性價比也很贊。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下壓式的風冷。
純白的外觀設計搭配支持ARGB千層幻鏡燈效的水冷頭,顏值直接拉滿。性能方面,搞定13/14代帶K i5級別處理器解熱,也很輕鬆。
散熱鎖入機箱後,簡單整理下走線,順利完成本次裝機。
每一次裝ITX,都特有感觸,一方面因爲喜歡;另外,也感覺挺有成就感。
性能測試
魯大師整機測試得分195W分;
CPU-Z基準測試,單核得分741.3分,多核得分6594.4分;
單烤FPU測試,室溫26°,機箱內環境,烤機15Min,CPU溫度爲70°左右,CPU功耗爲125W左右;
FurMark烤機測試,機箱內環境,烤機15Min,顯卡溫度爲66°左右,顯卡功耗爲210W左右;
OCCT雙烤測試,機箱內環境,烤機8Min後,CPU溫度爲86°左右,CPU功耗爲155W左右。顯卡溫度爲66°左右,顯卡功耗爲210W左右;
Time Spy顯卡DX 12性能基準測試,顯卡得分17767分,CPU得分13311分;
Fire Strike顯卡DX 11性能基準測試,顯卡得分43867分,物理得分27229分;
Port Royal光追性能測試,顯卡得分11194分;
PC Mark Extended整機測試,整機得分10682分,常用基本功能得分10176分,生產力得分9103分,數爲內容創作得分14426分,遊戲得分26326分;
Passmark Performance Test 11整機測試,整機得分14043.6分,CPU得分28381.9分,2D圖形法1369.5分,3D圖形得分33260.3分,內存得分4217.3分,磁盤得分52963.2分;
內存讀寫測試,直接開啓XMP,內存讀取速度爲99229 MB/s,寫入速度爲98568 MB/s,複製速度爲93175 MB/s,延時爲62.8 ns;
遊戲體驗
《彩虹六號·圍攻》遊戲中,畫質超高,100%渲染比例,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126 FPS,2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264 FPS;
《極限競速·地平線5》遊戲中,極端畫質,極端光追,開啓DLSS 3.0並設爲超級性能模式,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數119FPS,2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數179 FPS;
《古墓麗影·暗影》遊戲中,畫質最高,光追超高,DLSS超強性能,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151 FPS,2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200 FPS;
《幻獸帕魯》遊戲中,最高畫質,DLSS設爲性能,4K分辨率下,遊戲實際幀數爲90FPS左右,大部分時間都保持在100FPS以上。2K分辨率下,遊戲實際幀數爲100 FPS左右,大部分時間都保持在110FPS以上;
《PUBG·絕地求生》遊戲中,三極致畫質,100%渲染比例,圖形API爲DX11,2K分辨率下,遊戲實際幀率爲180 FPS左右,大部分時間都保持在210FPS以上
裝機點評
ITX主板+SFX電源+337mm大顯卡+240水冷的方案,是閃鱗執着於小型DIY機箱開發的又一次佳作。更高階的處理器和顯卡上限,給喜歡折騰ITX的玩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三面高密度Mesh網孔面板的加持下,S450也能極大程度上避免機箱內積熱。綜合而論,不論顏值、安裝兼容性、便攜性,還是散熱效能,這款小機箱都能讓我滿意。
整機配置方面,14400+4070+高頻D5的選擇其實真的已經足夠絕大部分玩家的工作/遊戲需求。當然,個人其實更青睞13600KF+4070/4070Ti+高頻D5的組合。時下,ITX配件價格也相對理性,對於部分有較高需求的玩家來講,整個便攜的ITX小鋼炮帶回家,還是蠻適合的。而且,發文時,我已經帶着它回老家了一個星期了。當然,顏值這麼高的小鋼炮主機,日常在常住地試用,性能夠高,還不佔空間,也是極好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