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薪资结构核心要素
基本工资:劳动合同约定的固定部分,是计算加班费、社保缴纳基数的重要依据。
绩效/奖金:绩效工资一般与个人或团队业绩挂钩,奖金一般有销售提成、团队(项目)分红、季度奖、年终奖等。
补贴津贴:如岗位津贴、交通补贴、高温补贴等(需明确写入合同)。
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单位缴16%,个人缴8%。
医疗保险:单位缴8%,个人缴2%。
失业保险:单位缴0.5%-2%,个人缴0.5%。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全由单位承担,个人不缴。
住房公积金:单位与个人比例通常为5%-12%,需同比例缴纳。
(按规定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的基本上是比较好的单位。其中公积金对于未来买房等都有帮助,银行对于用户贷款额度发放很大程度取决于五险一金缴纳基数和累计缴纳月数。*浙江省每个月都可以在浙里办app提取公积金到银行卡。)
以我当地浙江省最低社保基数4812举例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工资的8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北京2025年最低2420元/月,该数据各省市人社局在官网、微信公众号都会有发布)。
税前 vs 税后:薪资谈判时确认是税前工资,税后工资需扣除社保、个税。
二、加班费计算规则(2025年最新标准)
基础公式:
月计薪天数:21.75天(法定标准,用于计算日工资)。
日工资 = 月工资 ÷ 21.75。
小时工资 = 月工资 ÷ 21.75 ÷ 8。
加班类型及计算方式:
示例计算(月薪6000元):
工作日加班2小时:6000 ÷ 21.75 ÷ 8 × 2 × 1.5 ≈ 82元。
周末加班1天:6000 ÷ 21.75 × 2 ≈ 551元。
春节加班1天:6000 ÷ 21.75 × 3 ≈ 828元。
三、常见薪资陷阱与应对策略
1.克扣加班费:单位以“基本工资”而非“总工资”为基数计算加班费(违法)。
2.社保基数虚低:按最低标准而非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可投诉至劳动监察部门)。
3.试用期不缴社保:试用期同样需缴纳社保,否则属违法。
4.口头承诺不兑现:所有薪资细节(如补贴、奖金)务必写入劳动合同。
口头承诺不兑现
应对建议:
保留证据:工资条、加班记录、考勤打卡、聊天记录等。
主动沟通:遇到问题先与公司HR协商,必要时可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热线:12333)或申请劳动仲裁。
四、关键法律条款(参考来源)
《劳动法》第44条:加班费支付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20条:试用期工资规定。
《社会保险法》:五险一金缴纳义务。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工资支付周期与明细要求。
以上法律法规均可在网上搜索到,五险一金和劳动法律法规永远应该是所有劳动者的最低保障下限。
在入职前许多公司的HR会因为招不到人,有夸大或者个人承诺某些福利待遇、晋升通道等,所以在入职时最好仔细阅读于单位签署的劳动合同(包括补充条款)、公司规章制度、职工福利待遇等规定,否则口头承诺的事情难以兑现。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