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P測評】華碩天選 5 Pro - 至尊處理器 大屏窄邊框 高顏值高性能的二次元遊戲本
前言
大家好,這裏是一位堅持輸出深度營養測評的博主 -- 維生素P。
一如既往,先發制人,華碩的新品天選遊戲本又來了,開啓了2024遊戲本的第一波戰局。
華碩天選5 Pro系列,外觀上依舊延續了原來天選姬高顏值的二次元設計,配置上則是給到了更強性能的酷睿HX處理器,目前已開啓預約,將在1月9日10:00正式開售。
處理器可選 i7-13650HX,i9-13980HX,以及剛剛解禁的最新一代處理器 i9-14900HX,全系列都上了至尊級別的HX處理器,有更高的睿頻和更強的性能。
![]()
這個屏幕是終於做了升級,幹掉了下巴,換上了16:10的大屏幕,正面的觀感好了很多。
這機器的體驗到底怎麼樣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
(想看處理器重點的朋友可以跳到 “硬件參數和跑分” “遊戲表現” 這兩個章節)
關鍵詞:華碩天選 天選5 天選4 天選5Pro 天選遊戲本 天選姬 筆記本電腦 遊戲本選購 華碩天選真實體驗 值不值得選購 買電腦 酷睿版 英特爾 CPU i9 14900HX HX 處理器 14代酷睿 配置參數如何 優缺點測評時間:2024 年 1 月
目錄
配置
外觀
屏幕
接口
電源和電池
續航表現
內部結構
烤機測試
硬件參數和跑分
遊戲表現
使用體驗
小結
配置
![]()
![]()
外觀
這次拿到手的機器是很漂亮的青白色,顏值如同天選姬一樣青春麗人。
A面是充滿活力的青色,靠近屏幕上方有一個 TX 的圓標logo,在不同角度光照下會有不同的反光,四個邊角部位也有細細的條紋點綴,呼應轉軸處的類似 X 的四個線柱燈光標記,機身本體則是純純的素白色。
![]()
![]()
![]()
![]()
![]()
天選5Pro打開之後,可以看到最大變革的屏幕。整體的正面觀感非常舒服,邊框也很窄,整個屏佔比非常高。
鍵盤依舊是獨家特色的撞色 WSAD 設計,點綴得恰到好處。
![]()
![]()
![]()
![]()
機器最大的開合角度如上所示,大約爲135度左右。
鍵盤面左側掌託處有一個雷電四貼紙,專門標註這個靠近轉軸方向位置的c口是雷電接口,右下角則是hdmi,RTX獨顯,以及酷睿i9的貼紙。
![]()
![]()
![]()
觸摸板的設計也有細節點綴,邊緣有四個青色的線柱標記。觸摸板表面有一層材料覆蓋,手感絲滑流暢。
鍵盤方向鍵採用的是半高設計,整體鍵程不錯,按壓手感優秀,反饋感十足。右側有完整的數字小鍵盤和回車鍵。開機鍵獨立爲一個倒鑽石形的按鍵。另外,在F1按鍵上面,專門做了4個獨立的功能鍵位,方便遊戲玩家進行相關控制。
底部可以看到有專門設計的進風口位置,多路進風優化風道,並且這個天選5Pro還有鍵盤局部散熱孔設計,高負載下減少對鍵盤表面溫度的影響。
![]()
機器重量是 2.25 kg。
![]()
屏幕
![]()
![]()
屏幕來自友達,分辨率是 2560*1600, 16:10, 支持 165 Hz高刷。
屏幕尺寸則是一塊16寸的屏幕,可以自行控制刷新率,在奧創控制檯內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遊戲場景設置,這些不同的模式主要的區別是色溫和對比度,亮度測試基本無差異。
![]()
選擇默認模式和默認色溫進行屏幕測驗。使用相關儀器測量,測試結果如下。
100%亮度下中心亮度最高 475 nit,最低亮度下部 420 nit。
這個亮度參數是完全超出400nit的宣傳亮度的,實測色域覆蓋 99% sRGB,82% P3.
![]()
![]()
![]()
![]()
![]()
![]()
屏幕頂部有一個普通攝像頭和錄音口。
接口
![]()
接口方面,2C2A,天選5Pro作爲一款遊戲本,這點是給足了誠意的。
左側是 圓孔電源孔,網線接口,HDMI 2.1接口,雷電4的C口,全功能Type-C口(3.2 Gen2 + DP1.4 + 100W PD),USB-A口(3.2 Gen1),耳機耳麥口。
右側則是一個 USB-A口(3.2 Gen1)。
喜歡有線鼠標打遊戲的朋友,應該會給右邊的USB口給一個大拇哥。
電源和電池
![]()
![]()
電源的重量是 720 g ,如果原裝帶出去加上機身 2.25 kg,也就是接近 3kg。
電源適配器 20V-12A,總共 240W 輸出。經過測試,這臺機器的靠近掌託一側的 C 口支持充電,最高100W。不過雷電四貼紙標註的那個 C 口是無法充電的,使用的時候不要插錯。
如果說希望外出攜帶更便攜,買一個小巧的氮化鎵適配器即可。
電池容量 90 Wh,在遊戲本領域來說屬於比較大的電池了。
![]()
![]()
續航表現
天選5Pro這個機器有好幾個不同的性能模式。
Windows模式
安靜
性能
增強
手動(自定義轉速/超頻)
![]()
其中這裏的增強模式是必須插入原裝適配器電源纔可以啓用的,所以在不插電的情況下,最強的模式就是性能模式。
在控制檯的系統面板裏,還可以設置雙顯三模,控制使用獨顯還是核顯。
天選5Pro 支持 NVIDIA Advanced Optimus,可在奧創智控中心調節獨顯輸出模式、混合輸出模式和集顯模式。
控制檯中切換獨顯直連和混合輸出模式,會提示需要重啓。如果NVIDIA控制檯開啓 Advanced Optimus 熱切換,混合輸出可以自由切換成集顯模式,或者僅限GPU。
![]()
根據實際情況,續航測試使用 PCMARK 8 的 Work 模式進行簡單 office 輕度生產力辦公的模擬運行,包含網頁瀏覽,文字寫作,視頻通話,excel數據處理等常見輕度辦公場景,從滿電一直連續運行直到消耗80%電量之後,進行續航的數據評估,並且給出性能得分。
![]()
續航會隨着不同需求,所對應的不同負載情況而產生改變。續航測試都在連接 WiFi,不墊高機身的情況下進行,已關閉鍵盤背光。
環境溫度約爲20度,溼度78%。
本次測試選擇了以下的續航測試模式。
200nit,電源最佳性能模式,控制檯性能模式,獨顯直連,165Hz高刷
200nit,電源平衡模式,控制檯性能模式,GPU混合,165Hz高刷
200nit,電源節電模式,控制檯安靜模式,集顯模式,60Hz
150nit,電源最佳能效,控制檯安靜模式,集顯模式,60Hz
150nit,電源節電模式,控制檯安靜模式,集顯模式,60Hz
使用 PCMARK 8 進行簡單 office 生產力爲主的辦公負載續航測試。
續航結果如下所示
![]()
![]()
最終的結果彙總表格如下:
![]()
用 PCMARK 8 測出來的續航,數據會更接近真實的辦公使用場景。如果是 PCMARK 10 的續航測試,這個數據會偏高,因爲 PCMARK 10 續航會有一部分待機幾乎無負載的測試,如果是連續辦公場景,實際可能取 50%-80%左右。
至於一些品牌廠商的續航宣傳,多數是斷網,低亮度,本地循環播放視頻,或者是測待機時間,這種數據會看起來很好看,動不動就是十幾個小時二十個小時的續航,但對於外出實際輕度辦公的續航情況來說,沒有太高的參考價值。
考慮到這畢竟是一個遊戲本,而且HX處理器的功耗也不低,所以這個續航成績也算還行。
內部結構
![]()
可以看得出來,機器內部有大量銅管,針對散熱和功耗釋放是做了一定的強化。機身內部有兩個內存插槽和兩個M2固態硬盤位,均有散熱處理。
無線網卡在原裝固態硬盤位的下方,如果拆機加內存但不加固態的話,建議可以把固態換到另一個位置上去。
![]()
烤機測試
烤機測試基於插電情況下的控制檯增強模式。
測試的環境溫度溼度如下所示。
![]()
先進行CPU的高負載單烤測試,單烤的功耗,一開始就瞬時飆到130W,隨後回落跳動,最後穩定在100W。
![]()
![]()
再來看下GPU顯卡的情況。
獨顯的單烤結果如下圖,非常穩定可以達到 130W ,溫度也不高。
![]()
![]()
開始進入雙烤測試, CPU 和 GPU 會動態調整功耗,CPU在 45-76W 之間波動,GPU 顯卡則是在 94 - 113W 之間波動。
總功耗維持在160W。
![]()
![]()
![]()
天選的控制檯裏還有手動模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選擇調整功耗分配,超頻,以及控制風扇轉速。
![]()
可以看出來,天選5Pro這次是確實堆料了,而且也還壓住了160W的總功耗。
對比普通的遊戲本來說,CPU一般只會喂80-90W,但是這次天選5 Pro 給CPU餵飽了130-100W,也給上了三位數的功耗,讓至尊級的HX處理器,也有高功耗下的發揮空間,看來天選爲了這個HX處理器的性能,確實下了功夫。
雙烤高負載下人位噪音約50分貝, 聲音比較大,主要是呼呼的風扇,有輕微一絲絲尖銳聲。
![]()
雙烤30分鐘後,鍵盤表面溫度用紅外溫度計測量如下:
![]()
這個鍵盤表面溫度是非常優秀的了,整個鍵盤區位溫度都不高,而且是壓着最高160W功耗。
硬件參數和跑分
這臺機器的 CPU 是 i9-14900HX,24核心32線程,8P16E,有8個性能核心以及 16 個能效核心,相當於一組 8 核 16 線程,再給一組 16 核心 16 線程。
這個處理器屬於 Raptor Lake Refresh 系列,可以看作對13代 HX 的一個小加強,同樣採用 Intel 7 (10nm強化版)工藝,沒有其他什麼特別大的架構大改動,還是原來的配方。
![]()
i9-14900HX 的基準頻率是2.4GHz,基準功耗TDP是 55 W,軟件檢測顯示最大睿頻是 5.8 GHz,這比 13980HX 的睿頻 5.6GHz,或是 13900HX 的睿頻 5.4 GHz 都要高,可以理解成是特挑優質體質,睿頻能上更高,單核性能更強的一顆 HX處理器。
顯卡配置還是甜點老友,RTX 4060,也是絕大多數人會考慮的遊戲本顯卡配置。
![]()
RTX 4060,採用 AD107 核心(臺積電5nm),Ada Lovelace 架構 GPU,核心面積大幅縮小,着色器數量 3072,顯存 8G GDDR6,128 bit 位寬,能耗比相比於30系大幅提高,而且支持 DLSS 讓玩家有更好的體驗。
這個 HX 處理器會有什麼樣的性能表現呢?跑個分一起看看。
單輪 Cinebench R24 跑分如下, 單核121分,多核1460分。
![]()
單輪 Cinebench R23 跑分如下,單核 2123 分,多核 28630 分。
![]()
這個處理器的跑分已經是一流梯隊的水平了。
其他 Cinebench 以及 CPUZ 相關跑分如下圖所示,下面這裏的 Cinebench R23 使用的是10分鐘模式。
![]()
特別說明一下,下面這裏的R23跑分是10分鐘模式,所以可能和其他一些測評的單輪跑分數值存在一些差異。
![]()
橫比來看,天選5Pro上的這個 14900HX 的CPU處理器,對比主流遊戲本的 AMD R7-7840H 或者是 i7-13700H 的CPU,多核性能大幅領先一個30-35%的大身位。對比12代HX或者13代HX的跑分,也有一定優勢。
單核性能也依舊是至尊級別的強。
R23 的 10分鐘測試中,CPU的功耗在 130-100W 之間。
![]()
AIDA64 GPU 相關測試跑分如下。
![]()
3DMark 在原裝單根16G內存的情況下,相關跑分如下所示。
![]()
3DMark 跑分的橫比來說,這就是一個滿血的 RTX4060,雖然會有一些機器有140W,但是由於40系顯卡優秀的能耗比,實際遊戲過程跑不到那麼高功耗。
如果加多一根16G,插滿兩個內存插槽,可能分數會微微再高一些。
![]()
內存爲了方便後續遊戲玩家自行拓展,給到的是一根16G的內存,留有一個空餘的內存插槽位。
內存來自三星,是 DDR5 5600 MHz 的 16G內存,跑分數據如下。
![]()
硬盤來自西部數據,PCIe 4.0 的 NVMe 固態硬盤,讀寫速度不錯,相關測試如下所示。
![]()
![]()
![]()
100G的大文件讀寫也都沒有掉速,是一款非常不錯的硬盤,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很贊。
無線網卡是 AX201,支持 wifi6。
![]()
進行辦公生產力方面測試,PCMARK10 插電情況下得分爲 8597 分, 不插電情況下開到最強的性能狀態得分爲 7843 分.
![]()
彙總表格如下所示:
![]()
橫比其他機型結果如下:
![]()
遊戲表現
備註:以下跑分均爲插電,墊高機身,開啓電源最佳性能模式進行。截圖上傳有壓縮,不完全代表遊戲畫質。
這個章節最後有彙總表格和橫比,着急看數據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後面。
我們先來看看主流網遊競技方面的遊戲表現如何。
------------------------
CS2,開啓低畫質,禁用 FX 超級分辨率,開一局人機的煉獄小鎮死亡競賽,幀數如下:
1920 * 1080 分辨率下,幀數在 225 - 366 。
2560 * 1440 分辨率下,幀數在 171 - 289 。
![]()
------------------------
APEX 開啓低畫質,禁用超級採樣,解鎖幀數之後,開一局三人小隊,遊戲幀數如下:
1920 * 1080 分辨率下,幀數在 193 - 300 ,平均 280 幀,1% Low 幀 爲 138
2560 * 1440 分辨率下,幀數在 144 - 285 ,平均 220 幀,1% Low 幀 爲 90
![]()
------------------------
Dota2 解鎖幀數,開啓最高畫質,觀看比賽錄像進行幀數錄製,遊戲表現如下:
1920 * 1080 分辨率下,幀數在 90 - 234 ,平均 143 幀,1% Low 幀 爲 72
2560 * 1440 分辨率下,幀數在 87 - 206 ,平均 149 幀,1% Low 幀 爲 71
![]()
電競網遊方面是沒什麼壓力了,165Hz高刷屏也給的非常到位。
大作方面的表現又如何呢,我們一起再來看看。
------------------------
古墓麗影暗影,使用DX12模式,開啓最高畫質,使用實測幀數表現如下:
1920 * 1080 分辨率下,幀數在 121 - 279 ,平均 158 幀。
1920 * 1080 分辨率下,開啓 DLSS 質量,幀數在 135 - 291 ,平均 172 幀。
2560 * 1440 分辨率下,幀數在 84 - 167,平均 107 幀。
2560 * 1440 分辨率下,開啓 DLSS 質量,幀數在 104 - 197 ,平均 129 幀。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幀數在 77 - 159,平均 97 幀。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開啓 DLSS 質量,幀數在 97 - 180 ,平均 120 幀。
![]()
------------------------
賽博朋克2077,開啓最高預設,關閉光追,遊戲性能測試表現如下:
1920 * 1080 分辨率下,幀數在 49 - 111 ,平均 78 幀。
1920 * 1080 分辨率下,開啓 DLSS 質量,幀數在 38 - 149 ,平均 99 幀。
2560 * 1440 分辨率下,幀數在 27 - 68,平均 47 幀。
2560 * 1440 分辨率下,開啓 DLSS 質量,幀數在 51 - 95 ,平均 65 幀。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幀數在 19 - 66,平均 52 幀。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開啓 DLSS 質量,幀數在 45 - 85 ,平均 59 幀。
![]()
------------------------
霍格沃茨之遺,開啓超高畫質,關閉幀生成。
1920 * 1080 分辨率下,TAA低,幀數在 51 - 89 ,平均 73 幀,1% Low 幀 爲 11
1920 * 1080 分辨率下,TAA高,開啓 DLSS 品質,幀數在 41 - 114 ,平均 85 幀,1% Low 幀 爲 11
更高分辨率下的超高畫質遇到了閃退問題,初步判斷可能是遊戲優化問題或者是顯存不足。
切換到高畫質的情況下,使用更高分辨率繼續測試。
2560 * 1440 分辨率下,TAA低,幀數在 38 - 74 ,平均 64 幀,1% Low 幀 爲 10
2560 * 1440 分辨率下,TAA高,開啓 DLSS 品質,幀數在 53 - 121 ,平均 89 幀,1% Low 幀 爲 12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TAA低,幀數在 49 - 75 ,平均 64 幀,1% Low 幀 爲 12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TAA高,開啓 DLSS 品質,幀數在 60 - 106 ,平均 87 幀,1% Low 幀 爲 14.5
![]()
------------------------
全面戰爭-三國,開啓極高畫質。
1920 * 1080 分辨率下,幀數在 79 - 105, 平均 89 幀
2560 * 1440 分辨率下,幀數在 50 - 62 ,平均 55 幀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幀數在 44 - 55 ,平均 50 幀
![]()
考慮機器本體只有單插槽的16G內存,所以再加裝一個16G內存,組成32G內存後,插滿兩個插槽,試試看遊戲幀數是否有變化。
網遊方面,Dota2 同樣配置,確實有一些提升,觀看比賽錄像進行幀數錄製,
1920 * 1080 分辨率下,幀數在 99 - 240 ,平均 161 幀 (提升 12%),1% Low 幀 爲 81
2560 * 1440 分辨率下,幀數在 117 - 240 ,平均 188 幀 (提升 26%),1% Low 幀 爲 87
加裝了32G內存後,古墓麗影表現和原來幾乎完全一致。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幀數在 77 - 150,平均 97 幀。
2560 * 1600 原生分辨率下,開啓 DLSS 質量,幀數在 98 - 180 ,平均 121 幀。
霍格沃茨之遺,實測表現也是幾乎一致,有2%左右的平均幀數提升,看來大作貌似不太受到這個內存的影響。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以電競網遊爲主的遊戲玩家,並且遊戲比較依賴於內存情況的的話,建議到手之後可以自行加裝一個16G的內存會更好。
遊戲幀數彙總如下.
![]()
1080P 分辨率下網遊競技毫無壓力,使用1920*1200分辨率和1080P的幀數表現,相差很小,也就是幀數略微小一點點,所以這裏就不細細地測了。
大作方面這裏測試都是用的最高畫質,實際上稍微降一些畫質,再加上DLSS,讓幀數穩定到60幀以上,也是可以玩起的。不少遊戲還支持 DLSS 的幀生成,也可以通過適當的配置補幀提高幀數。
![]()
2K遊戲方面,由於分辨率提高了,對於顯卡的渲染壓力來說會相當大一些,幀數肯定比1080P也會低一些。網遊電競類依舊是沒有什麼問題,165HZ的高刷屏還是能配得起的。大作方面,整體幀數基本上能保住60(除了少數一些特別喫配置的大作),需要自己針對遊戲進行一些設置的調整,降低畫質,優化一些畫面配置項,合理用好NVIDIA 的一些 DLSS 優化。
如果對比其他的 RTX4060 遊戲本來說,天選 5 Pro 因爲最大性能的升級點,是這個 HX 處理器,所以很明顯,如果你的遊戲是有部分喫CPU性能的,那麼肯定HX處理器升級之後,幀數表現會有提升。如果是不怎麼喫CPU,重點喫顯卡GPU的,表現就會其他 RTX 4060 遊戲本基本一致持平。
![]()
使用體驗
從目前的遊戲本市場來看,隨着新一代的HX處理器配置的遊戲本推出,之前2023的萬元以內的“高配”CPU遊戲本,在新處理器面前沒有機會耀武揚威了。
天選 5 Pro 這次選擇上 HX 處理器,可以說是半隻腳踩在了“越級”上。遊戲本自然是越強越好的,尤其是現在很多人買遊戲本,並不是完全只是打遊戲,也是平時辦公學習的重要設備,買遊戲本也是想着性能更強,CPU更好,能用的更久,有更強的使用壽命。
如果你的選購思路是確實奔着CPU來的,那麼天選 5 Pro 這一批次上HX處理器的遊戲本其實就蠻適合。
機器體驗良好,外觀顏值是絕對沒得說,細節也打磨到位。如果不喜歡活潑的青色,也還有黑色可選,整體也不高調。
屏幕換上了16:10的大屏幕,也使得平時用來辦公或者閱覽信息有了更舒服的體驗。
天選 5 Pro 的風扇調度不錯,平時輕度使用不會有很大噪音,但是高負載打遊戲還是建議帶個耳機。
雙顯三模也是一個很好的調教控制,不過對於HX處理器來說,可能沒有那麼大的體驗加成,估計後續如果有銳龍版或許會有驚喜。
小結
最大的優勢:
至尊級 14900HX 頂配處理器 性能釋放優秀
顏值擔當 活力十足 二次元主題
90Wh電池 支持100W PD充電
高負載下表面溫度優秀
一些有缺憾的小地方以下有幾點:
網卡位置有點奇怪
雙顯三模需要在 NVIDIA Advanced Optimus 才能熱切換
如果你追求最強的CPU性能,喜歡天選的顏值,窄邊框大屏也合你心意,日常遊戲需求以電競和輕度大作爲主,非常推薦考慮一下這款搭載全新14代酷睿HX處理器的天選 5 Pro。
![]()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還不錯,希望可以得到你的點贊+關注+收藏,感謝你的信任。
這裏是一位堅持輸出深度營養測評的博主,維生素P,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