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卷燈效,我卷無光!新瓶舊酒黑白調無光風冷新玩法裝機分享

前言: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突然這樣問我:無光主機爲什麼現在都很少見到了,難道屬於小衆DIY主機裝機玩法了嗎?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我一時間無法回答,也不斷反覆問自己真的如此了?隨着光效玩法越來越豐富的如今,但凡玻璃側透機箱推出市面基本封面都是帶有形形色色的燈效作爲宣傳封面。或許這就是現如今的DIY圈的常態了。那麼還能有什麼不同的方式來平衡於兩種不同風格的裝機?這次裝機分享就來“卷”一下無光主機的新玩法。

裝機展示:

主機展示部分,迴歸最單純的風冷主機,沒有過多的使用RGB作爲裝飾。整個主機基本採用無光硬件爲主,輔以點綴的內存燈飾和公版顯卡固有的白光燈效,連接上機箱側端的LCD屏幕的組合,中和了無光和燈效兩者之間的平衡,低調的裝機風格應該也算在主流裝機中稍顯“另類”。

主機配置:

處理器:英特爾i5 13600KF

主 板: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重炮手

顯 卡:英偉達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 Edition公版顯卡

內 存:博德斯曼地獄犬&TUF聯名ddr5 6800 16*2 32G

固 態:三星990PRO 1TB SSD固態硬盤

機 箱:閃鱗G500黑色副屏版

散 熱:超頻三 RZ620 CPU 風冷散熱器 黑

電 源:先馬XM 850 白金牌全模組ATX3.0電源

對於家用PC主機的CPU選擇上,這個也是看個人如何選擇而已,要是說到性價比的話I5系列處理器就是最適合的選擇,雖然14代處理器早先時間已經上市,但是個人覺得:不是14代買不起,而是13代更有性價比。所以這次也還是沿用手上的I5 13600KF。

在選擇主板上,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機箱的兼容和尺寸,所以這次選擇了--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重炮手。B系列主板在中端主機搭配上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供電部分採用12+1供電模組,Dr.MOS 60A,DIGI+VRM 數字供電控制, 8+4 Pin ProCool高強度供電接口足以滿足I5全系列供電,甚至I7系列都可以滿足了。當然了供電設部分的好與差是關乎於CPU電壓的高低,而電壓的高低又會影響着功耗的高於低,功耗高低又影響着溫度,比如同一顆帶K處理器放在Z系主板和B系主板都會有着不同的電壓、溫度表現。

主板其他功能方面:提供PCIe 4.0 M.2*2插槽,第一槽位爲CPU直連, 下邊的則是由芯片組提供支持,均支持 PCIe 4.0 協議,兩個 M.2 接口均安裝位均支持免工具裝卸設計,覆蓋高品質散熱片,內存支持方面:提供了四條採用全新的SafeDIMM高強度DDR5內存插槽,雙槽XMP最大支持7200MHz的D5內存。I/O接口方面:7組USB3.0+2.0接口外加一個TYPE-C接口,2.5G高速網口支持WIFI6的無線網卡等這些接口是足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了。接口的豐富程度對比更小一號的ITX主板更有優勢。

顯卡方面--從朋友手中接盤的RTX 3080 Founder Edition公版顯卡,對於新的40系顯卡屬於上一代 30系顯卡的產物了。但是說它性能不夠用嗎?當然也不算落後。說它性能強悍,但是對比40系的4070Ti/4080這些顯卡肯定是比不上的。所以看個人需求,對於滿足一般的2K顯示器來說是完全滿足的。

鈦金灰外框搭配上全黑化散熱模塊和吸風式渦輪風扇設計是對這張顯卡外觀最好的概括,公版顯卡也是全金屬散熱設計的佼佼者,對顯卡有金屬控的玩家真的可以入手體驗一下,無論是30系還是最新的40系均是採用這種散熱設計。

顯卡採用了單12PIN供電接口是和40系的16PIN供電是通用的接口的,所以新協議的原生ATX3.0線材是可以用在公版3080/3090上的供電上的。因爲是上一代顯卡了,所以功能上的東西就不在重複了。

存儲組合:博德斯曼地獄犬&TUF聯名ddr5 6800 16*2 32G內存+三星990PRO 1TB SSD固態硬盤

三星的這款固態也不需要重複了,內存還是有點新鮮感的,畢竟是採用的是PROXMEM KERBEROS和 TUF GAMING聯名認證款的DDR5系列內存。馬甲的外型設計是融合了博德斯曼地獄犬系列的銀色爪痕設計再加上TUF特色迷彩電競圖紋的電競元素設計兩者之間並沒有過多的違和感。再加上自身的1.4MM厚度的鋁框散熱馬甲,材質爲純黑色的高散熱係數的鋁合金6063 T5材質的真空壓鑄成型鋁合金馬甲。再加上8顆獨立RGB LED燈珠,可以提供1680萬色彩的調控變化,馬甲頂部使用的則是D51透光亞克力包裹式高擴散導光材質可和華碩、微星、**等主板進行軟控同步燈效。

內存採用了市面上最常見的超頻顆粒---單面海力士A-die特挑顆粒,採用了設置內存電壓時不會因爲電壓偏移的Richtek型超頻PMIC設計,所以這些設計是深受超頻玩家們喜愛的,支持Intel XMP 3.0和AMD EXPRO技術,XMP頻率可達6800MHz(官超),默認時序爲CL34-45-45。

這次的“新瓶”---閃鱗G500 副屏版機箱。箱體的體積約爲31L左右(403x219x355mm),重量僅爲4.2KG。從箱體的體積來看屬於緊湊型的M-ATX箱體設計,加上右側底部的I/O設計,這款機箱的初衷應該是偏重於桌面上放置。

整個箱體最大的特色就是前置電源艙外11.3寸可拆安裝的副屏設計,採用 1920*480 分辨率,具有高度的可玩性,搭載有定製的驅動軟件(ShinySnake),是一款完全可自定義的高清屏控副屏。

裏艙設計採用的是前置電源艙,中間爲硬件安裝艙位的前後分艙安裝設計,箱體內部架構嘛,基本和市面同類型箱體基本相差不大。

前置採用全網孔面板設計,再加上底部的複合雙層墊層底艙設計,應該是想更好的強化前置和底部的進風。

主機CPU散熱部分並非採用AIO水冷,而是採用安裝更方便的---超頻三 臻 RZ620 雙塔風冷。作爲旗艦超頻三旗下的旗艦風冷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熱功耗270W的設計,對於I5/I7這些中高端處理器的功耗都可以輕鬆拿捏。這也是這款散熱器的一個很重要的賣點。主要還是有些240的散熱能效還不如旗艦風冷,純粹就是看個外觀。

本體採用雙塔+6熱管設計已經不是什麼太過新鮮的設計,散熱塔體單塔54層散熱鰭片,採用扣Fin+折Fin工藝,並且鰭片之間還做了波浪形設計,提升散熱整體外觀的同時可以最大限度來進行降低風切聲。

RZ620採用的是全新的外觀設計,散熱器使用全黑化,頂部也配置了全覆蓋的頂蓋,除了CPS的新logo標識,另外一角則設計了一個立體三角裝飾,並且加入了橙色做點綴,這也是超頻三全新家族化的“三角幾何”設計語言在RZ620上得到最好體現。

散熱風扇方面,配有兩把臻F5 R120風扇,它採用了FDB動態液壓軸承,配備m/g級動平衡矯正處理,保證軸心運轉時不會發生共振和噪聲,定位就是高性能風扇產品。最大風壓:3.2mmH20。轉速:2200轉。風量:86.73CFM。一共可進行L/M/H三檔調節。

RZ 620散熱高度158mm,可以兼容主流的常規機箱,並且塔體兩側做了內存避讓設計以提高對內存安裝的兼容性。

電源方面也是爲了這款機箱而“量身”選擇的---先馬XM 850 短尺寸ATX 白金牌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應該是市面在售裏最短尺寸的ATX電源僅有12.2CM長度,寬150mm和高86mm和其他主流的ATX電源是一樣的尺寸規格。這樣的尺寸對於閃鱗G500這種採用前置安裝電源的機箱,短尺寸長度的電源可以給予顯卡最大的安裝空間,當然了要是和SFX對比的話高度和寬度就肯定不如前者的,但是基本是兼容市面上所有的ATX/M-ATX箱體是沒有問題的。

電源方面也是爲了這款機箱而“量身”選擇的---先馬XM 850 短尺寸ATX 白金牌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應該是市面在售裏最短尺寸的ATX電源僅有12.2CM長度,寬150mm和高86mm和其他主流的ATX電源是一樣的尺寸規格。這樣的尺寸對於閃鱗G500這種採用前置安裝電源的機箱,短尺寸長度的電源可以給予顯卡最大的安裝空間,當然了要是和SFX對比的話高度和寬度就肯定不如前者的,但是基本是兼容市面上所有的ATX/M-ATX箱體是沒有問題的。

安裝:

在整體的安裝上,其實和同類型的箱體內部安裝佈局也是基本一致的,無光硬件基本佔據所有主機硬件,除了內存是帶有燈效的,另外帶光的則是機箱的11.3寸副屏。在箱體兼容方面主板:ITX/M-ATX。散熱高度:限高170MM(RZ620這類大型雙塔散熱器安裝進去還有盈餘),顯卡限長:400MM(當然這是建立在電源尺寸不超過16CM長度的情況下)。

在散熱兼容上,底部可以支持12CM*3風扇的安裝,上置支持240水冷安裝,後置支持12CM風扇安裝,這樣的佈局當然也是受到機箱的體積和硬件安裝等因素受限。

背線部分的佈置其實也很簡單的,因爲線材大部分都可以藏在電源下面的空間,主機正面因爲靠近電源艙有裝飾的副屏遮擋住電源底部的線材,所以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的線材外露的都很容易整理,走出的背線效果也挺不錯的。

性能測試:

副屏的玩法非常豐富,可以自定義不同的面板背景設置,可以錄入圖片/GIF/字體等不同元素的素材作來豐富副屏,懶人的話直接可以錄入副屏預設好的監控界面,像本人就是懶人一個哈哈哈。現在都在提倡個性化嘛,所以這個副屏玩法也確實符合個性化這個詞。而且是全中文界面,操作起來很簡單。

在硬件使用上,雖然不見得是什麼最新的硬件組合,前提一個字:夠用。也驗證了那句不是買不起,是這個更有性價比這句話。所以性能測試部分就在歸納在下面:都是圍繞一些2K環境下的基準測試。

散熱部分,主要還是要看CPU部分的散熱,所以這裏也順手測了下在滿載情況下,風冷是否能壓制這顆13600KF的滿載功耗。通過跑多核心的R23和AIDA64 FPU兩項來檢測下CPU的溫度的變化,CPU溫度在兩個軟件裏表現基本維持在65~67℃,CPU核心溫度壓制在76~78℃。可以看到滿載大核心溫度值基本都在80℃以下,基本不會超過78℃,而整機的滿載功耗停留的175W左右,B760主板是不支持CPU超頻的,所以測試不了超頻後更高瓦數的表現,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這款散熱器的表現對得起旗艦級別散熱的性能了。(PS:室溫26℃,溼度64%)


遊戲測試分爲2個部分,一個是2款主流單機,另外一個是2款主流FPS網遊,測試環境:2K 170Hz顯示器。首先是賽博朋克2077和生化危機4 重置版。2077的基準幀數測試:81.72 FPS。進入遊戲實測也是基準測試的幀數相差不大,保持在80FPS以上。而在生化危機4 重置版的幀數是穩定在170FPS。

兩款騰訊代理的FPS網遊:英雄聯盟和無畏契約的幀數表現。LOL幀數穩定在350FPS~400FPS以內,無畏契約的幀數同樣是維持在400FPS以上。

總結:

最後來給這次基本以無光硬件爲主的主機做個小小的總結:這套雖然同樣是使用上一代的硬件搭配組合I5 13600KF+RTX3080的組合整套無光風冷主機裏也能發揮出應有的性能表現。可能在當下燈效遊戲主機佔據大部分份額的內卷時代,無光風冷主機或許顯得有點“另類”,但是這種曾經也是主流的“另類”主機適當加上點燈光點綴也是是可以接受的,並且把無光主機那種低調與高雅的一面有個更好的映襯作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