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時候開學唯一值得高興的就是買新書包,那時的書包基本上就是牛津布加PV材料,什麼透氣性舒適性這種東西是沒有的,反正我們那時關心的是有沒有印着變形金剛。大約90年代初期,出現了帶背板的包包,據說能矯正揹包時候的姿勢,避免脊椎發育出問題。這東西沒有擁有過,當年這種“高科技”產品最少是普通書包三倍價格,還不如多印幾個漂亮的卡通人物有意思。
大學以後由於學習、工作、愛好的關係,基本上天天離不開雙肩包。相比於外觀而言,我個人更加側重於功能、便利、空間方面。
設備介紹:
雖然說工作中離不開攝影器材,但不是專業攝影師,更加不是老法師,手上就一臺DC(富士F30)、倆單反(佳能500D、尼康D610)、倆微單(索尼NEX-5N、尼康Z6)。
幹活主要是尼康Z6,偶然會帶上老兄弟尼康D610溜達溜達,畢竟單說拍攝手感的話,單反還是挺不錯的。
鏡頭更加少了,尼康27-70F4 Z口、尼康50F1.8 Z口、尼康105mmF2.8微距,這些都是我的生產力,其餘還有一些不入眼的狗頭已經和我的防潮箱纏綿多年了。
總的來說,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兩機三鏡。
我知道,這點家當不值錢,而且要放進去包包一點都不難。之前我買過一個不知名的攝影包,外邊湊合,但內格基本上廢了。內格可以買,但是好一點的都差不度趕上我原來包包的價格,而且背起來不舒服。
平時出門我更多用公司撿回來的索尼一機一鏡單肩包,也是同樣的問題,背起來非常不舒服。
外觀篇:
因爲部分鏡頭是兩套機器都在包包裏面,不得不部分照片是手機拍的(懶得再借單位的機器出去用了),調色區別比較大。對於我這種喜歡RAW瞎搞的人來說有點難受。
佰信這包包一開始就是同事給公司採購的,恰好也是我給他下單的,也是見證了用着不錯才下手的。這包包有三個顏色,分別是黑色、綠色、橙色。黑色的好看,綠色的不是軍綠色的,我這個是橙色。
很遺憾,這橙色遠遠低於我的期望值。這並不是荷蘭球衣那種鬱金香橙,也不是鮮橙多那種橙。我只能說是土橙,偏深偏暗的色調。但是爲了和單位的分辨出來,而且不喜歡綠色,不得不選這個顏色。
外觀屬於簡約緊湊造型,也是大主流的時尚,也不需要額外說那麼多,我們直接來看細節和功能方面。
頂頭部分,是一大塊的收納空間,裏面可以塞的東西不少,甚至可以放進去APS-C畫幅微單+餅乾頭。
頂部的收納空間是一個獨立的收納內膽,我習慣把快裝板、快充頭、鼠標以及備用手機都扔裏面去。只要劃花啥的?拜託,我的手機又不是iPhone,也不打算出二手,不喜歡的時候就換了,哪有那麼多時間浪費在大幾千的小東西上面。
由於我的工作偶然需要用到手機拍視頻,所以手機架子也得準備上,三腳架基本上在我的車尾箱,也是經常用到的。一個碳纖的三腳架還是挺方便的,扛着走兩公里不喘。
鼠標當然是給電腦準備的,如果攝影包和電腦一起帶,我就帶超薄本、無線鼠標、快充頭(支持PD65W供電)就夠了。
收納包還能拆分的,極限情況下面,萬一嫂子要徵用你的內膽包裝化妝品的話,你也能準備上。
包包是後開的,前面板裏面還有一個不大的隔層,放一下文件之類的湊合,使用率並不會太大。
包包兩側都有預留了三腳架的固定裝置,適合喜歡帶着三腳架探索的朋友。當然了,也能帶點別的東西。
相比而言,挽手有點low的感覺,就一條牛津帶打發了。
倒是肩帶和包包加上一對釦子,有一定減負的效果,這一點值得肯定。
肩帶那邊也有拉緊扣,這種設計對於喜歡爬樓的玩家來說非常合適。畢竟爬樓就是帶着相機,輕便的三腳架去突破某些城市有趣的角落,少不了攀爬甚至“鑽”,要是包包鬆鬆垮垮的話,輕則探索失敗被發現被勸退,重則發生不必要的損失。
S型的肩帶設計,減負效果不錯,而且帶有透氣的厚海綿,能緩衝壓力,不會讓肩膀勒得不舒服。
背板有點龜甲一樣的緩衝,挺厚的,能減震緩衝。一開始擔心會不透氣,但試過連續背上兩個小時倒是沒啥壓力。
不好意思,這並不是什麼開箱評測,這包包用了快一個月了,外拍近十次了。
底部有防磨損腳墊,也方便包包立起來。
收納和功能篇:
外觀屬於中規中矩,說好聽一點就是簡約耐看,說人話就是平均水平。倒是肩帶方面的細節不錯,就是挽手有點low。
不過攝影包最關鍵的還是收納和功能方面,當然了,資金充裕的可以直接衝大品牌的。大品牌唯一接觸過的就是同事的某地理的低端版,還是用着布帶的,毫無背起來的慾望。我知道那個品牌的包包不便宜,也可能是是野外攝影大師甚至戰地記者使用的,但我覺得不舒服就一直不關注。就好像我鄉下不缺坑坑窪窪,所以我一直對轎車無愛,尤其是純電的。因爲比亞迪、埃安等三電質保都有包含了,電池刮傷就失去質保。光我公司附近的幾個非標的減速就把我直接勸退了。
不多說,直接說結果。我的兩機三鏡輕輕鬆鬆就放進去了,還有不少的空間可以鬆動的。最底部的是我的105微距+F轉Z轉接環,也就是老尼康單反鏡頭轉尼康微單口的轉接環。官方的,拍攝、連拍甚至靜態視頻都綽綽有餘。但拍視頻不行,扯風箱非常嚴重,逼着我又買了2470F4。
2470F4我挺喜歡的,價格不貴,光圈全開隨便用。畢竟是尼康s-line系列,畫質能打,而且輕輕一碰對焦環就能轉手動對焦,有時候比起自動對焦還要快。如果對大光圈有剛需的,可以考慮騰龍的28-75F2.8。打尼康標誌的28-75F2.8結構與之一樣,兩個鏡頭不能說十分相似,只能說一模一樣,何必多花錢。
其實我還有尼康5818G,也就是F口標頭,也是因爲拉風箱不適合拍視頻的原因,又忍不住買了5018S。兩者對比以後,不說視頻,單說銳度也是新鏡頭完勝。s-line系列確實厲害,難怪尼康有把1.8賣得比起1.4光圈更貴的勇氣(不愧是用腳做營銷的泥坑)。
尼康D610我放在上層,尼康Z6+2470F4在外側,中間的是尼康5018S。偷懶了,難得寫全規格,本來這東西就是給行內的看的。對於一般喜歡攝影,非工作非投入大量時間的朋友,我還是建議你買中高端側重於拍攝的手機,比方說遙遙領先的P和M系列,藍廠X系列、綠廠的reno、哈蘇影像系列都不錯(其他我沒用過的歡迎大家補充)。
s-line系列的鏡頭貌似體積都偏大,都不大適合掛機的說,除了新出的26mm F2.8。雖然說,之前的28mm和40mm都算是s-line,但素質還是和其定位一樣,輕便(重量輕,價格便宜)。
我手上兩個可以算是s-line裏面的守門員了,加起來不到7k,但畫質口碑不錯。據說殘幅的2450變焦素質也是極好,以前見過不少尼康z6用戶收回來當掛機變焦頭用。不過想想也是,800多還要什麼自行車。就是尼康z6本身像素不過兩千萬級別,一裁切就剩下一千多了。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尼康55-250S一直在購物車徘徊,不忍下手。
不得不吐槽一個,附送的橫條魔術貼就兩條,這東西可以防止隔層裏面的相機或者鏡頭掉落。可惜就兩個,其他的只能自己另外購買,爲此我還專門跑去跟客服投訴過。
中間的是我的電池、存儲卡收納盒,20多一個,之前的文章介紹過。貌似正版的是70多,我這個平替的只要三分一價格,反正我不是尊貴的z9用戶,摳着花不丟人。
這些間隔都可以自己改的,說白了就是通過魔術貼調整。魔術貼的質量不錯,隔層的厚度和硬度也靠譜,也是因爲用過單位的才堅定我入手的決心。
還有預留的的隔板可以使用,還是挺方便的。
包包本身有防濺水防雨水的能力,但是真的遇到暴雨還是老老實實套上防水罩安全一點。哪怕再好的機器,相信大家也不敢去賭一下進水後能不能使用的。
預留的本本空間可以滿足15.6寸本本的攜帶,不過不建議帶遊戲本,太重了。而且遊戲本不可能用氮化鎵快充頭一類的方案代替原裝電源的。當然了,身體特別強壯,又喜歡旅途中打一下游戲的朋友另說。
我個人外拍就是帶個13.3寸輕薄本應急,我的是i5 8250U的老爺本本,暴力增加內存到了32GB。足夠處理一下RAW圖片,簡單的剪映搞一下視頻湊合可以(4k 30幀以下,5分鐘時間以內的視頻)。
筆記本層下面的小隔層可以放一下內存卡、移動硬盤、鏡頭紙、鏡頭前後蓋之類雜物。移動電源就算了,這邊空間不大,除非是超薄的移動電源。
另外還有用於固定無人機的扣子和帶子,有機會帶無人機出來的時候再補幾張給大家看看。
下面是這個包包最大的亮點和嘈點,佰信包包最爲吸引我的就是方便外側快速取出相機。
拉開拉鍊即可快速取出。我習慣用2470F4掛機,一方面是沒有更好的變焦頭,另外一方面是有不錯的容錯性,無論拍圖片還是視頻都湊合夠用。
但是預留的空間太大了,哪怕手動改隔層還有不少冗餘的空間。爲此我還刻意把備用的魔術貼、防水罩都塞在側邊了。估計是爲了放富士中畫幅級別的大機器的吧。只怪我的低端微單太苗條,瘦成一度閃電。
至於,外面的拉鍊的拉鍊頭沒有孔,不能加鎖的問題,我倒是見仁見智。如果你的攝影包放置時間多,使用時間太少,我建議不要買專業的攝影包。
真正用攝影包工作的,會時刻了解自己所帶的裝備和配件,不大可能在眼皮底下丟失相機。
防水方面的話,濺水、潑水甚至小雨都足夠,面料的防水能力還是不錯的,就是不敢說拉鍊有沒有防水措施。雖然我裏面的裝備加起來不到兩臺高配水果手機的價格,但下雨我還是會先用防水罩罩好,然後拼命奔向能躲雨的地方。
另外一個嘈點在於,當你的包包不得不放下,又不能豎放的時候,你會選擇用那一面躺着?
背面躺,揹回去的時候背後的衣物會弄髒;正面躺的時候,在乎外觀的朋友難免會心痛外表的刮刮碰碰。
總結:
選擇佰信這款攝影包,優點主要有如下三個:
1、減負減重效果不錯,揹着沒有那麼重那麼累(改變的是感受也不可能是實質性的重量)。
2、側面取出相機的功能也是我剛需的,實用效果極佳。
3、 頂部的收納空間極大,而且還是可分離的。
嘈點也有三個,如下:
1、 最外層的收納空間實用性不高,基本上只能放薄薄的文件、簽字筆一類的東西。
2、 預留給外側取出相機的空間過大,又不方便用雜物裝填。雖然相機在裏面還是安全的,但總覺得保護性受到影響。
3、 PV皮革的耐磨耐刮能力一般,注重完美外觀的還是考慮更加高級的包包吧。
雖然優缺點均存在一點,但考慮到400以內就能拿下,功能、空間、設計合理性都不錯,對於剛需攝影包戶外工作,又或者有三個鏡頭左右的玩家來說,上面的嘈點還是可以湊合一下的。
隨便再補一句,三個顏色建議選黑色的,橙色不好看,綠色敬請自行選擇。上圖爲十一月月底公司商拍,拍攝上圖時間爲凌晨,僅有場地佈置透出的燈光,某綠廠過時拍照相機隨手直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