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嘗試:基因治療爲重度耳聾兒童恢復聽力

位於波士頓的Akouos和Decibel Therapeutics公司已開展臨牀試驗,旨在恢復因OTOF基因變異引發的遺傳性耳聾兒童的聽力。法國的Sensorion公司也正計劃在歐洲進行類似的研究。這些公司試圖通過基因治療,將OTOF基因的正常版本引入內耳,此治療預期只需進行一次便可產生長久效果。

遺傳性因素導致50%-60%的嬰兒聽力喪失,其中約8%是因OTOF基因突變引起的。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受此影響的人數估計約爲20,000人。患有這種基因變異的人缺少一個稱爲otoferlin的關鍵聽力蛋白。

Decibel Therapeutics的臨牀研究和開發副總裁Vassili Valayannopoulos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恢復所有頻率的聽力,使嬰兒能夠早期聽到聲音,學會說話,並與周圍環境互動,享有完整的聲音體驗。”

聽力是一個涉及內耳數千感覺毛細胞的複雜過程。聲音振動這些細胞時,會釋放一種稱爲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進而產生電信號傳輸至大腦識別聲音的區域。Valayannopoulos解釋,otoferlin蛋白控制這一過程的神經遞質釋放。

他繼續說:“若這一釋放機制出現故障,即使聲音振動了這些細胞,化學物質也不會被釋放。”這些公司相信,將OTOF基因的正常版本傳遞給這些毛細胞可能會促進otoferlin蛋白的產生,從而恢復聽力。

爲將基因傳遞至毛細胞,需在耳後進行小型切割,再將治療方案注入內耳蝸部。此處也是植入人工耳蝸的位置。這些設備利用電極刺激聽覺神經,儘管它們讓人能夠接收和處理聲音,但所提供的聽力並非自然,聲音可能帶有機械或金屬音。

英國劍橋大學醫院的耳科外科醫生Manohar Bance認爲:“基因治療具有潛力,可能實現對話語的正常理解,以及更爲複雜的聲音環境中的音樂欣賞。”

Akouos首席執行官Manny Simons在一封給WIRED的郵件中寫道:“從個體角度看,聽力喪失對認知發展和精神健康有重大影響。”

由於人工耳蝸可能損傷內耳毛細胞,所以這些公司主要招募沒有使用該設備的兒童。Decibel Therapeutics計劃在美國、英國和西班牙招募22名兒童,並進行五年的追蹤。Akouos則計劃在美國和臺灣招募14名參與者,進行爲期兩年的研究。

基因治療已在缺乏otoferlin蛋白的聾啞小鼠上展現出效果。科學家們通過爲小鼠播放聲音並監測其大腦反應來確認聽力恢復。同樣的測試也將用於人類參與者。

此前,Novartis製藥公司也嘗試過使用基因治療來恢復聽力。但該公司在2017年因不令人滿意的結果而中止了相關研究。

然而,Akouos和Decibel Therapeutics表示,他們的治療不僅僅旨在增強聽力,而是恢復完整聽力。Bance醫生認爲,與之前的嘗試相比,當前的治療方法因更精確的基因定位和修改技術而可能更成功。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