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新冠後遺症“腦霧”或與血凝蛋白有關

與身體疲勞一起,“腦霧”已經成爲被稱爲長時間新冠後遺症的症狀之一。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爲什麼一些感染SARS-CoV-2的人會出現認知問題,而其他人則不會。現在,對早期大流行中住院治療的COVID-19患者進行的大型研究發現,與血凝塊形成有關的兩種蛋白質,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與感染後長達1年的認知缺陷有關。

今天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的這一發現對於科學家們理解長時間新冠後遺症的形成是“重要的進展”。結合以前的研究,該研究支持在病毒感染的急性階段觸發的血凝塊可能導致持續的症狀,如腦霧。但Deeks警告說,這項研究主要關注未接種疫苗且新冠病狀嚴重的人,可能不適用於更廣泛的人羣。許多長時間新冠後遺症患者最初的感染較輕,這些人在研究中並沒有被代表。

爲了深入瞭解這種疾病的這個方面,Taquet及其同事使用了後住院新冠研究(PHOSP-COVID)的數據,該研究在2020年和2021年收集了在英國住院治療的成千上萬名SARS-CoV-2患者的信息。參與者在住院時進行了血液檢測,並在住院後6個月和12個月回答問卷並進行認知測試。

在對超過1800名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研究團隊發現,在住院時血液中纖維蛋白原水平高於平均水平的人在後來的記憶和注意力測試中得分較低,並在問卷中評價自己的一般認知能力較差。例如,在6個月的隨訪中,高纖維蛋白原組評估他們的認知問題在7分制的評分中比低纖維蛋白原組差約0.7分。Taquet表示,客觀評估的認知技能差異較小,大約在30分制的評分中差0.7分,這可能是因爲這些測試旨在檢測諸如癡呆之類的主要損害,而不是較小的缺陷。

第二種蛋白質D-二聚體的增高血液水平也預示着6個月和12個月的認知問題,儘管只在主觀問卷上如此:6個月的得分對於高D-二聚體組來說差了大約1.5分。這些人還更有可能報告疲勞和呼吸困難,並表示他們在繼續工作時有困難。

在分析了大型美國電子健康數據庫後,該團隊證實了這些發現,將COVID-19住院期間的高纖維蛋白原或D-二聚體與6個月後的癡呆,輕度認知障礙和其他認知問題診斷聯繫起來。

Taquet猜測,纖維蛋白原可能形成的血凝塊中斷了大腦中的血液循環,或者甚至直接與神經系統中的受體互動。他說,D-二聚體更可能反映肺部的凝血,這可以幫助解釋其與呼吸問題的關聯。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是“嚴格設計和分析的”,麻省總醫院的生物統計學家Tanayott Thaweethai表示。研究人員努力排除可能的混淆因素。例如,COVID-19病例更嚴重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長期的認知問題。然而,即使考慮到通過患者對輔助氧氣的需求和其他因素評估的嚴重性的差異,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仍然可以預測認知缺陷。

關於如何診斷長時間新冠後遺症一直存在爭議,新研究的結果不太可能很快導致明確的測試。此外,Deeks說,預測6個月或12個月後可能出現的認知問題的生物標記——如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所做的——並不如能夠明確診斷當前的長時間新冠後遺症的測試有用。

在治療方面,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針對這兩種蛋白質或總體上的血凝塊能夠預防長時間新冠後遺症。抗凝藥物被提議作爲可能的治療方法,但尚未在嚴格的臨牀試驗中進行測試,並且在某些患者中可能是危險的。

儘管如此,這些發現可能會激發對這些凝血蛋白及其所涉及的生物途徑進行更多的研究。Deeks表示,纖維蛋白原在所有這些研究中“一直都出現”,他正在幫助運行UCSF的長時間新冠後遺症研究。在閱讀新的論文後,他決定“加倍努力弄清楚原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