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就是把自己再當小孩養一遍的過程

“女孩子成天打什麼遊戲?是有錢還是能當飯喫?”

這是我爹在我大學過年回家時飯桌上說的話。

而我恰好隨了他的性格,也是頭拉不回來的倔驢,

畢業後,從天坑專業毅然跳進遊戲行業,就是爲了向他證明——

看吧,打遊戲也是可以當飯喫的(叉腰)。

和大多數盒友一樣,我的家庭很普通,嚴父慈母的類型。

小時候,父親忙於做生意,母親做全職太太,

我就只能看些《十萬個爲什麼》之類的書,還有玩奧比島和賽爾號這些小學生遊戲。

甚至可以說賽爾號算是我的科幻啓蒙,當時我特別想要帥氣的雷神雷伊。

但短暫的青春期就像已經停更的賽爾號頁遊轉瞬即逝,

畢業前我拒絕了父親安排的熟人工作,儘管月薪8K包喫住能存下不少錢。

最終還是選了熱愛的遊戲,第一份實習只有6K,在深圳。

大城市房租物價都貴,前兩個月甚至要找媽媽借錢,

我讓她別和我爹說,我不想和老頭吵架。

當時,也不知道明天在哪裏,

只好每天都學到半夜一兩點,安慰自己“時間看得見”。

晚睡導致的習慣性遲到令我倍感折磨,時常擔心自己哪天因爲左腳進公司被開除。

好在老闆辦公室看不見大門,於是我又總是常懷愧疚繼續遲到,

如此過了一年,月薪竟然過萬了。

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能月薪過萬,除了運氣,我的小貓功不可沒,

實際上,剛畢業2個月,我就已經開始覺得——

下班後獨自對着電腦學習,沒有活物的生活太孤單了。

我一直在靠忙碌和充實的生活抑制自己的情感需求。

如果當時選擇談戀愛,或許能讓症狀有所減輕,

但我並不將他人視作解決問題的良藥,因爲這種期待本身是毒藥。

所以我有了狗蛋,作爲替代品。

狗蛋是隻黏人的小貓,或許是曾經流浪過,有時她熱情得好像一條狗。

但她又極度怕生,很像小時候的我。

有人說養貓就像養小孩,我想這是真的。

雖然我和狗蛋現在已經過上“老夫老妻”的恬靜生活,

但接她回來前三個月,我時常認爲突然養貓是不明智的舉動。

享受貓咪的陪伴,卻又對貓咪的壞行爲難以容忍——亂尿、亂拉、嘔吐、把桌上東西推到地上....

下班回到家,看到滿地玻璃碎片真的很有想扔貓的衝動。

可她袒露肚皮的放鬆形態又讓我產生懷疑——貓好像從不期待人類做什麼。

但人類總是在對貓期待,貓若不順從,人就會感到受傷、甚至憤怒。

起初我還不理解這種對貓的憤怒從何而來,

直到有天,父親在微信又命令我回家創業,工資那麼低就別幹了。

親戚呢,在打聽我的工作和“人生大事”,勸我——你爸也是爲你好。

是的,父親確實對我很好,

他給了我一個相對富足的物質基礎,

讓我面對許多誘惑和捷徑時毫不動搖。

但是,子女終有離巢的時刻,一味的庇護反而是在阻斷其生長。

我想成爲完整的人,而不是始終冠以某某女兒/兒子的身份。

於是我不再試圖控制貓的行爲,讓貓只做貓自己。

我們的感情更好了,我的工作狀態也越來越好。

畢業那一年,工資漲幅比較可觀,

雙十一的時候給媽媽買了大概能用好幾個冬天的面霜(比我自己用的還貴),

因爲她的臉在冬天總是很乾燥,

本來她說用大寶就行,我就騙她是男朋友送的(其實壓根沒有),

她聽了很開心,問我什麼時候帶回家。

我只好說,剛談沒多久,沒那麼快~

她又開始擔心,剛談就送這麼多禮物,我怕不是遇到了殺豬盤......

“你這麼單純,讓人騙了怎麼辦呢?讓媽給你把把關。”

或許等到99歲,我在他們眼裏還是和小時候一樣。

但小時候的我更像是個怪小孩,挑食、不愛說話又喜歡泡網吧,和現在完全是兩個極端。

現在,只要我想,我可以把i人當玩具玩,狗路過都能聊兩句那種。

當時我泡網吧幹嘛呢?玩美少女夢工廠——算是我單機遊戲的啓蒙。

能夠扮演家長,控制家長做出自己心中期待的行爲,

對小孩子來說,代入子女身份實在是太好的做夢素材,就像是突然有了阿拉丁神燈。

你想養育一個如何的子女,反過來亦是“你想成爲如何的家長”的答案。

但美少女夢工廠的數值還是太過嚴苛了,女兒動不動生病。

即便是看攻略得知屬性要求也很難打出好結局,我只好去打CF和逆戰打發時間。

主要是當時網吧的人都在玩這個,也不知道去哪裏玩女生的遊戲。

然後因爲技術太菜老被噴,加上考試不及格被媽媽抽成陀螺,

只能選擇先專心玩好地球Onlie這款遊戲,直到上大學纔有機會註冊steam——

從此,種下了和遊戲的不解之緣(掏空錢包之旅)。

工作後有兩款遊戲是我在迷茫時會去玩的,

一款是《學生時代》,另一款是《火山的女兒》,都是養小孩遊戲。

前者能讓我重拾挖掘生活細節的想法,後者則是代替美少女夢工廠讓我對生活持有較爲積極的態度。

學生時代

人一旦忙碌,就很容易忽視心中的真實感受,

甚至忽視自己的需求,不好好對自己——

飯,晚點再喫沒關係;

放鬆,最近工作忙先不了;

朋友邀約,總歸還有再見面的機會;

回家,沒賺到錢不好意思回;

如此種種,全是因爲.....

因爲你沒辦法接受心中的,

不完美小孩。

所以你總是像根弦一樣緊繃,總認爲自己:

還不夠努力、還不夠完美,

還不值得被愛。

以前我認爲愛是有條件的,總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直到我遇到讓發自內心去愛、不求回報之人,才發現完美根本不是被愛的條件。

被愛,是因爲你的獨一無二,

是看到你的香又聞到你的臭,仍然愛你。

當不再祈求小貓爲我的要求負責,我也就放過了設限的自我。

“我總是期待自己成爲可靠的父親,但有時又羨慕能獲得無條件支持的女兒,因爲那是我未曾擁有過的美好回憶。”

這是23年我爲《火山的女兒》寫下的評語。

現在,我不再羨慕他人,因爲我心中的女兒已經長大了。

我也將像對待自己孩子一般去愛自己,感受自己的情緒,尊重自己的想法。

我不再逼迫自己委屈去成全他人。

手機版發售後,我又下回了遊戲,

因爲我想讓女兒隨時見證我未來的高光時刻。

看到了嗎?

那個總在尋求解決之道的小孩,

他獨自一人走過了許多路,

已經可以給別人撐傘了。

我是鵲鵲,一個愛用獨特方式打開遊戲的網癮少女,關注我,新遊不迷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