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PCIe4.0與PCIe3.0在實際使用時,對設備性能有多大提升?

一個比較殘酷的事實是,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PCIe4.0 SSD相對於PCie3.0 SSD雖然在紙面跑分上有較大的領先,但是在實際使用體驗方面,基本沒多少提升。

雖然如此,還是建議在選擇SSD時,優先選擇PCIe4.0的型號。

一、PCIe4.0 SSD的性能,我們真的能充分利用嗎?

順序讀寫性能

別看PCIe4.0 SSD一個個的標稱讀寫性能都能達到7000MB/s,但是實際上來說,相較於Linux,WIndows的文件管理機制可以說是依託答辯,實際進行大容量數據拷貝時,極限速度也只有3GB-4GB/s,其中Win11還比Win10高一點。

可以說,甭管您是PCIe4.0 SSD還是高貴的PCIe5.0 SSD,在實際寫入數據時都會被這個上限卡住脖子,根本用不出區別。

而現在滿速PCIe3.0 SSD的順序讀寫極速也有3000MB/s以上,跟PCIe4.0 SSD差不了多少,在這方面來講拉不開太大差距。

隨機讀寫性能

衆所周知,4K小文件的隨機讀取性能是決定我們日常使用系統、打開程序是否流暢的關鍵。

但是細細思索下就能想到,我們平時安裝的系統、軟件、遊戲,只有在初次安裝的時候纔會寫入到SLC緩存中。在經歷一次電腦重啓後,SLC緩存會重新由空閒的TLC空間進行模擬,操作系統、軟件等都處於SLC緩存區域之外。

所以此時如果打開軟件或者遊戲,用到的是SLC緩存空間之外、TLC區域內的4K隨機讀取性能:

換句話說,SLC Cache只是對我們日常的剛剛寫入SSD的文件有讀取提速的作用,而對於使用頻率最高的軟件和遊戲,還是要靠SLC緩外4K隨機直讀的性能來決定流暢程度。

而像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或者TxBench等軟件進行測試時,會先在SSD中生成一個測試用的文件,然後在該文件中進行讀寫測試。在讀取測試過程中,這個剛剛生成的文件由於還處於SLC緩存中,4K隨機讀取性能會受到SLC緩存機制的加強:

這也是爲何我們都說旗艦級有緩SSD因爲有DRAM緩存、隨機讀寫能力要比無緩盤更強,但是在CrystalDiskMark等軟件中測不出差距的原因。

但是,這裏要加個但是,目前使用NAND閃存顆粒的SSD,在緩外4K隨機讀取性能方面並沒有太大區別,強如Solidigm P44 Pro,也不過只有67MB/s而已,PCIe3.0 SSD也有個2、30MB/s,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即使強如傲騰900P,4K隨機讀取速度高達360MB/s,但是實際用起來並沒有太過明顯的體驗提升:

遊戲載入速度

這方面PCEVA做過詳細測試,即使是SATA SSD,在遊戲載入時也比PCIe4.0 SSD慢不了一兩秒,真的無所謂的。

二、怎樣才能充分利用PCIe4.0 SSD的性能?

首先要說明的是,不是本末倒置,而是這些例子中的使用場景中,相比普通用戶可以更加利用PCIe4.0 SSD的性能優勢而已。

大量高負載數據轉移,或者高併發讀寫

比如經常有幾百T的數據需要來回拷貝折騰的,就建議優先選擇PCIe4.0 SSD了,能提高一些效率就提高一些。

當然這種情況就建議使用企業級PCIe4.0 SSD了,沒有模擬SLC緩存機制也不虞有寫入降速的問題。操作系統麼,當然也肯定換成Linux之類,是真的能發揮六七千兆的讀寫速度的。

三、爲何還是建議普通用戶優先入手PCIe4.0 SSD?

雖然PCIe4.0 SSD相比PCIe3.0 SSD在實際體驗上提升不太大,但是還是建議選購的時候優先考慮前者。

畢竟,目前PCie3.0和4.0 SSD的價格差距並不大,PCIe4.0的SSD總歸是有性能提升的,在性價比方面並不喫虧。

此外,由於PCIe4.0 SSD推出的時間較晚,市場佔有率也更大,各廠商也會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新產品的身上,新的顆粒、新的技術都會優先用上。同時,如果想要選擇4T或者更大容量的SSD,目前在消費級市場還真的只有PCIe4.0 SSD可以選擇了。

不過SSD跟機械硬盤一樣有個特點,隨着容量越大,單位容量的售價也越低。像我前幾天沒忍住買了一條雷克沙的ARES 4T,京東自營渠道原價也才1099而已,合計1G的價格才2毛6分,要比小容量的版本實惠多了。

這塊硬盤我上個月買的時候是1049元,不過現在配合合理湊單和用券之後價格能壓到900多元,作爲僅次於致態的存儲大廠之一,這個價位已經很有誠意了。

另外冒着損失保修的風險給大家揭開散熱貼紙看看顆粒,有江波龍自封的LOGO,可以完全放心了。畢竟雷克沙是江波龍自家旗下的牌子,好顆粒先給自己用,沒毛病。

等過兩天騰出手來準備給它做個測評,看看性能表現和海康的C4000 4T到底誰更強點。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