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含任何商业推广,仅做个人体验分享。
就在刚刚过去的6.26,小米还未开完新品发布会,我便第一时间入手了最新发布的小米AI眼镜。
从入手开箱到配镜到佩戴,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本文将从外观、佩戴体验、拍照视频、AI功能以及续航充电这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文章仅为个人体验观点,实际效果因人而异。
开箱
首先是眼镜的开箱,个人入手的为标准黑色版本(电致变色虽然为此眼镜一大亮点,但本人需配近视镜片,而小米之家店员给出的答复是变色版本不能配镜)。
产品的开箱内容很简单:眼镜本体、眼镜盒、快速上手指导卡片、说明书、眼镜布以及Type-C充电线。
外观
眼镜的外观设计为粗框设计,从正面到镜腿整体都偏粗,同时眼镜的两侧都印有XIAOMI的LOGO。
外观设计还可以接受,有点类似墨镜的外观,在不了解的人第一眼看到确实可能会认为这是个墨镜)。就我个人一周的佩戴下来感觉旁人的视线率还是挺高的,毕竟一眼可以看出来不是普通的眼镜,同时两侧印有小米logo。
同时,这个眼镜还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游戏角色,那就是:
卡酷一!萨斯噶周可儿!
佩戴体验
聊完了开箱与外观设计,再来聊聊佩戴体验。首先说说个人感受:可以做到无感佩戴。
眼镜重量数据是:
裸机不带镜片为40g(实际大概39点多)
带官方原装镜片为44g
个人配好近视镜片后为50g(本人普通眼镜重量为20g)
小米AI眼镜的数据大概比meta rayban轻了5到6g的样子。个人在一周的真实佩戴体验里,有时候确实会忘了自己正在带小米AI眼镜。
如果镜片较重感觉到压耳朵的话,可以买眼镜腿缠绕带给镜腿缠上,可以很有效减轻压耳朵的问题。
眼镜腿缠绕带
功能体验
接着就是本产品的重点:拍照视频以及AI功能。
拍摄
首先是拍照以及录像方面,眼镜的拍照参数如快门、感光度等参数不能进行手动调整。而官方给出的参数如下:
拍照分辨率4032×3024
视频分辨率2K 30fps
个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拍照与录像操作后,感觉并没有官方给出的参数那么好(当然,眼镜摄像头的CMOS就那么大,当做运动相机差不多了)。具体放几张图自行感受下:
室内场景
户外场景
小米之家拍摄效果
视频通话方面,经过个人测试(QQ、微信),效果不如眼镜的录像水平。
希望官方在后续的更新中可以开放眼镜的参数设置。
AI功能与音质
接着讲讲眼镜的AI功能与听音效果。
首先是眼镜的AI功能,根据我目前的测试,可以使用的有:录音、同声传译、卡路里记录、抓取眼前景象以及一些简单的小爱问题回答(如询问天气,问问题等)。而发布会上的扫码支付功能还未开放,根据官方公告,应该是九月份才更新。
个人认为还不错的功能就是同声传译,他可以实时的讲外语翻译成中文然后在眼镜里播放声音,同时也会有文字记录。至于卡路里记录以及其他小爱功能,还十分鸡肋,因为不准确以及很多问题都还处理不了(人工智障了属于是)。
再就是耳机的音质以及漏音问题。眼镜的耳机采用了上下双开放式扬声器的设计,经过测试,音质够听,同时音量只要保持在二分之一以下,旁人就可以听不清你眼镜的声音。如果你实在不放心,还可以开启隐私模式,来进一步降低中频音量。
续航充电
最后就是大部分用户都关心的续航与充电问题。
个人经过测试,数据大概如下:
早上八点佩戴至下午五点,期间有使用耳机的拍摄与音频功能,剩余百分之二十电量。
半小时左右即可从百分之二十充至满电。
不得不说,这款眼镜在续航与充电上还是不错的,日常使用上完全没有问题。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眼镜充电线头,小米进行了弯曲设计,便于边冲边用。
充电线头设计
总结
小米AI眼镜仍有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超级小爱与拍摄参数等等,虽然体验尚可,但我并不推荐购买。作为初代机同时没有光波导的眼镜,个人认为可以等待后续二代三代产品的迭代升级再入手,或者等待光波导类型的AR眼镜发展成熟直接考虑入手带光波导的AR眼镜。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