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含任何商業推廣,僅做個人體驗分享。
就在剛剛過去的6.26,小米還未開完新品發佈會,我便第一時間入手了最新發布的小米AI眼鏡。
從入手開箱到配鏡到佩戴,已經過去了一週的時間,本文將從外觀、佩戴體驗、拍照視頻、AI功能以及續航充電這幾個方面進行分享。
文章僅爲個人體驗觀點,實際效果因人而異。
開箱
首先是眼鏡的開箱,個人入手的爲標準黑色版本(電致變色雖然爲此眼鏡一大亮點,但本人需配近視鏡片,而小米之家店員給出的答覆是變色版本不能配鏡)。
產品的開箱內容很簡單:眼鏡本體、眼鏡盒、快速上手指導卡片、說明書、眼鏡布以及Type-C充電線。
外觀
眼鏡的外觀設計爲粗框設計,從正面到鏡腿整體都偏粗,同時眼鏡的兩側都印有XIAOMI的LOGO。
外觀設計還可以接受,有點類似墨鏡的外觀,在不瞭解的人第一眼看到確實可能會認爲這是個墨鏡)。就我個人一週的佩戴下來感覺旁人的視線率還是挺高的,畢竟一眼可以看出來不是普通的眼鏡,同時兩側印有小米logo。
同時,這個眼鏡還讓我聯想到了一個遊戲角色,那就是:
卡酷一!薩斯噶周可兒!
佩戴體驗
聊完了開箱與外觀設計,再來聊聊佩戴體驗。首先說說個人感受:可以做到無感佩戴。
眼鏡重量數據是:
裸機不帶鏡片爲40g(實際大概39點多)
帶官方原裝鏡片爲44g
個人配好近視鏡片後爲50g(本人普通眼鏡重量爲20g)
小米AI眼鏡的數據大概比meta rayban輕了5到6g的樣子。個人在一週的真實佩戴體驗裏,有時候確實會忘了自己正在帶小米AI眼鏡。
如果鏡片較重感覺到壓耳朵的話,可以買眼鏡腿纏繞帶給鏡腿纏上,可以很有效減輕壓耳朵的問題。
眼鏡腿纏繞帶
功能體驗
接着就是本產品的重點:拍照視頻以及AI功能。
拍攝
首先是拍照以及錄像方面,眼鏡的拍照參數如快門、感光度等參數不能進行手動調整。而官方給出的參數如下:
拍照分辨率4032×3024
視頻分辨率2K 30fps
個人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拍照與錄像操作後,感覺並沒有官方給出的參數那麼好(當然,眼鏡攝像頭的CMOS就那麼大,當做運動相機差不多了)。具體放幾張圖自行感受下:
室內場景
戶外場景
小米之家拍攝效果
視頻通話方面,經過個人測試(QQ、微信),效果不如眼鏡的錄像水平。
希望官方在後續的更新中可以開放眼鏡的參數設置。
AI功能與音質
接着講講眼鏡的AI功能與聽音效果。
首先是眼鏡的AI功能,根據我目前的測試,可以使用的有:錄音、同聲傳譯、卡路里記錄、抓取眼前景象以及一些簡單的小愛問題回答(如詢問天氣,問問題等)。而發佈會上的掃碼支付功能還未開放,根據官方公告,應該是九月份才更新。
個人認爲還不錯的功能就是同聲傳譯,他可以實時的講外語翻譯成中文然後在眼鏡裏播放聲音,同時也會有文字記錄。至於卡路里記錄以及其他小愛功能,還十分雞肋,因爲不準確以及很多問題都還處理不了(人工智障了屬於是)。
再就是耳機的音質以及漏音問題。眼鏡的耳機採用了上下雙開放式揚聲器的設計,經過測試,音質夠聽,同時音量只要保持在二分之一以下,旁人就可以聽不清你眼鏡的聲音。如果你實在不放心,還可以開啓隱私模式,來進一步降低中頻音量。
續航充電
最後就是大部分用戶都關心的續航與充電問題。
個人經過測試,數據大概如下:
早上八點佩戴至下午五點,期間有使用耳機的拍攝與音頻功能,剩餘百分之二十電量。
半小時左右即可從百分之二十充至滿電。
不得不說,這款眼鏡在續航與充電上還是不錯的,日常使用上完全沒有問題。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眼鏡充電線頭,小米進行了彎曲設計,便於邊衝邊用。
充電線頭設計
總結
小米AI眼鏡仍有許多需要優化的地方,比如超級小愛與拍攝參數等等,雖然體驗尚可,但我並不推薦購買。作爲初代機同時沒有光波導的眼鏡,個人認爲可以等待後續二代三代產品的迭代升級再入手,或者等待光波導類型的AR眼鏡發展成熟直接考慮入手帶光波導的AR眼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