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書推薦第一彈
前四本書都是梁鴻的,後三本書是葛亮的。
這次試試水,推推口碑比較好的出版書。
1.中國在梁莊
17.2萬字
簡介:人民文學獎《中國在梁莊》精裝新版震撼亮相,在梁莊,望見望不見的故鄉,看到另一面的中國。《中國在梁莊》,經過五個月的調查採訪,還原了梁莊近四十年來的變遷史,記錄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他們面對的現實困境:比如農村留守兒童的無望,農民養老、教育、醫療的缺失,農村自然環境的破壞,農村家庭的裂變,農民"性福"的危機……記錄了中國的轉型之痛、鄉村之傷。
2.出梁莊記
22.3萬字
簡介:非虛構文學的經典代表作,此次精裝新版進行了全面修訂,增加新序《給父親》及別冊《梁莊》。從梁莊出發,探訪細節深處的中國。《出梁莊記》是作家梁鴻繼《中國在梁莊》之後集中書寫離開梁莊去外地打工的父老鄉親生存狀態的非虛構作品。此書由梁鴻探訪10餘座省市、400餘位打工者,以200萬字圖文資料整理撰寫而成,是"梁莊"範本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最細節的觀察。
3.梁莊十年
12.5萬字
簡介:2010年,《中國在梁莊》首次出版,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下的中國村莊的變遷。十年之後,作者梁鴻再次回到故鄉,重訪當年的書中記述的人和事。十年當中,一切都在發生改變,又似乎全無變化:一些人永遠離開了這裏,一些在外漂泊的人重返此地,村莊的面貌、河流和土地都與從前不同。而人事變幻之中,梁莊和梁莊人所透露出的生機和活力卻不減當年。此次迴歸,梁鴻用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家鄉,以細膩的描寫和敏銳的洞察,將梁莊的人們再次帶回我們的視野,並藉由對他們生活的追溯,描摹出一個普通村莊綿長而有力的生命線﹣﹣這生命線既屬於那些"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人們,也屬於身處同一股時代洪流的人們。
4.四象
12.4萬字
簡介:《出梁莊記》《中國在梁莊》作者梁鴻長篇小說。基督長老,留洋武官, IT 精英,熟知所有植物的女孩……四個人物,四種面貌,他們生平經歷密切交織,串聯起一個村莊漫長而曲折的故事。他們攜帶梁莊的祕密而來,迫切熱烈激情跌宕,他們通曉人類的智慧與全部渴望,願景在梁莊的現實建立起一個理想國,不料分歧早已悄然埋下……活着與死去,地上與地下,歷史與現在……他們仍然是我們的一部分,他們的故事還在延續。
接下來三本書是葛亮的,這個作者家世淵源深厚,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搜索一下看看,他那個親人世家關係真的絕了。5.北鳶
31.3萬字
簡介: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再謙卑的骨頭裏也流淌着江河,工筆再現民國"清明上河圖"。陳思和、王德威、聶華苓、孫鬱、黃子平、王安憶、李歐梵、畢飛宇、蘇童、嚴歌苓、海內外名家聯袂。小說起筆於民國商賈世家子弟盧文笙的成長,收束於上世紀中葉。將波詭雲譎的民國動盪史寄予兩個家族的命運沉浮,書寫中國最爲豐盛起伏的斷代。人生一線,恰似風箏。命運漂浮無着,人亦應有自己的主心骨。政客、軍閥、寓公、文人、商人、伶人,書中上百位經典人物,進退於滄桑。羣落交織,渾然磅礴。
6.朱雀
31.3萬字
簡介:六朝煙水,盛世流離。他來自異邦,因爲她,無盡的陌生打開了缺口。她遊走民間,揹負家族宿命,默然成長。他們的身後,是人性的地圖,觸碰間彼此溫暖與傷害。滋生交錯,豐盛爲城市的聲音。
故事回到一九二三年,女孩葉毓芝隨着父親來到南京繼承祖業。一九三六年,亭亭玉立的毓芝與日本人芥川熱戀,在戰爭前夕生下一個女嬰。毓芝在南京大屠殺中慘死,她的女兒輾轉由妓女程雲和收養,取名程憶楚。時間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憶楚已經是大學生,愛上馬來西亞僑生陸一緯。然而好事多磨,一緯被劃爲右目錄發送北大荒。"文化大革命"爆發,程家無從倖免,雲和自殺,憶楚下嫁給強暴一個工人。"文革"結束,憶楚守了寡,舊情人陸一緯卻又不期然的出現…...
7.問米
10.6萬字
簡介:《問米》甄選了近年來葛亮創作的7篇具有懸疑感的中短篇代表作。在悲憫的民間敘事中,是人生的風姿百態,也是命運的橫強與無常。娓娓道來之下,總能看到些許平庸又熟悉的樣子,他們面目模糊、泯然衆人,卻被巨大的祕密裹挾着,在下一秒墮入深淵。自認聰明的,以破釜沉舟的信念,步入迷障。更多的人則在觀望,終於亦步亦趨。他們是旅居越南的通靈師,是隔壁的奇怪鄰居,是擦肩而過的路人,是我,也是你。面前是一片浩浩湯湯,自時代的跌宕,自歷史深處的幽暗,或自個人的痛快與無涯蒼茫。彼岸處,剎那間似有一兩點星火。不明亮,但足夠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