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首發】拳打客製化腳踢老牌廠商 地表最強量產鍵盤?-INFI75

省流:599 旋鈕+全綵屏幕 75%

這兩天各省高考分數也都相繼出來了,在這裏先提前祝大家都能報考一個心儀的學校。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各位準大學生想必也都已經買好了電腦,但是外設可能還是摸不着頭腦,並且前幾天剛好是618,錯過了一個購買外設的好時機。那麼有沒有現在還值得購買的外設呢?還真有,因爲各種問題呢沒有參加618,也就是說即使現在買也不會出現購買價格偏高的問題,也就是——infi75。

可能這個牌子聽過的還是少數,不過要說他的前身很多人就瞭解了,沒錯,就是之前做出過塑料機械鍵盤第一的CL98的廠商——CLICK LAB,而這個產品的後續想必也都聽說了,來到VGN手裏後成了S99又賣斷貨了。而作爲“CLICK LAB”的產品,當然各方面也是都拉滿的,尤其這款產品還有一個基本目前量產機械鍵盤中幾乎沒有的設計,使整體手感以及聲音方面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提升。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看:

開箱:

外包裝

外包裝就是一個很簡潔的藍色天地蓋盒子,上面能看到infiverse的品牌LOGO以及產品型號,右上角應該是官方網站,但我嘗試登錄的時候居然沒登上去。可能後續可以從官網上面下載固件以及驅動吧。

配件:

  • 拔軸拔鍵器二合一*1;
  • 數據線*1;
  • 說明書*1;
  • 防塵罩*1;
  • 增補鍵帽*n。

配件

從這個配件來看我覺得是符合我對他“頂尖”鍵盤的評價,即使在不是主要影響因素的配件中也下足了功夫,數據線以及拔軸器都採用了和鍵盤相同的顏色,雖然說可能不是很重要,但infi還是給了,這就叫細節。

增補鍵帽

鍵帽則是給了一個小全套的增補,方便想把這套鍵帽換到其他配列的鍵盤上時出現鍵數不夠或者是高度不對等等情況。

防塵罩沒啥說的,不過這個防塵罩給我的感覺很厚實,重量相對比我手上別的防塵罩來說重了一些。

鍵盤本體:

INFI75採用的是75%配列,但不是很標準的75%,可以看到右下角原先應該是功能鍵的區域做出了一塊屏幕,這個屏幕後面再說,其他則沒太大改變,該有的都有。

和大多數75%鍵盤一樣,INFI75右上角增加了一個旋鈕,不過不同於他們的是,INFI75的這個旋鈕並非正常高度,而是砍了一半高度的半高旋鈕,同時旋鈕也是單獨開模定製,底部採用高透材質,可以映出旋鈕底部的燈光,頂部周圍是金屬材質同時帶有紋理,實際觸感還是很不錯的。頂部則是採用的比較光滑的材質,還是比較容易刮花的,算是一個缺點。

底部還有一顆燈珠,可以通過快捷鍵更改燈光顏色

往下看就是功能鍵區域的位置,可以看到爲了保證鍵盤的緊湊性這裏並沒有做分隔處理,在盲打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誤觸,同時因爲下方加了個屏幕的關係這裏僅能放下兩顆功能鍵,沒有del鍵應該還是會有人比較不習慣的,不過好在可以通過驅動改鍵,增補按鍵中也有del鍵可以替換。

屏幕旁邊這一圈是做了一個玫瑰金顏色的金屬邊框,右側可以看到有INFIVERSE的LOGO設計。屏幕採用的是比較常見的那一套,看過我上一篇測評文章的應該會很熟悉這個屏幕。不過由橫屏轉爲豎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一些新鮮感的。

老樣子開機顯示時間、電量、以及連接方式,但是由於這把鍵盤沒有指示燈存在,所以連接方式什麼的都要看這塊屏幕來了解。

方向鍵沒有做下沉處理,個人覺得是比下沉好看一些的,不過主要還是得看個人主觀審美。非下沉也有一定壞處,比如按右shift或者其他按鍵的時候有概率會誤觸。

空格右側的按鍵由3顆變爲了2顆,刪除了一顆CTRL鍵,強需可以用驅動更改按鍵。

F區還是標準的空隙,因爲沒有多加功能鍵以及指示燈存在所以看着還是比較舒服的。

側面可以看到整把鍵盤的高度還是比較高的,有條件還是建議搭配手託使用獲得更好的體驗。 中間能看到上下蓋之間有個分層,內部有個金屬中框,過會兒再說,在外面看就是增加了一些顏值,當然也不可避免增加了一些高度。

接收器收納倉放到了鍵盤右側位置,日常使用基本不是貼着桌面看還是不容易看到的。不過由於沒有設計磁吸設計外面增加了一個套來防止掉落,首發版本還存在不容易打開的情況,不過幾個月過去了這個問題也已經改了。

ps:接收器提一句,也是比較用心的,設計成了和鍵盤同樣的顏色。

數據線插口以及開關都放到了頂部,左邊是win/mac切換開關以及三模連接切換開關,不過沒有給標識提示,初上手稍微認識一下倒也沒什麼影響。數據線插口放到了最右側,旁邊有一行燈帶,鍵盤處於正在使用的狀態的時候會亮起來(似乎感覺沒太大用?)

背面能看到一大塊背板,對於大多數量產鍵盤沒有設計的背面來說算得上降維打擊,正中間是INFI的LOGO,斜上方能看到INFI的品牌名字,LOGO設計以及字體樣式絕對稱不上難看。不過由於結構設計,INFI75並沒能夠加裝雙段腳撐,不過防滑腳貼還是配備齊全的。

鍵帽:

目前三套成品搭載的鍵帽均爲二色鍵帽,因爲其他兩套成品版本的鍵帽我沒有這裏就不多說,僅講解本次拿到的芭比粉版本。

鍵帽採用了目前量產鍵盤上常見的雙色注塑工藝,優點在於壽命高,字符不易脫落或磨損。不過相較於熱昇華工藝來說字符樣式要少一些,圖案也比較固定。

材質則爲PBT,相較於ABS來說抗磨性以及抗打油性大大提高,在出色的校準下,顏色還原度相較於ABS也並沒有遜色很多。

鍵帽顏色採用了三拼色的設計,大部分鍵位均採用的是淡粉色作爲底色,顏色可以參考鍵盤套件的顏色,字符則是採用比較深的暗紅色,部分鍵位使用粉色作爲底色,同樣以深紅色作爲字符顏色。部分特殊鍵位例如esc以及回車和方向鍵,則是採用前文所說的暗紅色,字符則爲白色。

這套鍵帽值得細說的可能就數增補了,不同於別家要麼不給增補,要麼給幾顆替換按鍵,INFI75大方的將剩餘的幾十顆鍵帽全給了,大致擺了一下奧,小全套是完全沒問題的,至少也能兼容絕大多數熱門配列。

軸體:

軸體採用的是和TTC聯合定製的TTC西子軸,目前也僅有INFI75獨佔。

關於這款軸體的名字我想應該都不會陌生,取自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後被人稱爲”西子“,故取名爲”西子軸“。顏色搭配自然也是參考了西施,軸芯採用了荷葉顏色的青色,外殼則是採用荷花的粉,組合起來就形成了西子軸。

材料方面,採用的是目前鍵圈主流方案全POM材質,不過不同的是將軸芯更換爲了POK,僅保留外殼使用POM,一方面增加了軸芯的順滑度,一方面也保留了POM的特性-自潤滑。

手感其實跟常規的線性手感差不多,42gf的觸發壓力以及50gf的觸底壓力,算得上是一個常規壓力的線性軸。觸發行程相對紅軸來說也沒縮減很多,可能唯一有區別的就是總行程,相較於常規的4.0mm縮減了0.4mm,不過正是由於這加長了軸芯,整體的聲音還是比較ok的,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INFI75的結構優勢。

拆解:

整把鍵盤基本全部由螺絲固定,拆的時候不用拆卡扣。(螺絲是真的多)

結構:

  • 上蓋(屏幕及旋鈕);
  • PC霧透定位板;
  • 單鍵開槽PCB(下燈位);
  • 金屬中框;
  • 金屬底板;
  • 電池;
  • 底殼;
  • 底部裝飾。

旋鈕以及屏幕都是通過排線連接到pcb,所以單獨按壓旋鈕的時候也不會出現下沉,拆開可以看到旋鈕的小板是單獨使用螺絲固定到了上蓋的,所以按壓手感也是十分硬朗。

定位板採用的是PC材質的定位板,並沒有採用單鍵開槽的配置,雖說如此但軟彈程度以及手感聲音也都是做到了不錯的水平。衛星軸採用的是鋼板衛星軸,整體素質還是比較可以,和定位板之間卡的很死,我這把僅有退格鍵有些許雜音。

空格處還塞了橡膠條 好評

PCB採用了單鍵開槽,在手感以及聲音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自然不用多說,同時ttc軸座以及下燈位的加持也給整體的逼格拉高了一個檔次。

再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金屬中框了,這個中框採用的是鋁合金的材質,通過螺絲固定到了上蓋上,同時也固定了內膽,防止使用的時候出現移位;一方面也起到支撐墊片的作用,防止底殼形變影響手感;最後我覺得是將整體拉高從而使內部空間更充足,可以添加更多結構以提升手感及聲音。

下面就是一個厚達2mm的鋁合金底板,和中框採用了同樣的顏色,顏值還是不錯的。這個底板的加成我個人覺得有兩點:

  • 通過鋁合金材質的特性來降低敲擊鍵盤時產生外殼共振,從而消除雜音以確保更優質的敲擊手感以及聲音;
  • 通過隔絕底殼不規則的空間來保證鍵盤整體敲擊手感一致。

現在預算稍微充足一些的客製化玩家都選擇了買鋁坨坨鍵盤,不僅僅是因爲更優秀的外殼質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爲敲擊手感以及聲音的加成,而INFI75雖說保持了外殼爲塑料材質,但卻在內膽上用了不少金屬結構,從而保證了其優秀的敲擊手感及聲音。後續INFI也說有大量DLC計劃,可以期待全鋁版本的INFI75面世。

電池被放到裏邊看不到容量,不過據可靠消息是3750mah大小,不算很大的電池但也夠用。

背板也是通過螺絲固定到底殼,type-c插口以及各種開關也是固定在這上面,開關有一些晃動能自己搞定的可以嘗試自己改一下。這塊背板只有中間一大片是塑料,邊框以及最中間的LOGO都是金屬材質,並且做了高光處理,也就是客製化常見的陽極氧化,質感拿捏的很到位。

填充:

  • PORON夾心棉;
  • IXPE軸下墊;
  • PET聲優墊;
  • PORON底棉。

除了常規的PORON三件套,INFI75還創新性的在軸下墊之下加入了一個全新的結構,也就是聲優墊,這個可能在字裏行間不能很明顯的感覺出來,但是如果親自上手體驗一下,就知道這個聲優墊帶來的提升。如今很多廠商也跟着加入了聲優墊,也是因爲有INFI在前並取得了很不錯的反饋。

依次爲:夾心棉 聲優墊 軸下墊 底棉

PORON棉這個我想可能很多人也用不出來,但還是要提一句,據老闆本人所說是採用美國羅傑斯的PORON棉而非國產或是井上PORON,差別就是羅傑斯的棉回彈會比較慢,從而給GAS這個結構帶來更優質的體驗。

底棉其實我覺得叫軸座棉會更適合,因爲這塊棉對軸座位置都進行了開槽,更好的減少了PCB以及底殼之間的空隙,所造成的雜音空腔音會更少。

使用感受:

個人對這把鍵盤還是比較滿意的,極其舒適的輸入體驗以及旋鈕+屏幕的豪華配置,放在哪一把鍵盤上都是很香的。鋁合金的內配不說同價位,即使是千元級量產鍵盤也是極爲少見(好像沒有?)。不過沒有一把鍵盤能讓所有人滿意,就比如喜歡全配列的不喜歡80%及以下沒有數字鍵盤的配列,INFI75由於使用了屏幕+旋鈕不得不閹割了部分功能按鍵,算是遺憾。

對於目前鍵盤市場都在卷價格以及表面參數的時候,我認爲INFI75這種創新絕對算得上一股清流,可能你要說性價比,那確實不如目前這幾款卷王,但是在輸入體驗上絕對是可以薄紗的。

#618硬件外設#盒友日常#數碼硬件#數碼外設#數碼大佬幫幫忙#機械鍵盤#鍵盤推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