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 2023 年 618 機械鍵盤入門指南及選購推薦,幫助大家在 618 選購機械鍵盤過程中從入門到精通,同時包含櫻桃、羅技、雷蛇、ROG、VGN、京造、達爾優、RK、珂芝等品牌的 618 性價比鍵盤推薦,方便大家找到最佳的 618 機械鍵盤之選。
本文分爲入門指南和選購推薦兩部分,如果是鍵盤小白或退坑多年的鍵盤發燒友強烈建議先閱讀前半部分好了解現今機械鍵盤的方方面面,如果是對機械鍵盤比較熟悉的朋友那可以直接下滑至後半部分看看當下有哪些主流鍵盤值得入手。如果時間緊迫或看後眼花繚亂仍不知道該怎麼選也沒關係,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按“預算+需要/不需要小鍵盤”的格式留言,本人看到後會都會回覆。
目錄
1. 機械鍵盤入門
1.1 機械軸體
1.2 鍵帽
1.3 結構
1.4 消音填充
1.5 連接模式
1.6 配列
2. 機械鍵盤推薦
1. 機械鍵盤入門
1.1 機械軸體
在機械鍵盤中,每個按鍵都是由一顆顆獨立的機械軸體組成,對鍵盤手感、聲音、壽命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堪稱機械鍵盤的靈魂,因此考量鍵盤的首要因素必定是軸體是否合適自己。
目前機械軸體根據手感設計大致上可分爲線性軸、有聲段落軸、無聲段落軸、提前段落軸四大類:
線性軸:手感直上直下、一觸到底,聲音只有觸底音和回彈音,是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一類軸體,傳統的紅軸、黑軸,近年流行的金粉軸、快銀軸、冰淇淋軸等等,都同屬線性軸,各軸體只是在鍵程、壓力克數、回彈性能、軸心穩定性等更深層的設計上不一樣;
經典線性軸——cherry 紅軸
有聲段落軸:手感爲按壓過程中會產生一次較爲強烈的段落反饋(又被不少朋友稱爲機械感),並會伴隨 Click 聲,聲音響亮爽脆,這也造成了許多鍵盤小白對機械鍵盤的刻板印象,誤以爲所有機械鍵盤都是如此,素不知有聲段落軸不過是機械鍵盤軸體中的一類而已;
經典有聲段落軸——cherry 青軸
無聲段落軸:手感爲按壓過程中會產生一次較弱的段落反饋,也不會伴隨 Click 聲,聲音則與線性軸差不多,不過由於手感調教難度較高近年上新的國產無聲段落軸屈指可數,市場上仍以 cherry 茶爲尊;
經典無聲段落軸——cherry 茶軸
提前段落軸:手感爲按壓初始就生產一大段的段落反饋,實際體驗與有聲段落軸和無聲段落軸完全不同,倒有幾分薄膜按鍵的味道,因此提前段落軸非常挑手,一般不推薦鍵盤小白嘗試。
除了軸體分類,還需要了解的是目前主流的軸體廠家以及分別有哪些軸體值得選擇。
德國 Cherry:現代機械軸體鼻祖,其門下的 cherry MX 軸至今已有 40 年的歷史,四大金剛——紅青茶黑是軸體手感設計的標杆,如今絕大部分國產軸也是由 cherry MX 軸而衍生。而相較目前的國產軸,cherry 軸的優勢在於久經歷史考驗的使用壽命,通常用 4~5 年甚至 7~8 年都不是問題,可靠性非普遍虛標的國產軸所能比擬。
TTC 正牌科電:國產御三家之一,做鼠標滾輪編碼器起家,其憑藉在 2021 年推出的手感優異的金粉軸和快銀軸而名聲大噪,一舉開創屬於金粉快銀的 TTC 時代,巔峯時期金粉軸和快銀軸佔據了 90% 以上的國產中高端鍵盤,時至今日金粉軸、快銀軸、烈焰紫軸乃至前不久推出的鋼鐵軸都依然是 T1 級別的手感水準。
佳達隆:國產御三家之一,做精密電子開關和傳感器起家,其機械軸體基本都是仿 cherry MX 軸設計,而最知名的莫過於平價的 G Pro 系列軸體,G 黃 Pro、G 銀 Pro 都是曾經的一元神軸,不過現今多以海外市場爲主,搭載佳達隆軸的國產鍵盤已經不多了。
凱華:國產御三家之一,精密電子開關和編碼器起家,其自研創新的 box 軸憑藉優秀的防水防塵性獨行江湖,獨特的扭簧模擬發聲 box 軸(box 白、極地狐軸、知夏軸等)更是被譽爲有聲段落軸的天花板,如今憑藉爆火的 VGN V98Pro 也讓冰淇淋系列軸體成爲了當下國產鍵盤的新寵,風頭一時無兩。
九紫:近 2 年新創立的軸體廠家,與 RK(京恆騰偉)關係密切,在 RK R87 的推波助瀾下高歌猛進,如今已成爲 RK 和珂芝鍵盤上的常客,較低的定製門檻也頗受客製化團長喜愛。
環諾:近 2 年新崛起的軸體廠家,知名的達爾優天空軸系列便是出自其之手,如今黑爵、紅龍、Kychron 等品牌也是環諾的深度合作伙伴。
此外,既然聊機械軸體那熱插拔就不得不提了,傳統機械鍵盤的軸體都是直接焊接在 PCB 上,除了極少部分動手能力強的朋友可能會使用烙鐵等工具進行拆卸換軸,否則絕大部分朋友都是一把鍵盤一種軸體一用到底。
熱插拔指的是 PCB 提供有軸座供軸體安插而非焊接固定,可以使用拔軸器直接拔出軸體,再把其他軸體對準軸座孔後安插即可,大大降低了換軸的難度,能夠讓鍵盤小白也可以輕鬆在一把鍵盤上體驗到多種軸體。目前熱插拔也已經成爲了國產鍵盤的標配,對喜歡玩軸換軸的朋友非常友好。
1.2 鍵帽
如果說軸體是機械鍵盤的靈魂,那鍵帽就是機械鍵盤的皮膚,其決定了按鍵的觸感和鍵盤的整體顏值。
當下常見的鍵帽材質有 ABS 和 PBT,ABS 觸感更親膚細膩,但由於硬度較低非常容易打油(即鍵帽表面變得光滑油亮),PBT 硬度較高觸感更粗糙,抗打油性更強,因此個人一般更建議優先選擇 PBT 鍵帽。
打油後的 ABS 鍵帽
不過不同印刷工藝選用的 PBT 鍵帽的 PBT 含量不太一樣,目前常見的印刷工藝有二色注塑和熱昇華。二色注塑爲兩種不同顏色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通過色差凸顯字符,但由於 PBT 熔點較高需要摻雜一定其他材質提升流動性,因此二色注塑 PBT 鍵帽的 PBT 含量一般只有 45%~55%。
熱昇華爲加熱把轉印紙上的油墨滲透到鍵帽上,即印刷內容均源於轉印紙,由於是先注塑再印刷,爲了防止熱昇華過程中高溫導致鍵帽變形,鍵帽不能摻雜過多其他材質,因此熱昇華 PBT 鍵帽的 PBT 含量通常達到 80% 以上。
可見,如果看重鍵帽的抗打油性、不想用幾個月就打油,那認準熱昇華 PBT 鍵帽即可,是熱昇華還是二色注塑在鍵盤的商品詳情頁通常都會標註。
1.3 結構
機械鍵盤一般由外殼、內膽、軸體、鍵帽、消音填充五部分組成,其中定位板、PCB 等屬於內膽,而鍵盤結構指的是內膽與外殼的固定方式。
在 2021 年前,量產鍵盤均採用的是船殼結構,其是使用螺絲把內膽自上而下多點固定於底殼,具備剛性強、組裝簡單等優點,因此一直深受廠家青睞,但存在共振、按鍵聲音一致性差等問題。
而隨着 2021 年末 Keychron Q1、黑爵 AC081、達爾優 A98 等 Gasket 鍵盤的上市,拉開了近兩年 Gasket 浪潮的宏大序幕,時至今日 Gasket 結構佔據了 80% 以上的國產鍵盤。Gasket 直譯爲墊片,顧名思義,Gasket 結構是外殼通過棉條、硅膠等墊片夾住內膽實現固定,即內膽與外殼之間不存在任何剛性接觸。
由於內膽與外殼的連接點均位於四周,底面對內膽沒有任何支撐,因此 Gasket 結構在垂直方向擁有一定的緩震性能,使得手感更柔和更軟彈,還能抑制一定的結構共振,達到更好的聲音表現。不過凡事有利有弊,Gasket 結構會讓手感一致性變差,中心區域和四周區域會有一定的的手感差異。
其實不同 Gasket 鍵盤的 Gasket 調教有所區別,絕大部分量產鍵盤爲了可靠性的考量會採用偏硬朗風格的 Gasket 設計,內膽幾乎沒有多少下沉量,PCB 也不會採用開槽設計,這種調教在兼顧緩震的同時能讓手感相對更紮實,無論是辦公黨還是遊戲黨都能滿足;而近期部分量產鍵盤爲了追求更極致的手感和更優秀的聲音而採用客製化中一些激進的設計理念(例如單鍵開槽 PCB、板簧 Gasket 等),雖然這種調教能讓手感更軟彈、聲音更符合“HIFI”標準,但不夠紮實的手感反饋可能會讓部分朋友感到過分軟彈甚至會有卸力感,也經不住暴力捶砸,因此個人認爲這類 Gasket 鍵盤更適合用於日常辦公打字或輕娛樂,不太適合遊戲玩家使用。
單鍵開槽 PCB
1.4 消音填充
傳統機械鍵盤的內膽與底殼之間、定位板與 PCB 之間、軸體與 PCB 之間都存在一定的空隙,當按鍵觸底時發出的聲音會透過軸體在這些空隙中多次反射形成一定的空腔音,由於在時下的音視頻時代打字音被前所未有地重視,因此較爲不討喜的空腔音被空前針對,消除空腔音已然成爲了無數鍵盤發燒友乃至鍵盤廠家的共識,而消除空腔音的方法就是在這些空隙中做填充,實際上,消音填充從興起到如今的全面普及也不過短短 3 年。
消音填充根據位置不同分爲夾心墊、軸下墊、軸座墊、底墊四部分,其中夾心墊、軸座墊、底墊的主要作用爲消除空腔音,畢竟這些空隙佔比最高,而軸下墊的主要作用爲改變音色,因爲軸下墊是打字音透過軸體後接觸的第一層填充,有無軸下墊往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此外,不同的填充對音色也有一定影響,常見填充材質有硅膠、poron 棉、EVA 棉、ixpe 棉等等,目前公認最優秀的填充方案爲 poron 夾心棉+ixpe 軸下墊+poron 軸座棉+硅膠底墊,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不但幾乎沒有空腔音,還能讓打字音更悶更乾淨,搭配聲優軸(以聲音爲首要設計因素的軸體的統稱)和不錯的結構設計很容易做出麻將音、石子音等時下流行的“HIFI”打字音。
1.5 連接模式
機械鍵盤的連接模式大致上有有線、藍牙、2.4G 三種,而支持多少種連接模式則可稱爲多少模鍵盤,例如只支持有線連接的可稱爲單模有線鍵盤,支持有線+藍牙或有線+2.4G 的可稱爲雙模無線鍵盤,三者都支持的可稱爲三模無線鍵盤。
有線模式下,鍵盤連接電腦即插即用,也不需考慮鍵盤的續航問題和連接穩定性問題,唯一缺點就是連接線多少會影響桌面的整潔度,因此不少鍵盤發燒友都喜歡使用比較昂貴的航插線,這樣桌面相對要美觀不少。
藍牙模式下,鍵盤需要與有藍牙模塊的設備(筆電、部分 PC、平板等)匹配後才能連接使用,由於藍牙具備低功耗、多設備匹配、連接穩定性較差等特點,因此通常多用於日常辦公,遊戲黨勸退。
2.4G 模式下,把接收器安插到電腦 USB 口後便可自動把鍵盤和電腦相連接,而 2.4G 又可細分爲普通 2.4G 和低延遲 2.4G,前者就是一些無線方案商的公版方案,雖然在低延遲和穩定性上優於藍牙,但離真正的電競級仍有一定差距,而低延遲 2.4G 指的是羅技、雷蛇、ROG、櫻桃等大廠自研的定製方案,其具備低延遲、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連接表現足以與有線連接媲美。
低延遲的羅技 LightSpeed
因此,如果鍵盤只用於辦公打字,那無論使用哪種連接模式都可以,無線情況下藍牙是比 2.4G 更優的選擇;如果鍵盤多用於打遊戲,那建議優先選擇有線模式或低延遲 2.4G 模式,普通 2.4G 屬於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藍牙就絕對不推薦了。
1.6 配列
在機械鍵盤中配列可以簡單理解爲按鍵的佈局,不同配列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個人習慣與否。
目前大家最熟知的非 104 配列(全配列)莫屬,F 區、功能鍵、數字鍵等一應俱全,從實用性考慮 104 配列確實是最爲全面。不過如今百元以上的 104 配列少之又少,近兩年新上市的 104 配列國產鍵盤寥寥無幾。
假如把 104 配列的數字小鍵盤砍掉就成了 87 配列(TKL 配列),這樣的鍵盤在兼顧 F 區和功能鍵的同時更小巧美觀,是許多不常用數字鍵的朋友最愛。
除了傳統的 104 配列和 87 配列,近兩年更流行的其實是 98 配列和 75 配列,這兩配列鍵盤目前已經佔據了 80% 以上的市場份額。
98 配列擁有比 104 配列更小的體積,部分功能鍵也得以保留,還比 87 配列多了數字小鍵盤,這種突破常規的配列自 2020 年腹靈 FL980 上市後愈發受到追捧,現已幾乎取代了各國產品牌非百元 104 配列鍵盤的產品線。不過由於大 L 手持 98 配列的外觀專利,因此國產的 98 配列鍵盤都會在一些細節設計上進行微調。
如果說 98 配列搶佔了 104 配列的份額,那同樣沒有數字小鍵盤的 75 配列則搶佔了 87 配列的份額,75 配列比 87 配列更爲緊湊小巧,而且加入旋鈕等設計會比 87 配列更美觀協調,因此 75 配列從去年開始愈發流行,今年更是 75 配列鍵盤井噴的一年,新上市的 75 配列鍵盤就有十餘款之多。
至於 61 配列、68 配列、84 配列、100 配列等相對來說就小衆很多,要麼過於緊湊,要麼鍵數太少,不適合廣大鍵盤用戶的使用習慣。因此,在選購鍵盤的時候,關於鍵盤配列個人建議主要考慮是否需要數字小鍵盤,需要的話就選擇 104 配列或 98 配列,不需要的話就選擇 87 配列或 75 配列,除非只鍾愛某一配列否則別被配列限制了鍵盤的選擇,因爲如今 104 配列和 87 配列的可選項真的不多。
2. 機械鍵盤推薦
VGN N75(¥99~199)
配置:
軸體:動力銀軸、動力紫軸、蒸汽波 Pro、天青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Gasket 結構+PC 定位板,調教偏硬朗;
消音填充:ixpe 軸下墊+poron 夾心棉+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單模有線/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VGN N75 爲首把把低價位帶入內卷的百元級 75 配列鍵盤,其 200 不到的價格就給到了 Gasket 結構、PBT 鍵帽、RGB 背光、消音填充、三模無線等以往 300 以上鍵盤纔有的配置,動力銀軸的手感表現也相當不錯,還有 VGN 穩健的大鍵調教,性價比確實高,與以往的百元級鍵盤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不過 N75 在做工用料上存在不少的減配,例如挖孔的硅膠底墊、高特軸座等,其實還是百元級鍵盤的素質,N75 出現的意義在於拔高低價位鍵盤的平均水準,但不足以越級挑戰 300 以上的鍵盤。
需要注意的是,N75 有 4 個版本,不同版本的配置和價格有所不同,個人只推薦選擇 159 或 199 版本的,再低價的都是 ABS 鍵帽就不建議入手了,而且由於供不應求,目前 N75 還處於長期缺貨的狀態。
RK R75(¥99~279)
配置:
軸體:煙雨軸、TTC 鋼鐵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板簧 Gasket 結構+開槽 PC 定位板+單鍵開槽 PCB,調教偏軟彈;
消音填充:poron 夾心棉+ixpe 軸下墊+軸座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RK R75 爲最近新上市的 75 配列新卷王,也很明顯是 RK 爲了對標 VGN 而做出來的產品。R75 相較 N75,雖然紙面配置好像差不多,但手感風格完全不同,單鍵開槽 PCB 帶來了相當軟彈的手感反饋,而且煙雨軸、鋼鐵軸還頗有麻將音的味道。對於喜歡軟彈手感或追求麻將音的朋友,R75 在 300 乃至 500 以內的 75 配列鍵盤中無鍵可敵,但如果有一定的遊戲需求,那 R75 可能不如 VGN N75 或珂芝 K75 來得合適。
值得一提的是,RK 也模仿 VGN 爲 R75 推出了多個版本,個人只推薦選擇 229 或 279 版本的,煙雨軸和鋼鐵軸的手感體驗要好很多,不過 R75 首發已經售罄,不清楚什麼時候才補貨。
賤驢 A3(618史低¥199~219)
配置:
軸體:月影黃軸、冰晶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Gasket 結構,調教偏硬朗;
消音填充:夾心棉+軸下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賤驢 A3 爲曾經性價比極高的入門級 75 配列鍵盤,如今在 VGN 和 RK 的衝擊下 618 也大降價到 199 以予應戰,此價格無疑是極具競爭力的,畢竟鍵盤無論配置還是用料做工都優於絕大部分同價位競品,甚至能蓋過 VGN N75,與 RK R75 相比也各有千秋,而且 A3 有現貨,無需漫長等待。
VGN S99(¥299~399)
配置:
軸體:box 極光冰淇淋 Pro、阿尼亞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板簧 Gasket 結構+開槽 PC 定位板+單鍵開槽 PCB,調教偏軟彈;
消音填充:poron 夾心棉+ixpe 軸下墊+軸座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VGN S99 是一把非常有客製化味道的量產鍵盤,其背面設計了一塊印有“VGN LAB”的鋁合金背板,頂面還有一條精緻的 PVD 裝飾條,顏值巨高,在量產鍵盤中算是獨一份的好看,而極致軟彈的手感調教和一致性極高的聲音表現也幾乎達到客製化級別的水準,難怪前身 CL98 有着量產天花板之稱,非常適合追求聲音或軟彈手感的朋友入手。
不過目前 S99 除了 399 版本外其餘都已經售罄,VGN 將會在 17 號進行第二批補貨,而且需要注意鍵盤的發貨時間爲 45 天內,可能得等上一個月才發貨。
VGN V98Pro(¥299~419)
配置:
軸體:box 冰淇淋 Pro、box 藍莓冰淇淋 Pro、極地狐軸、知秋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Gasket 結構+PC 定位板,調教偏硬朗;
消音填充:poron 夾心棉+ixpe 軸下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VGN V98Pro 自去年雙十一上市以來一直霸佔着機械鍵盤的銷量榜榜首,銷量之大甚至足以與幾十塊的薄膜鍵盤相比擬,非常誇張。賣 399 的 V98Pro 如此暢銷的祕訣就在於配置全面和性價比,單看紙面堆料鍵盤幾乎沒有短板,而頂級線性軸的冰淇淋系列軸體和被譽爲段落軸天花板的極地狐軸則把鍵盤的上限狠狠拔高一把,使用體驗上完全是旗艦級水準的,如果硬要挑缺點的話那就是毫無設計感的外觀了。
隨着 S99 的準備上市,想必不少朋友都會猶豫兩者該怎麼選,或者手上已經有 V98Pro 感到背刺想換 S99,其實 V98Pro 和 S99 的手感風格不一樣,兩者有點像 N75 與 R75 的區別,對於喜歡段落軸或者有一定遊戲需求的朋友 V98Pro 依然是更優之選,S99 更適合日常辦公。
京造 JZ990(¥379~399)
配置:
軸體:G 茶 Pro、冰晶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Gasket 結構+FR4 定位板+超臨界發泡墊片,調教偏軟彈;
消音填充:EVA 夾心棉+EVA 軸下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京造 JZ990 貼牌於賤驢 RS2,得益於獨家的超臨界發泡墊片,在 RK R98、RK R75 等出現前一直是軟彈 Gasket 鍵盤的代表。不過如今隨着單鍵開槽 PCB 鍵盤越來越多,JZ990 的特色日漸式微,但由於鍵盤採用的是 FR4 定位板,因此實際手感會比 RK R98、RK R75 等要紮實不少,不會出現協力感。此外,鍵盤也沒有隨大流採用 ixpe 軸下墊,偏乾脆的聲音表現獨成一派,沒有任何沉悶感,是個人非常喜歡的風格。
可惜的是 JZ990 底部沒有填充會略有空腔音,如果預算更充裕的話可以考慮賤驢 RS2 3.0,其相較 JZ990 增添了硅膠底墊杜絕空腔音,還增加了顯示屏和更豐富的可選軸體,幾乎補全了 JZ990 的所有短板。
ROG 遊俠 RX(¥509~599)
配置:
軸體:RX 紅軸、RX 藍軸;
鍵帽:字透 ABS 鍵帽/字透 PBT 鍵帽;
結構:船殼,懸浮式;
消音填充:無;
連接模式:單模有線;
推薦理由:
ROG 遊俠 RX 爲與國產鍵盤主流完全不同的傳統遊戲鍵盤,也更貼近許多鍵盤小白對機械鍵盤的初次印象。遊俠 RX 的特色在於所搭載的自研 RX 光軸,手感順滑度和軸心穩定性都是獨一檔的存在,而且 RX 光軸的燈珠居中設計搭配字透鍵帽 RGB 燈效相當有電競感,還具備一般機械鍵盤沒有的 IP57 防水防塵性,不怕進灰或濺水導致鍵盤損壞,相當耐操。
虎八兔 F75(618史低¥649~949)
配置:
軸體:TTC 海王星軸、TTC 兔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Gasket 結構+PC 定位板,調教偏硬朗;
消音填充:硅膠夾心軸下一體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虎八兔 F75 應該是今年最具特色的 75 配列新品鍵盤之一,與一衆拼性價比的低價 75 配列鍵盤不同,F75 的心思都用在設計上,因此鍵盤才擁有如此獨樹一幟的外觀,尤其是頂部的裝飾條設計,相當精美。硬件上,F75 把主流配置也基本給到位,還給到了航插線、鍵盤刷等豐富的配件,不過由於消音填充都是硅膠,因此鍵盤聲音偏乾淨清脆,幾乎沒有空腔音,但也與目前流行的“HIFI”打字音基本無緣了。
Nuphy Halo 系列(618史低¥649~799)
配置:
軸體:晚風軸、薔薇軸、小袋鼠軸、小棕熊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船殼;
消音填充:硅膠夾心軸下一體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Nuphy 算是比較小衆的鍵盤品牌了,其鍵盤均以高端設計而著稱,而 Halo 系列就是設計非常有特色的旗艦級產品。Halo 系列採用了鋁合金上蓋+RGB 燈帶中框+古希臘柱式底殼的搭配設計,使得鍵盤整體非常有層次感,而且鋁合金上蓋讓鍵盤頗具質感和分量感,簡約的鍵帽配色再搭配 Nuphy 自家的亞克力手託顏值巨高,與那些中低價位的鍵盤完全不在一個維度。此外,由於 Nuphy 主要面向的是海外用戶,在對 Mac 的適配性上目前除了 Keychron 就基本沒有對手了,對於預算充裕的 Mac 黨而言 Halo 系列無疑是非常理想的鍵盤之選。
櫻桃 Xaga(618史低¥1414)
配置:
軸體:cherry 茶軸、cherry 銀軸,非熱插拔;
鍵帽:三面透光 PBT 鍵帽;
結構:船殼;
消音填充:硅膠夾心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Xaga 爲櫻桃目前的拳頭產品,其配備了非常罕見的三模透光鍵帽,在 RGB 背光的映襯下氛圍感拉滿,也不會像某些透明鍵帽那般亮瞎眼睛,而所支持的 CAWT 無線技術擁有低於 1ms 的低延遲,搭配以壽命長著稱的 cherry 軸能夠保證長期穩定地輸入,不用擔心雙擊等問題,非常適合有低延遲追求的音遊、FPS 類遊戲玩家使用。值得一提的是,Xaga 的包裝箱爲一個相當氣派的鋁合金箱子,開箱儀式感也拉滿了。
ROG 夜魔(618史低¥1679)
配置
軸體:NX 紅軸、NX 茶軸、NX 青軸,支持熱插拔;
鍵帽:二色注塑 PBT 鍵帽;
結構:Gasket 結構,調教偏硬朗;
消音填充:硅膠夾心墊+poron 軸座墊+硅膠底墊;
連接模式:三模無線;
推薦理由:
ROG 夜魔無疑是當下最頂級的遊戲鍵盤,其配備有延遲低於 1ms 的 SpeedNove 無線技術,還結合目前國產鍵盤流行的 Gasket 結構、熱插拔以及消音填充,這些在大廠遊戲鍵盤中都是非常罕見的,與 Nuphy Halo 相似的鋁合金上蓋設計讓也鍵盤相當有質感和分量感,而且在不開燈和關閉小顯示屏的情況下,鍵盤能續航長達 2000 小時,半年一充都不是問題,功耗把控之低非常恐怖。
暫時就寫這麼多了,希望對大家的 618 機械鍵盤選購有所幫助。如果覺得本 618 機械鍵盤指南及推薦有用的話可以點贊收藏支持一下,你的鼓勵是我輸出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