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好書——散文、雜文篇

最近黑盒這麼多好物推薦,那麼我也來推薦幾本書吧:)如果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因爲學業或工作繁忙沒空讀書,也可以推薦給你的弟弟妹妹啦🤪

考慮了很久用什麼順序來推薦,最終決定以我閱讀的先後順序來排。

一.餘秋雨《文化苦旅》

小學初中時讀過一本《尋覓中華》,這本書出版比較早,它更像精簡的合訂本,包含了餘秋雨對世界、對中國、對自己的“旅行”的感悟。

如果你想更系統地閱讀餘秋雨,我更推薦後來整理彙編的四本《文化苦旅》《行者無疆》《中國文脈 》《千年一嘆》,這四本我在高中都讀過。很通俗的作品,餘秋雨旁徵博引,卻又恰到好處,在對人格、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表述具有獨特的見解。

大智不羣,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文化苦旅》

二.《培根隨筆》

也是初中時讀過的書,後來零散地又讀過一遍。《培根隨筆》涉獵及其廣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他的宗教觀、愛情觀、死亡觀。其中很多名句都被廣泛引用,這本隨筆集太經典了。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培根隨筆》

三.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高中最喜歡的雜文集,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我的精神家園》都是我在極短的時間內閱讀完的。王小波的雜文如小說般精彩,它關於智慧、愛情、死亡與性。最近在用電子版重讀這幾本,同時在黑盒我也上傳過幾篇他的雜文,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數》

四.羅翔《圓圈正義》

《圓圈正義》《法治的細節》通過對經典、熱點案件的解讀展現了羅老師自己對法律、正義、道德的思考,同時他分享了自己的人生觀與讀書觀念。羅翔的書總是貫穿着這樣幾個觀點——“愛具體的人,而非抽象的人”“我們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高尚和勇敢”“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數人的情感”,讀羅老師的書是可以很放鬆的,他的文字有法律人特有的充滿理性而又不失溫度的魅力。

我們能畫出的圓圈總是不夠圓,但沒有人會因此想取消圓圈。

——《圓圈正義》

五.魯迅《且介亭雜文》

魯迅先生永遠會是我最敬重的文學家之一。《熱風》《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雜文集收錄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雜文,諸如《拿來主義》《論“他媽的!”》《所謂“國學”》《論雷鋒塔的倒掉》《咬文嚼字》等等。魯迅先生就是火炬。

我覺得周圍的空氣太寒冽了,我自說我的話,所以反而稱之曰《熱風》。

——《熱風》

寫在最後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的時間很碎片化,而散文與雜文是很適合用這些時間來讀的。高中時期在火車站等車回家,那時候沒有手機,我會在書包裏帶上一本雜文集讀上一兩個小時。現在回想起來那一兩個小時太純粹了,現在的我也許再也不會在火車站或者機場、地鐵掏出一本紙質書。不過我想我會一直保持着閱讀電子書的習慣,畢竟文字是真誠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