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是“中國強盛與軟弱的分水嶺”,而中國重回巔峯還要等到隋唐。自西晉以前中國一直都是東亞政治文化以及武力的頂點,周邊國家無不臣服,這是數次舉國之力遠征大漠的成果,,這便是那時中國。
即便是秦末以及三國這樣的亂世也不會出現胡人入主中原,荼毒中土的景象,但這一現象卻出現在了一個大一統王朝,因爲八王之亂導致國力出現斷崖式下跌,胡人得以乘機入住中原,大批漢人衣冠南渡,而北方則陷入長達百年的混亂局面,雖有不少中興名將(如祖逖,桓溫,謝安,劉裕)幾度北伐收復故都,但也都是曇花一現,要了解事情爲何會變成這樣我們需要先回到西漢,一切事情的起點。
西漢漢武帝在位時期變更國策,一改高祖劉邦定下的和親政策數次出兵討伐匈奴,爲什麼漢武帝會做出這個違背祖宗的決定呢?當年西漢建國之初國家歷經戰火民生凋敝,饑荒災禍時常發生,再加上白登之圍,這使得劉邦不得不採納婁敬建議,以宗室之女嫁給匈奴單于互爲"兄弟"。而後文,景二帝勵精圖治(文景之治)使得漢朝國力飛速提升,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具備了舉國一戰的實力,在衛青,霍去病等一衆名將的領軍北伐之下,匈奴北遁不敢南下牧馬。
到了漢宣帝時期漢朝國力達到鼎盛(許多人錯誤的認爲漢武帝時期是漢朝國力的巔峯,但其實漢宣帝時期纔是)
《漢書》: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覈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籓。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
此圖出自b站史圖館
一部分匈奴被漢朝打的心態崩潰投降漢朝,漢宣帝將他們安置在邊塞(朔方,五原,上郡等地)史稱“保塞內附”,投降的這部分匈奴被稱爲南匈奴而沒有投降漢朝的稱爲北匈奴,就這樣匈奴分裂成兩股勢力相互牽制(漢宣帝時期局勢一強(漢)一弱(南匈奴)壓制一弱(北匈奴)),漢朝不需要花費多少國力便可制衡匈奴,這是極爲高明的手段,在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南匈奴進一步內遷到了西河等地,後來黃巾之亂藉助了南匈奴之力,所以南匈奴進一步南遷到達河內。
你可能會很好奇我一直在講南匈奴,北匈奴去哪了,在東漢漢和帝時期有一名外戚叫竇憲,他聯合南匈奴,鮮卑四徵匈奴(北匈奴)將北匈奴打的不知所蹤,在燕然山上刻石記功(成語燕然勒功的出處),這等功績很厲害吧,但是很蠢,在竇憲的助攻下鮮卑沒出多少力氣便成爲了這片草原的新主人。
打破了漢宣帝時期留下的局面轉而變成一強(漢)一弱(南匈奴)對峙一強(鮮卑)還有隨後加入戰鬥的羌,東漢後期爲了對付胡人也是疲於奔命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後來董卓之亂南匈奴乘亂南下劫掠(蔡琰就在就在這一時期被擄走)南匈奴也是老二五仔了。
此圖出自b站史圖館
可愛的捏
魏武帝曹操統一北方,將南匈奴分爲五部前往汾河流域,多次北擊烏桓,鮮卑,至於羌則是拉攏對付季漢(蜀漢),當然羌人不是什麼老實人也經常聯合季漢(蜀漢)攻打雍,涼二州,兩國之間左右橫跳,實現利益最大化。
季漢(蜀漢)——南蠻,氐族
南蠻被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平定從此心悅誠服(七擒七縱 注:華陽國志記載中確有此事),雖然也有因爲季漢治理官員的問題導致小規模叛-亂但是總體是沒大問題,氐族也是多有歸附,偶爾叛亂(姜維平定異族叛-亂指的就是氐族)。
東吳
東吳則是將山越滅了。
這一時期五胡已經全部登場了(注意五胡是氐,羌,匈奴,羯(這是匈奴的一個分支部落直到五胡亂華時期才乘風而起獨立做大),鮮卑)西晉西晉面臨的是什麼局面呢?得國不正,加之九品官人法,士族豪門肆意做大,朝廷無法節制,導致民間土地人口被世家大族及地主吞併,加之朝廷苛捐雜稅,農戶們不能承擔,保守一點的農民只得將土地賣給地主,自身也只得變成地主家成爲農奴,激進一點的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當時這種情況尤爲嚴重。
在外異族虎視眈眈,而開國皇帝司馬炎的能力怎麼樣呢?後宮規模達到萬人,接手了東吳亡國之君孫浩的後宮,每天騎着羊車在後宮轉悠,羊停之處晚上必然炮火連天(...........確實挺有能力的)。
言歸正傳,這時的西晉積弊叢生,一臉亡國之相。就在這百廢待興的時候司馬炎的能力卻不足以駕馭這個局面,講道理西晉的這個局面即便是李世民,劉徹這樣的英武能君也都十分棘手,更何況司馬炎只是個能力一般的君主。一統天下單純是飛龍騎臉,順勢而爲罷了。
晉武帝以荒淫怠惰,遺患後嗣名。然帝在歷代君主中,實尚未爲大惡。所不幸者,則以僅足守成之才,而當開創之世耳。蓋晉之王業,雖若成於宣、景、文三朝,然其所就者,實僅篡竊之事,至於後漢以來,政治、風俗之積弊,百端待理者,實皆萃於武帝之初。此其艱鉅,較諸陰謀篡竊,殆百倍過之。雖以明睿之姿,躬雄毅之略,猶未必其克濟,況如武帝,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承前世之積敝,而因受惡名,亦可哀矣。
——呂思勉
司馬炎在繼承人問題上立了個傻子司馬衷(“何不食肉糜”就是他說的),最關鍵的是還大肆分封藩王想以此鞏固統治。結果就是一羣正常人看着一個傻子當皇帝,就給了藩王們一種信號,把這傻子宰了我就是皇帝,不過這傻子皇帝的皇后賈南風可並不好惹,這人長得醜,喜歡養男寵(派人到大街上抓美男子),因爲皇帝是傻子所以怎麼做也沒事,但是藩王們可不這麼想,我正好沒個出兵理由,給我送過來了。接下來就是皇后大戰諸王,結果是賈南風被殺,傻子皇帝被殺,幾個王爺過了一把皇帝癮隨後也被殺
注意以下是冥場面,這裏我光理都理了半天:
賈南風先殺汝南王司馬亮(1)再殺楚王司馬瑋(2),再殺太后,而後再殺太子(不是自己生的)
趙王司馬倫殺了賈南風隨後自立爲帝,傻子進位太上皇,老規矩得位不正,其他藩王不爽
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yong第二聲)一波配合擊殺司馬倫(3),齊王專權,傻子復位皇帝
河間王司馬顒和長沙王司馬乂(義同音)殺了齊王司馬冏(4),再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殺長沙王司馬司馬乂(5)
東海王司馬越最後入場收割擊殺河間王司馬顒(6)成都王司馬穎(7),傻皇帝暴斃其弟晉懷帝即位,不久後東海王司馬越病死(8)
司馬殺司馬的戲碼到表現在國家上便是國力的內耗,百姓離亂的慘象,國家對邊塞的掌控力度大不如前,致使胡人得以馬踏中原。
西晉滅亡
自此西晉在八王之亂後國家已經搖搖欲墜,要知道這些都是實權藩王個個都是帶兵進京
在這期間匈奴人劉淵自稱漢室正統(大漢正統在匈奴屬實太孝了)建國號爲漢(史稱漢趙),在幷州(山西)建國。
氐族人李雄乘着成都無主佔據成都,建國號成(史稱成漢)。自此五胡亂華的局面就此打開,不久後晉懷帝被俘漢趙軍俘虜。在有一次宴會上晉懷帝被要求青衣行酒,晉懷帝很識相乖乖照做,不論漢趙皇帝怎麼問他,他都極力奉承,馬屁拍的震天響,作爲皇帝的威嚴,膽識蕩然無存。席間西晉一同被擄走的大臣看到皇帝被這般羞辱失聲痛哭,隨後晉懷帝在一番羞辱後被殺。
後來司馬睿在北方大族王家的支持下,割據南方登基稱帝諡爲晉元帝,史稱王與馬共天下,世家大族迎來全盛時期,而百姓的苦難纔剛剛開始。
#八王之亂
如果覺得寫的還行的話就點贊,充電吧
參考書目
《漢書》
《後漢書》
《華陽國志》
《資治通鑑》
《晉書》
《兩晉南北朝——呂思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