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是“中国强盛与软弱的分水岭”,而中国重回巅峰还要等到隋唐。自西晋以前中国一直都是东亚政治文化以及武力的顶点,周边国家无不臣服,这是数次举国之力远征大漠的成果,,这便是那时中国。
即便是秦末以及三国这样的乱世也不会出现胡人入主中原,荼毒中土的景象,但这一现象却出现在了一个大一统王朝,因为八王之乱导致国力出现断崖式下跌,胡人得以乘机入住中原,大批汉人衣冠南渡,而北方则陷入长达百年的混乱局面,虽有不少中兴名将(如祖逖,桓温,谢安,刘裕)几度北伐收复故都,但也都是昙花一现,要了解事情为何会变成这样我们需要先回到西汉,一切事情的起点。
西汉汉武帝在位时期变更国策,一改高祖刘邦定下的和亲政策数次出兵讨伐匈奴,为什么汉武帝会做出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呢?当年西汉建国之初国家历经战火民生凋敝,饥荒灾祸时常发生,再加上白登之围,这使得刘邦不得不采纳娄敬建议,以宗室之女嫁给匈奴单于互为"兄弟"。而后文,景二帝励精图治(文景之治)使得汉朝国力飞速提升,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具备了举国一战的实力,在卫青,霍去病等一众名将的领军北伐之下,匈奴北遁不敢南下牧马。
到了汉宣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鼎盛(许多人错误的认为汉武帝时期是汉朝国力的巅峰,但其实汉宣帝时期才是)
《汉书》: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此图出自b站史图馆
一部分匈奴被汉朝打的心态崩溃投降汉朝,汉宣帝将他们安置在边塞(朔方,五原,上郡等地)史称“保塞内附”,投降的这部分匈奴被称为南匈奴而没有投降汉朝的称为北匈奴,就这样匈奴分裂成两股势力相互牵制(汉宣帝时期局势一强(汉)一弱(南匈奴)压制一弱(北匈奴)),汉朝不需要花费多少国力便可制衡匈奴,这是极为高明的手段,在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南匈奴进一步内迁到了西河等地,后来黄巾之乱借助了南匈奴之力,所以南匈奴进一步南迁到达河内。
你可能会很好奇我一直在讲南匈奴,北匈奴去哪了,在东汉汉和帝时期有一名外戚叫窦宪,他联合南匈奴,鲜卑四征匈奴(北匈奴)将北匈奴打的不知所踪,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成语燕然勒功的出处),这等功绩很厉害吧,但是很蠢,在窦宪的助攻下鲜卑没出多少力气便成为了这片草原的新主人。
打破了汉宣帝时期留下的局面转而变成一强(汉)一弱(南匈奴)对峙一强(鲜卑)还有随后加入战斗的羌,东汉后期为了对付胡人也是疲于奔命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后来董卓之乱南匈奴乘乱南下劫掠(蔡琰就在就在这一时期被掳走)南匈奴也是老二五仔了。
此图出自b站史图馆
可爱的捏
魏武帝曹操统一北方,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前往汾河流域,多次北击乌桓,鲜卑,至于羌则是拉拢对付季汉(蜀汉),当然羌人不是什么老实人也经常联合季汉(蜀汉)攻打雍,凉二州,两国之间左右横跳,实现利益最大化。
季汉(蜀汉)——南蛮,氐族
南蛮被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平定从此心悦诚服(七擒七纵 注:华阳国志记载中确有此事),虽然也有因为季汉治理官员的问题导致小规模叛-乱但是总体是没大问题,氐族也是多有归附,偶尔叛乱(姜维平定异族叛-乱指的就是氐族)。
东吴
东吴则是将山越灭了。
这一时期五胡已经全部登场了(注意五胡是氐,羌,匈奴,羯(这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部落直到五胡乱华时期才乘风而起独立做大),鲜卑)西晋西晋面临的是什么局面呢?得国不正,加之九品官人法,士族豪门肆意做大,朝廷无法节制,导致民间土地人口被世家大族及地主吞并,加之朝廷苛捐杂税,农户们不能承担,保守一点的农民只得将土地卖给地主,自身也只得变成地主家成为农奴,激进一点的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当时这种情况尤为严重。
在外异族虎视眈眈,而开国皇帝司马炎的能力怎么样呢?后宫规模达到万人,接手了东吴亡国之君孙浩的后宫,每天骑着羊车在后宫转悠,羊停之处晚上必然炮火连天(...........确实挺有能力的)。
言归正传,这时的西晋积弊丛生,一脸亡国之相。就在这百废待兴的时候司马炎的能力却不足以驾驭这个局面,讲道理西晋的这个局面即便是李世民,刘彻这样的英武能君也都十分棘手,更何况司马炎只是个能力一般的君主。一统天下单纯是飞龙骑脸,顺势而为罢了。
晋武帝以荒淫怠惰,遗患后嗣名。然帝在历代君主中,实尚未为大恶。所不幸者,则以仅足守成之才,而当开创之世耳。盖晋之王业,虽若成于宣、景、文三朝,然其所就者,实仅篡窃之事,至于后汉以来,政治、风俗之积弊,百端待理者,实皆萃于武帝之初。此其艰巨,较诸阴谋篡窃,殆百倍过之。虽以明睿之姿,躬雄毅之略,犹未必其克济,况如武帝,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承前世之积敝,而因受恶名,亦可哀矣。
——吕思勉
司马炎在继承人问题上立了个傻子司马衷(“何不食肉糜”就是他说的),最关键的是还大肆分封藩王想以此巩固统治。结果就是一群正常人看着一个傻子当皇帝,就给了藩王们一种信号,把这傻子宰了我就是皇帝,不过这傻子皇帝的皇后贾南风可并不好惹,这人长得丑,喜欢养男宠(派人到大街上抓美男子),因为皇帝是傻子所以怎么做也没事,但是藩王们可不这么想,我正好没个出兵理由,给我送过来了。接下来就是皇后大战诸王,结果是贾南风被杀,傻子皇帝被杀,几个王爷过了一把皇帝瘾随后也被杀
注意以下是冥场面,这里我光理都理了半天:
贾南风先杀汝南王司马亮(1)再杀楚王司马玮(2),再杀太后,而后再杀太子(不是自己生的)
赵王司马伦杀了贾南风随后自立为帝,傻子进位太上皇,老规矩得位不正,其他藩王不爽
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ong第二声)一波配合击杀司马伦(3),齐王专权,傻子复位皇帝
河间王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义同音)杀了齐王司马冏(4),再联合成都王司马颖杀长沙王司马司马乂(5)
东海王司马越最后入场收割击杀河间王司马颙(6)成都王司马颖(7),傻皇帝暴毙其弟晋怀帝即位,不久后东海王司马越病死(8)
司马杀司马的戏码到表现在国家上便是国力的内耗,百姓离乱的惨象,国家对边塞的掌控力度大不如前,致使胡人得以马踏中原。
西晋灭亡
自此西晋在八王之乱后国家已经摇摇欲坠,要知道这些都是实权藩王个个都是带兵进京
在这期间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室正统(大汉正统在匈奴属实太孝了)建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在并州(山西)建国。
氐族人李雄乘着成都无主占据成都,建国号成(史称成汉)。自此五胡乱华的局面就此打开,不久后晋怀帝被俘汉赵军俘虏。在有一次宴会上晋怀帝被要求青衣行酒,晋怀帝很识相乖乖照做,不论汉赵皇帝怎么问他,他都极力奉承,马屁拍的震天响,作为皇帝的威严,胆识荡然无存。席间西晋一同被掳走的大臣看到皇帝被这般羞辱失声痛哭,随后晋怀帝在一番羞辱后被杀。
后来司马睿在北方大族王家的支持下,割据南方登基称帝谥为晋元帝,史称王与马共天下,世家大族迎来全盛时期,而百姓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八王之乱
如果觉得写的还行的话就点赞,充电吧
参考书目
《汉书》
《后汉书》
《华阳国志》
《资治通鉴》
《晋书》
《两晋南北朝——吕思勉》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