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體內都包含着一個由數萬億微生物組成的複雜羣落,它們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這些微生物共生體幫助消化食物、產生必需維生素、保護人體免受感染,併發揮着許多其他關鍵功能。
反過來,這些主要集中在腸道中的微生物也能在一個相對穩定、溫暖且食物供應充足的環境中生存。
但當你死後,這些共生夥伴會發生什麼呢?
你或許會認爲,你身上的微生物會隨着你的死亡而消亡,一旦你的身體分解,微生物就失去家園,它們就無法在外界環境中存活下來。
但是,微生物不僅在你死後可以繼續存活,而且在你的身體回收利用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從而使新的生命得以繁榮發展。
在腐爛的動物或人體內部及表面,不同微生境中的微生物羣落會經歷一個演替過程
當你死亡時,心臟停止循環血液,血液不再將氧氣輸送到全身。缺氧的細胞開始自我消化,這個過程稱爲自溶。
這些細胞中的酶,開始分解細胞膜、蛋白質、DNA 以及構成細胞的其他成分。而在你活着的時候,它們通常以一種受控的方式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以獲取能量或促進生長。
細胞分解的產物是共生細菌的絕佳食物,由於免疫系統無法控制它們,消化系統也無法持續提供食物,它們便轉向這種新的營養來源。
腸道細菌 ,尤其是梭菌屬(Clostridia) 這種微生物, 會擴散到你的各個器官 ,從內而外地消化你的身體,這個過程被稱爲腐敗。
由於體內缺氧,這些厭氧細菌只能依靠不需要氧氣的能量產生過程,例如發酵。這些過程會產生腐爛分解特有的臭氣。
![]()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微生物進化出適應垂死宿主的方法是合情合理的。
就像沉船上的老鼠一樣,細菌很快就必須離開宿主,在外生存足夠長的時間,找到新的宿主進行定居。
利用身體中的營養物質,它們不停繁殖增加數量。數量越多,微生物在更惡劣的環境中存活下來,併成功找到新的宿主的概率就越高。
如果你被埋在地下,微生物會隨着屍體分解產生的液體一起被衝入土壤中。它們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並會遇到土壤中全新的微生物羣落。
在自然界中,兩種不同的微生物羣落經常混合或融合。例如,兩株植物的根系生長在一起,廢水排入河流都會發生融合現象。
混合的結果就是哪些微生物活躍哪個羣落就佔據主導地位。
![]()
這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微生物經歷的環境變化程度以及哪些微生物先於其他微生物出現。
你體內的微生物已經適應了體內穩定溫暖的環境,在那裏它們可以獲得持續的食物供應。相比之下,土壤是一個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它是一個高度多變的環境,化學和物理因素,溫度、溼度和養分波動也很大。
此外,土壤中已經存在着極其多樣化的微生物羣落,其中包含大量分解者,它們已經很好地適應了這種環境,並且很可能會排擠任何新來的微生物。
人們很容易認爲,一旦離開人體,微生物就會死亡。
![]()
然而,研究表明,在屍體軟組織腐爛數月甚至數年後,仍然可以在屍體下方的土壤、土壤表面以及墓穴中檢測到宿主相關微生物的 DNA 特徵。
你體內的微生物不僅生活在土壤中,而且還與土壤中的原生微生物合作,幫助分解你的遺體。
同時,宿主相關微生物能夠促進氮循環。
氮是生命必需的營養元素,但地球上大部分氮以氣體的形式存在,生物體無法利用。
分解者在將蛋白質等有機氮轉化爲銨和硝酸鹽等無機氮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氮可供微生物和植物利用。
![]()
一隻動物的屍體就能支撐起一個完整的、以屍體爲生的微生物、 土壤動物和節肢動物組成的食物鏈。
昆蟲和動物食腐動物有助於進一步重新分配生態系統中的營養物質。
分解微生物將我們體內富含營養的有機分子濃縮成更小、更易被生物利用的形式,供其他生物體利用,從而支持新的生命。
在腐爛的動物屍體附近看到植物繁茂生長並不罕見,這便是體內營養物質被循環利用回生態系統的明顯證據。
![]()
我們自身的微生物在這個循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這是我們死後以微觀方式延續生命的一種途徑。
Allison R Mason, Lois S Taylor, Jennifer M DeBruyn, Microbial ecology of vertebrate decomposition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Volume 99, Issue 2, February 2023, fiad006, https://doi.org/10.1093/femsec/fiad006
Keenan, S.W., Emmons, A.L. & DeBruyn, J.M. Microbial community coalescence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simulated mortality decomposition hotspots. Ecol Process 12, 45 (2023). https://doi.org/10.1186/s13717-023-00451-y
Z.M. Burcham, et al. Fluorescently labeled bacteria provide insight on post-mortem microbial transmigration,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Volume 264, 2016, Pages 63-69, ISSN 0379-0738, https://doi.org/10.1016/j.forsciint.2016.03.019.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