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所有恐怖故事都喜歡發生在“緬因州”?

如果把美國地圖當成恐怖遊戲選關界面,南方玩家大概會點路易斯安那,北方那一鍵,多半會落在緬因州。

緬因州

很多人沒去過那裏,但只要說起“緬因的小鎮”,腦子裏立刻會自動生成一個畫面:霧、海岸、燈塔、陰沉的天,以及一條怎麼走都走不出去的公路。

霧中燈塔

被恐怖小說“放大”的緬因小鎮

這個世界,是通過史蒂芬·金被全世界看見的。

《它》裏的德里鎮、《寵物公墓》《撒冷鎮》《迷霧》《黑暗的一半》《沉睡者》……一部又一部小說,都發生在緬因州或者一個“看起來就很緬因”的虛構小鎮。

史蒂芬金的住宅

讀者跟着他在這些鎮子裏繞了幾十年,時間長了,“緬因州”三個字就不再是地理名詞,而變成了一種類型場景:永遠有霧的林子、海邊小鎮、封閉社區、看上去普通但氛圍不對的教堂,鎮上每個人都知道一點什麼,卻誰都不願意說全。

一個州,像一張被霧蓋住的開放世界地圖

緬因州在美國最東北角,人口密度很低,大概六成都住在農村地區——換句話說,大部分地方都是 “森林 + 湖區 + 小鎮 + 海邊” 的組合。

它的海岸線極長、極碎,佈滿礁石、內灣和小島,沿着海開車,有些路段是“海浪 + 懸崖 + 一整排燈塔”,甚至有人形容:“有些地方,你路過的燈塔比路人還多。”

霧夜,緬因州布里斯托爾的佩馬奎德角燈塔

全州一共有大約 65 座燈塔,分散在海岸、海島和內灣口,霧一來的時候,能見度只剩幾十米,你只能聽見海面上傳來的霧號聲,一聲一聲慢慢撞過來。這種地形,本身就特別像恐怖遊戲裏那種“霧鎖海岸 + 孤立建築”的起始關卡。

燈塔是真實存在的“恐怖道具”

如果你去搜“緬因州 + 燈塔 + 鬧鬼”,能翻出來一整書架的故事。

Seguin Island 燈塔 有一版很出名的傳說:早年有個燈塔看守的妻子,只會彈一首鋼琴曲,在完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日復一日反覆彈。最後丈夫精神崩潰,用斧頭砸爛了鋼琴,也砍死了妻子,後來出海的人說,寧靜的夜裏還能聽到海面上傳來鋼琴聲。

Wood Island 燈塔

Wood Island 燈塔 的故事更像犯罪檔案:1896 年,島上的一名佔住者槍殺了來執行公務的警員,隨後在燈塔附近自殺。從那之後,守塔人和遊客報告過無數次“空房間裏的腳步聲和慘叫”,有人說,傍晚時分能看到一個影子在礁石和塔樓之間來回晃。

這類故事在緬因多到說不完,這裏每座燈塔都有自己的幽靈。

森林裏住了 27 年的“幽靈 NPC”

1980 年代,一個年輕人把車停在路邊,不打招呼就走進緬因的森林,在裏面悄無聲息地活了二十七年。沒有手機,沒有正式工作,也幾乎沒有和任何人說過話。

他躲在樹叢裏搭的營地離度假小屋不過一公里,維生方式只有一條:夜裏悄悄溜進周圍的小屋,拿走一點食物、煤氣罐、電池、書和雜誌。

North Pond Hermit 的營地實拍

幾十年下來,當地人形成了另一種怪談版本:“湖邊林子裏住着一個幽靈,會來偷東西。” 早上醒來,門鎖完好,窗戶沒碎,鍋裏的食物卻少了一半。

直到 2013 年,這個“幽靈”被當場抓住,人們才發現,那只是一個在樹林裏待太久、說話都有點生疏的中年男人——現實給這個怪物揭了面具,卻沒有讓這個故事變得不詭異,反而更像一條寫錯了結局的支線任務。

夜空上空,也發生過“非常金式”的事件

如果你是科幻 / 靈異玩家,大概率聽過 Allagash 綁架事件

1976 年四個年輕人去緬因北部的 Allagash 荒野劃獨木舟,夜裏在湖面上看到一個異常亮的光團,像探照燈一樣追着他們照,隨後記憶斷片,回去只記得“我們被什麼東西盯上過”。

Allagash荒野水道長達 92 英里(148 公里)

多年以後,他們在催眠下“回憶”起被帶上飛行器、接受檢查的細節,這個案件一度被當作“美國最經典的外星人綁架案例之一”,出現在各類節目、書籍和 UFO 文獻裏。

可無論你站哪一邊,它的形態都沒有變:四個證人、一片荒野湖面、一段說不清的強光和噩夢,它穩穩卡在現實和怪談之間,像是有人寫了一半就收手的遊戲主線。

鎮文化 + 經濟邊緣感,也很“金式恐怖”

把這些碎片再壓回“人”的層面,緬因的整體氣質就呼之欲出了。

很多小鎮是漁村、伐木鎮、採石場社區,冬天漫長,工作不多,年輕人儘量往大城市跑,留下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一代。

大家彼此認識,街上的臉都是老面孔,對外來者禮貌卻疏離。

新英格蘭小鎮

你能想象那樣一條街:灰藍色的天,木板房前掛着被風吹爛的競選牌子,酒吧的霓虹燈亮着,卻看不出開了多少年,路邊站着抽菸的人抬眼看你一眼,又慢慢把視線移開——你會很自然地覺得,這地方好像藏着點什麼沒說。

所以緬因州給人的詭異感,並不是靠幾則“鬧鬼傳說”堆出來的,而是地形、氣候、歷史和文化一起,把現實寫成了一個慢慢滲出的怪談。

霧裏的燈塔、林子裏的隱士、湖面上的光團、小鎮裏的沉默老人,每一塊單拎出來,都能變成一關恐怖遊戲;合在一起看,這整塊州本身,就是現實世界裏最像恐怖遊戲的地圖之一。

我現在在做一款心理恐怖敘事遊戲,叫 《玩偶之家 》(《Doll's House》),故事沒放在緬因,而是按下了南方的那一鍵——路易斯安那的小鎮。

一棟舊房子,一個在一夜之間崩塌的家庭,潮溼的牆皮、噩夢一樣的走廊、說不完的往事。

《玩偶之家》(《Doll's House》)想做的,也是類似的事情——儘量少用“看得見的鬼”,多從房子、關係和時代裏,把那些說不清的東西勾出來。

玩偶之家截圖

如果你喜歡這種“現實文檔味很重”的恐怖感,可以點一點關注,後續我會持續更新這類文章。

如果你喜歡這種類型的故事和遊戲,可以將《玩偶之家 》(《Doll's House》)一鍵添加願望單,非常感謝支持~後續2026年我會逐漸放出玩家測試與demo~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