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焦慮的你還不會挑選風扇?市售主流12cm性能風扇全檔位推薦

散熱風扇作爲PC硬件散熱的核心組件,在市場上卻常被視爲次要硬件。大多數用戶使用的仍是散熱器原裝風扇,且在更換時往往優先考慮外觀,而非實際性能。然而,當用戶真正開始關注風扇性能時,常因廠商普遍存在的參數虛標與誤導宣傳而不得不交學費試錯。

聯力P28

本貼旨在爲主流玩家帶來不會踩坑的風扇橫評推薦和一些必要的科普,產品將涵蓋25mm主流厚度,15mm薄扇與30mm及以上準工業扇的推薦指南,從性能,適用場景,噪音,價格等方面分析各產品優劣,並適當給出購買建議,如有需要的玩家可以提前收藏備用。

注意:本貼爲純性能扇推薦,所以不會包含任何RGB風扇。

追風者T30

首先進行一些關於風扇的簡單科普,如果不關心的盒友可以直接跳轉到尾部推薦部分。

風扇的性能:

風扇的性能指標分爲風量與風壓,而風壓在DIY領域一般專指靜壓(下一律統稱爲風壓)。

廠商常用CFM(立方英尺/分鐘)作爲風量單位,風壓單位則爲mmH₂O。由於行業缺乏統一的測量標準,標稱數值常存在水分。但通過比較標稱風量與風壓,我們仍可初步判斷一款風扇的適用場景。

幾乎無參考價值,但可以看出該扇偏向風量扇

根據伯努利原理,在某一點的空氣流速越大,壓強就越小,所以對於給定功率電腦風扇來說,大風量與大風壓不可兼得,但風扇可以通過不同的葉形設計,在後方距離較近特定的位置上得到合適的風量與風壓以滿足不同散熱器的需求,例如在不考慮物理形變的前提下,更密集的扇葉可以驅動更大的風壓,而稀疏卻有顯著傾角的扇葉在風量上通常更具優勢。

貓頭鷹風扇風量風壓圖,取自超能網

對於平衡扇來說,風量風壓曲線與XY軸形成的面積越大越好,但對於有針對性使用場景的風扇,情況卻不太一樣。

對於塔式風冷散熱器來說,其鰭片密度一般較低、厚度有限(尤其是雙塔結構),且整體解熱能力通常低於水冷,因此更適合選用能夠提供較大風量並保持一定風壓的風扇。而對於鰭片密集的水冷冷排這種大阻抗場景,能否“吹透”鰭片更爲關鍵,此時應優先選擇風壓更高的型號。在30mm厚度冷排日漸普及的今天這點尤爲重要。

宣傳厚排的第一代追風者T30水冷

其他因素也可能制約風扇性能。比如說當使用大尺寸風扇吹向較小尺寸的塔體或下壓式散熱器時,若塔體未覆蓋風扇有效靜壓區,會導致氣流被“浪費”,性能甚至不及更小的風扇。

風扇噪音:

風扇的運行噪音通常以dB(分貝)爲單位,但由於採集距離等限制,這個數值同風扇性能指標一樣,同樣是虛標的重災區,同時,由於風扇在不同轉速下噪音與性能表現都所差異,單一的噪音指標完全不可參考!

要了解風扇的靜音性,首先要了解噪音的來源:

1. 進氣嘯叫:通常因進氣方向存在障礙物導致,經空氣動力學優化的葉型可能使該現象更爲明顯。

2. 葉尖渦流:是風扇最主要的噪音來源,功率越大、轉速越高,葉尖渦流噪聲越顯著。

3. 機械噪音:主要來自電機運轉與轉子動平衡不良。

有着空氣動力學特化葉形的ft12slim卻並非優秀的風扇

電流音在主流廠商生產的合格風扇中幾乎不可見,故忽略。

由於在主流使用環境下,進氣方向有阻抗往往是不理想的安裝造成的,這類問題主要出現在迷你主機上,而通常風扇廠商不會對此進行鍼對性優化,所以迷你主機的風扇選擇常常需要自行試錯。

高進氣阻抗的惡劣環境

葉尖渦流是目前大多數廠商重點攻關的方向,常見的方案包括加裝葉尖環、改進葉片型線(如採用類翼型剖面以延遲邊界層分離)、在葉片尾緣設置擾流結構或在框體設計導流槽以打散渦流。但這些方法往往伴隨一定副作用,如何平衡性能與噪聲成爲關鍵。

貓頭鷹扇框內的導流槽

機械噪聲多與軸承類型及製造質量有關,而軸承設計又常關聯到產品壽命。例如,爲提升壽命與動平衡表現,部分風扇會選用雙滾珠軸承,但其運行噪聲相對明顯,且在運輸過程中更容易發生偏移或損壞,此時需要更換或嘗試長時間運行校準。

酷里奧的雙滾珠軸承

需注意的是,風扇的實際靜音表現更多取決於廠商的調校。優秀的設計會使噪聲能量均勻分佈於不同頻段,因此標稱分貝值與實際聽感並不完全一致,可以說風扇的靜音性是完全的暗箱!

但是,也並不意味着我們購買前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篩選,除了與上述提到的葉形設計這些可見的因素外,儘量選擇轉速較低的風扇是降低噪音的有效方案,同時,反直覺的是,更厚的風扇通常都會產生更大的噪音,要平衡噪音與性能,選擇25mm厚的風扇即可。

另外,在雙塔風冷中,中部風扇選用與前側風扇相反的旋轉方向更佳,但是目前市面上同葉形的反轉風扇選擇較少。

風扇選購通用策略總結:

1. 後方無阻抗(如機箱風扇),選擇葉片少,扇葉弧度大的風扇;中等阻抗(如風冷),選擇葉片適中的風扇;大阻抗(如水冷),選擇葉片稍多的風扇。

2. 若看重性能,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量選更厚,轉速更高的風扇,但轉速2800轉閾值後,收益會斷崖式降低;若看重靜音,選擇25mm風扇即可,過厚或過薄都並非首選,轉速在2000轉以下的風扇噪音水平更低,部分廠商會提供特化的靜音風扇。

3. 如無特殊需求沒必要選擇雙滾珠軸承,油軸也能保證5-10年性能不衰減,風扇作爲耐用配件,不需要考慮售後問題。

風扇推薦:

以下按擋位分別推薦一些不會踩坑的風扇,未提到的風扇並非都不夠優秀,時間有限,未來可能會逐漸補充。

25mm主流級風扇:

【風冷】Nidec 12025 價格25元

5400轉暴力扇,噪音巨大,力大磚飛系列,性價比非常高。

【水冷】叢林豹P2 價格40元

性價比最高的LCP風扇,雖說是水冷扇,亦可作爲風冷扇使用。

【風冷】ARCTIC P12 PRO 價格75元

25年令人驚喜的新品,價格實惠,部分擋位性能甚至不輸30mm的選手。

【風冷】攀威P12E 價格75元

新進玩家,推測是老牌ODM大廠品牌,LCP材質,性價比很高,風冷特化型號,不推薦用於水冷。

【風冷】酷冷至尊莫比烏斯VX 價格90元

靜音特化風扇,性能較弱,作爲機箱進氣扇非常好。

【風冷/水冷】攀威LP12E 價格100元

同樣是LCP材質,P12E升級款,水冷性能提升明顯,風冷性能幾乎無提升。

【水冷】大鐮刀GT2150 價格110元

溫柔颱風,GT扇葉開創者,噪音表現異常優秀,可滿速使用。

【水冷】大鐮刀GT3000 價格120元

不同區間中性能與噪音均不俗,風扇推薦榜單的常駐選手,高轉速較吵。

【風冷】聯力P28 價格130元

據韓網評測顯示該款風扇爲最強的風冷扇。

【風冷/水冷】三洋9RA 12025 價格135元

工業扇,LCP材質,頂級性能,外觀比較難看。

【風冷/水冷】貓頭鷹A12X25 G2 價格270元

LCP材質,靜音特化,在同噪音下性能頂級,極限性能較弱,富哥專用。

30mm以上厚扇:

【風冷】超頻3 F9 R120 價格160元

LCP材質,風冷特化,不推薦作爲水冷扇使用,作爲機箱進氣扇也很優秀。

【水冷】追風者T30 價格140元

LCP材質,人氣水冷扇,扇框有漏風問題,性能很優秀,水冷扇標杆。

【風冷/水冷】sudkoo mach120 價格190元

LCP材質,T30上位選擇,作爲風冷扇不夠優秀,價格很貴性價比不高。

【風冷/水冷】三洋9RA 12038 價格330元

工業扇,LCP材質,38mm厚風扇,能買到的最頂級風扇之一,除了價格貴,醜和兼容性較差外無缺點。

15mm薄扇:

【風冷】海盜船AF120slim 價格30元

小機箱性價比之王,便宜好用,但是工包可能有假貨。

【風冷/水冷】酷冷至尊莫比烏斯120slim 價格120元

噪音很低,性能不錯,最好用的薄扇之一,國內很難買。

【風冷/水冷】貓頭鷹A12X15 價格135元

目前噪音最低的薄扇,性能尚可,可做莫比烏斯平替。

【風冷】DIY 4090風扇 價格90-140元

暴力扇,非常適合小機箱下壓散熱器,高16mm注意干涉。

全部15mm風扇與除三洋12038外的30mm均爲個人使用感受;多數25mm風扇橫評資料來自超能網,肯尼酷,Convergence42與CHH論壇。

另外提一嘴我用過的風扇黑榜,希望大家避免踩坑:

1. 振華巨風 30mm厚度 價格100元

性能較差,甚至比不過諸多25mm選手。

2. 雅浚H12PE 25mm厚度 價格100元

性能尚可但軸噪極其嚴重。

3. 九州風神FT12slim 15m厚度 價格70元

性能不夠優秀,進氣嘯叫極大,在ITX機箱內無法提供合適的場景。

4. 利民B12015 EXTREME 15mm厚度 價格100元

低轉速下性能很差,高轉速非常吵。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多多點贊關注支持,未來還會爲大家帶來更多硬件科普與推薦,敬請關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