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這裏是米花君!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想買一副耳機,看測評卻一臉懵,“這耳機中頻潤,高頻亮,低頻下潛深,就是聲場略窄。”
聽上去像古文翻譯題。什麼“潤”“亮”“糊”“下潛”,這些詞到底在說啥?
別急,米花君就用最通俗的方式,一次性把耳機的關鍵參數、黑話講明白。
一、耳機參數到底怎麼看?
1. 頻響範圍(Frequency Response)
![]()
一般都會標註在說明書上,比如“20Hz–20kHz”。理論上範圍越寬,聲音能覆蓋的頻率越多,但這並不代表音質就好。“20 Hz–20 kHz 已經覆蓋人耳可聽域,再寬的標稱數字大多是廠家宣傳使用,關鍵看實測曲線和實際聽感。”
2. 靈敏度(Sensitivity)
單位一般是 dB/mW 或 dB/V,表示耳機在單位功率下能發出多大聲。
靈敏度高的耳機更容易“推響”,搭配手機、筆記本更方便。
靈敏度低的(比如高端頭戴)可能需要耳放或獨立DAC來驅動。
![]()
“注意廠家給的是哪種單位,dB/V 的數值天然更大,別被 120 dB/V 嚇到,換算成功率靈敏度可能只有 100 dB/mW。”
3. 阻抗(Impedance)
![]()
單位是 Ω(歐姆),影響耳機與設備的匹配。阻抗高的耳機(100到600Ω)需要更強的電壓推動;阻抗低的耳機(低於32Ω)隨身設備就能輕鬆驅動。
可以簡單理解成“手機ipad選低阻抗耳機,專業音頻接口選高阻抗耳機。”
4. 驅動單元類型
![]()
這影響耳機的“聲底”。主流幾種是:
動圈(Dynamic):聲音自然、低頻飽滿,常見於大衆耳機。
動鐵(Balanced Armature):單單元動鐵低頻量感通常偏少,但多單元並帶低頻專用動鐵時,下潛和量感可接近甚至超過動圈
平板(Planar Magnetic):兼顧速度與細節,聲音“順滑”,但貴。
靜電(Electrostatic):最頂級的技術,聲音極其細膩透明,價格很高很高。
如果你是第一次入坑,動圈耳機不會出錯。追求細節表現的,可以試試平板單元。
![]()
5. THD(總諧波失真)
“THD 越低越乾淨,高端耳機通常 <0.1 %。THD>0.5 % 時聲音可能發毛、發糊。”
![]()
6. 聲場與定位
這個參數通常不寫在說明書上,但發燒友非常在意。(可能會在網頁上宣傳)
聲場寬意味着聲音的“空間感”強——聽交響、電影時更沉浸;
定位則對FPS遊戲尤其重要,能聽出腳步聲方向。一般來說,開放式耳機聲場更寬,封閉式聲場更集中。
![]()
7.藍牙編碼
![]()
簡單來說,藍牙耳機的音頻傳輸不是“原聲”傳輸,而是壓縮傳輸。藍牙傳輸中“高碼率”並不等於“真實無損”。即使 LDAC 990kbps 也只是“準無損”級,真正的有線傳輸依然更穩定。
流程是這樣的:
音樂 → 手機音頻芯片 壓縮(編碼 encode) → 藍牙發送 → 耳機 解壓(解碼 decode) → 聲音。
這個壓縮格式就是編解碼協議(Codec, Coder–Decoder)。
那麼主流的編碼碼率,以及他們的優缺點有哪些呢?米子也是做了個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
![]()
二、搞懂聲音:低頻、中頻、高頻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範圍大約是 20Hz 到 20,000Hz(20kHz)。
在耳機世界裏,這段聲音被分爲三個主要部分:
低頻(20Hz~200Hz):負責“震”和“厚”,比如鼓點、貝斯、腳步聲。
中頻(200Hz~4kHz):人聲的主要部分,也是音樂的“靈魂”。
高頻(4kHz~20kHz):決定清晰度、亮度、空氣感。
可以把這三個頻段想象成建房子的結構:
低頻是地基,中頻是牆體,高頻是窗戶和光線。
沒有低頻,房子飄;沒有中頻,空;沒有高頻,就暗。
不同耳機品牌的“調音風格”,其實就是在調整這三段的能量比例。
![]()
三、“黑話”其實都在描述頻率
米子整理了最常見的發燒黑話和它們對應的頻段關係,一圖看懂‘亮’‘糊’‘潤’的區別。”
![]()
再用文字描述的話,“潤”是聲音順,“亮”是聲音有穿透力,“厚”是聲音紮實,“糊”是聲音變成一坨。
四、不同用戶類型該關注什麼參數?(也是直接上導圖)
![]()
五、如何“聽出”這些區別?
![]()
米子覺得,沒有人是所謂的“木耳”,可能只是聽的耳機較少,可以通過下面的訓練來改善。
選擇一個熟悉的歌曲:用同一首歌對比不同耳機。
女聲:聽中頻
爵士鼓:聽低頻
小提琴、鑔片:聽高頻
關注聲音位置:
人聲離你近就是中頻多;
聲音散得開就是聲場大;
低頻有震感但不糊就是控制好。
對比時保持 EQ 一致,最好關閉花哨音效,或統一用平直曲線
練上幾天,你應該就能聽出耳機“潤”“亮”“糊”是啥感覺了。
![]()
最後
你可以用參數選出“正確”的耳機,也可以用聽感找到“喜歡”的耳機。
頻率、阻抗、靈敏度,是理性的標準,“潤”“亮”“糊”“暖”,則是感性的表達。
![]()
最後,米子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幫你解決在選擇耳機時的困擾,後續也會繼續爲大家帶來有用的文章,感謝大家的閱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