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門把手新國標將禁止隱藏式門把手

2025年9月24日,工信部發布《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新車將禁止使用全隱藏式車外門把手,所有車輛必須配備機械冗餘裝置,確保在緊急情況下無需藉助工具即可從外部打開車門。

隱藏式門把手自特斯拉推廣以來迅速普及,如今已成爲衆多新能源車型的“標配”。車企青睞這一設計,主要源於其顯著優勢:不僅造型美觀,還能與車身線條融爲一體,提升整體視覺的高級感與科技感。

新能源車隱藏式門把手

然而,隱藏式門把手也暴露出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其“致命傷”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斷電即“失靈”:由於依賴電控系統,車輛在碰撞或起火斷電時,門把手可能無法自動彈出。據中保研測試,隱藏式門把手在側面碰撞後的彈出成功率僅爲67%,遠低於傳統機械把手的98%。

  • 救援受阻:車輛要在通電解鎖的狀態下,通過內部電機才能將門把手推出。但事實上往往出現事故後,很多車的電控系統都會罷工,救援人員只能靠工具硬撬,延誤了寶貴的救援時間。

  • 故障頻發:消費者普遍反映其存在“冬季凍結無法開啓”“誤觸夾手”等使用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新國標從三個關鍵維度對車門把手設置安全“紅線”:

  • 機械冗餘設計:每個車門必須配備可手動操作的機械開啓裝置,確保在斷電或碰撞後仍能從外部開門。規範還要求車門外把手預留不小於60mm×20mm×25mm的操作空間,避免緊急情況下“無從下手”。

  • 位置與標識規範:車內把手應設置於無遮擋區域,高度需在座椅R點前方0-680mm範圍內,標識應清晰醒目,防止出現“找不到把手”的情況。

  • 全場景安全驗證:標準要求車企必須通過包括碰撞、夾手、低溫等在內的多項極端場景測試,覆蓋超過20款車型,以全面驗證把手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