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今天帶來的是李煜的故事

(上期反響不錯,lz就再發一篇)

李煜生於公元937年七月初七。

他出生那年祖父李昪在金陵登基稱帝。

正逢五代十國的亂世,大唐的輝煌早已被藩鎮割據的戰火燒得一乾二淨。整個神州大地上生靈塗炭,一片殘破。

李煜長於深宮,外界風雨被祖父建起的高大宮牆所遮蔽。

小小的李煜眼中所見盡是廊院下的草長鶯飛,屋檐上的風花雪月。

南唐三千里地的富饒與遼闊滋養了他的詩與夢。

這時的他天真爛漫,還不明白命運所贈予的一切,暗中都標好了價碼。

...

李煜七歲那年,因長期煉丹服藥中毒,李昪駕崩。父親李璟繼位。

李璟擅長寫詩填詞,沉迷享樂。

因爲皇帝喜歡詩詞,所以朝堂上活躍着一羣空談政治,擅長舞文弄墨的大臣。政治風氣一改李昪時的清朗剛健,變得諂媚浮華。

李璟接手時南唐國力雄厚。這給了李璟開拓疆土,揚名萬世的野心。

在馮延巳等朝堂五鬼的煽動下,南唐先是在滅閩之戰中損失慘重,又在滅楚之戰中潦草收場。

這讓原本強大的南唐迅速衰落。

到957年後周入侵時,南唐已經無力抵抗。後周軍隊迅速佔領江北大片土地,迫近金陵。

958年,李璟向柴榮改年稱臣,去帝號,自稱唐國主。

...

稱臣後,李煜常看見父親在雨幕裏獨自站着。

他緩緩吟誦;'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黃昏微雨小樓下,丁香花在他身畔盛開,襯得他那麼孤單。

很久後,李煜才理解父親那時的心情。

...

李煜的長兄李弘基是個極具野心且手段狠辣的人。他在一場場戰爭中屢立戰功,逐漸崛起。

在皇太帝李景遂辭掉皇儲之位,回封地閉門謝客,主動讓路後。入主東宮後李弘基心裏仍不踏實,暗中安排人毒殺了叔叔。

得知消息的李煜驚恐萬分。他如堯舜項王一樣天生重瞳,這讓李弘基對他早已虎視眈眈。

爲了自保,李煜開始禮佛參禪,喫齋避世。見到弟弟這麼識趣,李弘基似乎打消了弒弟的想法。

如果沒有意外,李鈺也許就可以當個閒散王爺終其一生。

然而命運總不由人。

...

殺叔兩年後,李弘基夜夜夢到叔叔索命,暴斃身亡。

至此,李煜前面五個哥哥全部亡故,仍然在禮佛避世的他成爲了太子。

公元961年,二十五歲的李鈺被命運倉促推上皇位。

在萬千世人豔羨的目光中,李煜沒有絲毫的喜悅。

他隱隱看到前方風雷大作,暴雨將至。

...

十九歲那年,李煜迎娶了開國元老周宗的女兒周娥皇。

雖是政治聯姻,可當他看到周娥皇的第一眼,如同一朵似火紅蓮綻放在禁忌的夜空中。

他深深的愛上了她。

'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這是李煜爲大周后寫的第一首詞。

婚後,夫妻如漆似膠,形影不離。

一年中秋,娥皇省親未歸,李煜異常思念,作了一首長相思遙寄思念: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大周后通書史,善歌舞,精音律,尤工鳳簫琵琶。她還親自重新考證編排玄宗時代的霓裳羽衣曲。

李煜作詞,周後奏曲。大唐盛世之音,跨過百年亂世重現人間。

...

公元964年,大周后突然一病不起,久治不愈。

然而在她生病期間,其妹入宮探視。李煜對之一見鍾情。大周后知道後痛徹心扉,病勢更沉。

李煜負疚萬分,朝夕相伴左右,飲食起居都要親自照顧,倦極也只是和衣而臥,衣不解帶。

這時他們的兒子也死去了。

大周后萬念俱灰。她將自己的琵琶燒燬,強撐病體更衣靚妝,後便逝於瑤光殿西室,享年二十九歲。

大周后至死麪不外向,不肯原諒李煜。

李煜悔痛欲絕,數次哭泣昏厥,自盡未遂。

...

趙匡胤戎馬半生,即位以來半年滅南漢,兩月滅後蜀,一月定湖南。

一統北方後,他將目光投向江南。

'側臥之塔豈容他人酣睡。'

面對大軍壓境,李煜一改平日軟弱。他不再對宋稱臣,並積極備戰。

趙匡胤很不屑,那麼多英雄都在我手下一觸即潰,你李煜一個吟弄風月的文人也敢螳臂當車?

然而這場仗一打就是兩年。

在李煜和臣子們驚人的毅力下,**趙匡胤的禁軍因傷亡過多幾乎譁變,京畿的百姓也因爲戰爭帶來的賦稅過重而逃離。

趙匡胤幾乎要崩潰了,他下令前線撤兵,卻被將軍們拼死勸阻。

當金陵拿下的捷報終於抵達時,性格舉止一向沉毅寡言的宋太祖竟然失態到“泣謂左右”的地步。

...

南唐君臣押送進京,宋太祖一反寬厚仁慈的常態,在朝堂上挨着個兒辱罵。

這幫南方人搞得他很沒面子,他很憤怒。

然而當有人建議將李煜獻俘太廟折辱後處死時,太祖拒絕了。

作爲英雄,趙匡胤拒絕侮辱一個可敬的對手。

他修建了江南風格庭院,在裏面種滿名花異卉,供李煜和小周後居住,喫穿用度仍是君王待遇。

然而,被噁心的太厲害的趙匡胤還是給李煜封了個“違命侯”。

李煜新詞傳到時,這個戰無不勝的北方漢子在細讀之後,總會略帶不屑的輕哼一聲。

轉過身去嘴角掠過一抹激賞的笑意。

...

僅僅一年後,趙匡胤在燭影斧身的謎團中驟然駕崩,趙匡義即位。

趙匡義愛好琴棋書畫,附庸風雅。然而卻心機毒辣,氣量狹小。

作爲皇帝,他每次面對李煜都有一種深深的自卑感。

李煜氣質高雅,長相英俊,寫的詞在汴京都滿城傳唱。而且得皇位又正,彷彿在時刻諷刺自己這來路不明的皇位。

...

趙匡義先是削減李煜的喫穿用度,讓他喫粗糧穿粗布。隨後強制他搬出江南庭院,住進一個近乎監獄的寒宅。

這是生來錦衣玉食的李煜第一次面對寒風冷雨。

一天夜裏他冷的直哆嗦,推開窗子,料峭春風撲面而來。

李煜一陣恍惚,往事潮水般襲來。

可再也回不去了。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往事如煙,再不可追憶。

可還好,他還有小周後。他們就像兩條相濡以沫的魚,在這個名爲汴京的車轍裏相互依偎,支撐對方走下去。

...

趙匡義垂涎小周後美色久矣。

趙匡胤在世時他有所忌憚,可如今宋太祖已不在人世。

小周後被召入宮中,被**半個月之後才被放回。

回來後小周後一言不發,只是在李煜懷裏泣不成聲。

李煜覺得心彷彿被挖出來了,還連着神經,正被細細剮碎。

這對他來說這是比亡國更殘酷的懲罰。

這只是一個開始,小周後隔三差五就會被召入宮中,一去就是數日。而李煜只能一邊飲酒麻痹自己,一邊寫詞發泄。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流水落花春去,天上人間'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失去一切之後,李煜折骨作筆,錐心爲墨,寫出無數千古名句。

...

這些詩詞流傳到江南,江南文人世子深感淒涼,爭相傳唱,江南民心動搖。

在派舊臣試探李煜,得知其有毀殺忠臣、思念故國的心思後,趙匡義動了殺心。

...

公元978年七月初七,恰逢佳節。

這是李煜四十二歲的生日。

兩鬢斑白的李煜在明月中又懷念起了故國故人。

懷念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

提筆須臾之間,一闕虞美人墨跡未乾。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真像一場夢啊。

隨後,他將趙匡義送來的毒酒一飲而盡。

...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他無聲地笑了。

'我要回家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