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個人想要飛上天,之後載入了航天史

提及太空探索的先驅,加加林的繞地飛行、阿姆斯特朗的個人一小步常被世人銘記。

注:其實並無史料證明確有此人,不過多爲傳言,真假請自行判斷

但鮮少有人知曉,世界公認的航天第一人,實則是中國元朝末年一位來自浙江的先行者 —— 陶成道,他還有另一個名字,萬戶

爲緬懷他的壯舉,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以其名命名;

國外專家學者亦對他推崇備至,直言中國人不僅是火箭的發明者,更是最早嘗試用固體燃料火箭載人升空的探索者。

陶成道原名陶廣義,出身於浙江婺城陶家書院。

他自幼浸潤詩書,胸藏錦繡,卻對功名利祿淡泊疏離,唯獨癡迷於煉丹之術。

一次煉丹時,丹爐意外炸裂,灼熱的火光與轟鳴竟如頓悟之鑰,讓他轉而將目光投向更具實用價值的火器研製,從此開啓了與火爲伴的探索之路。

彼時,朱元璋正領兵抗元、志在恢復中華。

陶成道深知火器之力可助大業,遂率領千名弟子前來投奔,將潛心鑽研的火神器技藝傾囊相授。

憑藉這些威力驚人的利器,朱元璋的軍隊如虎添翼,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一路掃清障礙。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感念陶成道的功績,特封其爲萬戶,萬戶之名也自此與他緊密相連,流傳後世。

年歲漸長,陶成道的目光卻愈發高遠 —— 他突發奇想:若借火器的巨大推力,能否將人送入藍天,觸碰那片亙古遙遠的蒼穹?

念頭既起,他便即刻付諸行動,爲這場飛天之夢做足了準備。

那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陶成道手持兩隻巨大的風箏,穩穩坐在一輛特製的蛇形飛車上 —— 車上,47 只火箭早已牢牢捆綁就緒。

他轉頭吩咐侍從點燃第一排火箭,可侍從望着眼前的裝置,深知此舉兇險,手若篩糠,遲遲不敢落筆。

見此情景,陶成道朗聲大笑,目光中滿是堅定與豪邁:飛天,乃是我華夏兒女延續千年的夙願!

今日我即便粉身碎骨、血灑長空,也要爲後世闖出一條探天之路!爾等無需擔憂,只管點火!

侍從聽罷,含淚遵從。只聽轟的一聲巨響,烈焰裹挾着濃煙沖天而起,飛車竟真的掙脫地面,帶着陶成道緩緩升向雲端。地面圍觀的衆人見狀,無不拍手歡呼,眼中滿是震撼與期許。

可就在這歡呼尚未停歇之際,意外突生 —— 第二排火箭毫無徵兆地自行點燃,隨即一聲劇烈爆響劃破長空。

衆人定睛望去,只見空中的飛車已化作一團熊熊烈火,裹挾着火星墜落,再無陶成道的身影。

這場大膽的嘗試終以悲劇落幕,但陶成道的名字,卻永遠刻在了人類航天史的扉頁上。

萬戶碎片

他是第一個敢用火箭搏擊太空的勇者,是人類載人火箭探索的開山先驅。

縱然壯志未酬,他卻以生命爲炬,照亮了後世探索蒼穹的道路,爲人類文明寫下了濃墨重彩、震撼人心的一筆。

今人有詩讚之曰:

箭縛蛇車叩碧天,烈焰焚身志未遷。

月丘留姓銘先驅,千古丹心照宇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