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友們用智能手錶測過壓力嗎,有沒有懷疑過它準確性?
其實這件事,世超深有體會。
去年某個週五晚上,我和幾個哥們在酒吧小酌,玩玩遊戲,心情非常不錯。
突然手腕上的表嗡地振了下,跳出一個通知,說我壓力大了,請嘗試放鬆。
![]()
不是兄弟,哥們都下班幾小時了,還不夠放鬆嗎?
從那會開始,我就開始懷疑這些宣傳能監測壓力的智能手錶和 App,壓根就不靠譜。
![]()
後來世超在網上搜了一下,發現和我有類似經歷的網友真不少。
有人刷抖音時被提醒要注意壓力,結果一做題,反而狀態不錯了。
![]()
![]()
有人每次心情特差時就測壓力,結果每次手錶都說她狀態真棒。
![]()
有人熬了一個大夜,狀態被標爲優秀。然後早睡晚起心情平靜,手錶又顯示壓力大。。。
![]()
這個問題不是針對一家哦,而是很多帶監測的手錶和 App,都有這樣的情況。
當然了,一定還是有很多網友,覺得手錶測得準。
比如每次被 KPI 壓得喘不過來氣,領導天天在羣裏@你,手錶過會就貼心提醒你壓力大了。
![]()
但今天世超要和大家要說的是:你認爲準,可能是湊巧了。
因爲手錶測出的壓力,跟你們想的壓根不是一回事。
![]()
首先,手錶是怎麼測出你壓力的?
行業內最通用的辦法,就是監測心率變異性 HRV。
HRV 可不是測心跳速度,而是測你心跳節奏的變化。心跳節奏變化大,HRV 就高。心跳節奏很規律,HRV 就低。
有一個反常識的事是:健康的心跳節奏,是時快時慢、充滿變化的。
比如你心率是每分鐘 60 下,你的心臟並不是每隔一秒跳一下,而是有些間隔稍微小於一秒,有些稍微大於一秒。
![]()
爲啥會這樣?
因爲人體內部有個自主神經系統,它負責管理心跳呼吸這些你不用主動控制的事。
這個系統下面有兩個部門:
一個是交感神經系統,SNS。一個是副交感神經系統,PNS。
![]()
聽起來要枯燥了,世超儘量通俗講一下。
![]()
SNS,你可以叫它奮鬥哥。
每當你遇到緊急情況,比如要跟人幹架、和老闆談離職,奮鬥哥就會站出來,給你分泌腎上腺素,讓你心率上升,準備好應對挑戰。
![]()
PNS,是健康哥。
當你躺在沙發上放鬆時,健康哥就會上線。它通過釋放乙酰膽鹼來減緩心率、促進消化和儲存能量,讓你進入恢復狀態。
一個健康狀態的身體,奮鬥哥和健康哥是能無縫交接,靈活換班的,所以心率時快時慢,HRV 數值就會偏高。
但如果處在不健康狀態下呢?
比如你一整週工作壓力都拉滿了,身體、神經一直緊繃着,那奮鬥哥就會一直在線。
這就意味着,你的心跳節律就會趨於單一,僵化,那 HRV 就會低了。
![]()
所以手錶就抓住 HRV 這個指標,來分辨你壓力狀態。
HRV 高,壓力小;HRV 低,壓力大。
聽到這,你是不是覺得還挺科學,沒毛病。
![]()
但問題是,現實世界中並非只有心理壓力,纔會讓奮鬥哥上線,導致 HRV 變低。
生理上的壓力,也會如此。
你喝了杯咖啡、抽了根菸➡咖啡因、尼古丁讓中樞神經興奮➡奮鬥哥上線。
你健身運動➡劇烈運動對身體產生負荷➡奮鬥哥上線。
晚上擼串太多➡消化系統超負荷運轉➡奮鬥哥上線。
喝酒之後➡肝臟加班加點分解代謝酒精➡奮鬥哥上線。
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喝酒後,手錶就會提醒你壓力過大。
![]()
甚至,你看球賽激動了、打遊戲太刺激了、和暗戀對象約會緊張了,這些情緒波動,都會讓奮鬥哥跳出來加班。
所以重點就是——奮鬥哥上線,不分好壞。
![]()
你生氣也好,激動也好,只要是一種高壓狀態,奮鬥哥就會出現。
可大部分智能手錶能看到的,只是一個孤立結果:HRV 降低了。
手錶分辨不出,你到底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負荷,你到底是亢奮還是生氣。
寫這篇稿子時,世超也拜託米羅問了 OPPO 穿戴設備的小夥伴,他們也表示:HRV 等於心理壓力的說法並不準確,“身心狀態”可能更客觀。
當然,我也查了相關報告。
前段時間,美國心理學會 APA 旗下的頂刊就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
研究人員找了 781 名學生,讓他們連續 3 個月佩戴佳明智能手錶,同時每天多次報告自己當下最真實的壓力感受。
![]()
3 個月之後,研究結果出來了。
![]()
絕大多數人的手錶測出的壓力和本人感受到的壓力,根本就不匹配。
![]()
研究者在摘要中用了一套非常嚴謹學術語言總結爲:
可穿戴設備的數據和用戶自報的數據,可能就不是一個概念。
![]()
這其實就是世超表達的意思。
手錶測出的壓力,是很寬泛的生理負荷狀態,但我們關心的是那個讓人輾轉反側的心理壓力。
在專業的臨牀醫學上,醫生判斷心理壓力可不是看個 HRV 就完事了。
他們會讓你填各種問卷、問你最近有沒有生病、喫了什麼藥、有沒有劇烈運動,還會測腦電波、檢測你的血液、頭髮中的皮質醇含量。
測壓力是一個多維度的評估體系,但你的手錶對這些,是一無所知。像 Apple Watch 這種每 2-5 小時才測一次心率數據,你的壓力變化它都不一定能及時反應,甚至有的手錶測心率都不一定準,更不要說計算 HRV 了。
世超認爲,這些理論很多廠商和 App 們一定是知道的。
有一些開發者會很負責地解釋 HRV 是啥,它所代表的壓力是啥。
![]()
![]()
但也有很多開發者在宣傳時,存在着混淆概念的嫌疑。
比如 App Store 裏就有很多手錶壓力相關 App 的宣傳頁中,都寫着識別心理壓力,緩解你的情緒。
的確,我們不能說這些廣告語就是欺騙。
但這種說辭,一定會讓很多用戶產生誤解,以爲這些 App 能精準監測心理壓力。
![]()
說到這,你可能會問那這類 App,就是完全沒用了嗎?
也不是。
在兩種狀態下,它還是有點價值。
一個是你認清了 HRV 的本質。
你知道它測的是身體整體負荷狀態,而並非僅僅是心理壓力,心情好壞。
另一個是,這些 App 對你來說,更多是一種裝飾和分享欲的滿足。
這類 App 在 UI 設計上都非常優秀,很多用戶都是把這些狀態放在手錶上當個組件,心情有起伏時也可以截個圖分享到社交媒體上。
![]()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你指望它能準確判斷你的心理壓力,那真的算了吧。
![]()
你的焦慮和快樂,不是一個 HRV 就能精準概括的。
更何況你焦慮時,即便手錶說你沒壓力,你也不會因此而釋懷。
而當你喝點小酒享受當下時,它卻提醒你壓力大,這對注重情緒的你來說,反倒是一件壞心情的事吧?
撰文
:刺蝟
編輯
:莽山烙鐵頭 面線
美編
: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
小紅書網友截圖
Associations between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and passive sensor data in a large student sample.
瞭解 GARMIN 裝置上的 HRV 狀態. Garmin 臺灣
生理訊號如何幫助減輕壓力和疲勞
如何通過 HRV 測量神經系統調節.NEUROFIT
一篇文章讀懂心率變異性(HRV) - 知乎@一隻小短腿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