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 Cherry 正式把《空洞騎士:絲之歌》(Hollow Knight: Silksong)定價 $19.99(美區),並按此在多個地區上架公佈了發售日期。
這個“相對偏低”的定價在玩家中大獲好評(許多玩家直呼“太良心/太便宜”),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獨立開發者的焦慮與討論:他們擔心玩家對同價位遊戲的期望被抬高,自己較小體量、較少資源的項目將更難定價/銷售。多位獨立開發者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了類似疑慮。
Basti Games(Lone Fungus / Melody of Spores):其開發者在 X上表示,自己正在做的續作體量遠小於《絲之歌》,原本以爲 10–15 美元或 20 美元是合理區間,但現在“怎麼定價”變得令人爲難;隨後他又發文稱很多人理解 Team Cherry 能這樣定價是因爲他們“有實力/可以這樣做”,這讓他多少放心一些。
其他獨立團隊 / 開發者(如 ArkanPixel 等)也在社媒上發帖討論“現在該怎麼定價我們的小型 Metroidvania?”的問題,表達了相同的市場焦慮。媒體對這些一線反應做了整理報道。
網友分析爲什麼有這種擔憂?
體量與資源差異:Team Cherry 是憑藉首作《Hollow Knight》建立了龐大粉絲與長期收入基礎(原作累計銷量巨大),因此他們可以用較低的發售價換取更大用戶基礎與口碑;而許多小團隊沒有這種“前作紅利”或長期儲備,低價對他們意味着更高的商業風險。
示範效應:當一款在玩家圈具有“標誌級”影響力的遊戲以較低價格發售時,玩家在心理上會把“$20”與“高質量/高可玩時長”關聯,從而提高對同價位其他作品的期待——這讓小體量項目難以用相同價格去賣出“合理利潤”。
媒體對開發者採訪與社媒發帖已記錄了這種擔憂並做了報道。
翻譯:"絲之歌的定價就是團隊本色。 櫻桃組太酷了,直接白送遊戲"。 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開發者們疑惑絲之歌之後20美元(約145元)定價是否不切實際,但"實在沒法把價格定得超高"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