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银河战士恶魔城开发商谈《丝之歌》定价:我们负担不起定这么低

Team Cherry 正式把《空洞骑士:丝之歌》(Hollow Knight: Silksong)定价 $19.99(美区),并按此在多个地区上架公布了发售日期。

这个“相对偏低”的定价在玩家中大获好评(许多玩家直呼“太良心/太便宜”),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独立开发者的焦虑与讨论:他们担心玩家对同价位游戏的期望被抬高,自己较小体量、较少资源的项目将更难定价/销售。多位独立开发者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类似疑虑。

Basti Games(Lone Fungus / Melody of Spores):其开发者在 X上表示,自己正在做的续作体量远小于《丝之歌》,原本以为 10–15 美元或 20 美元是合理区间,但现在“怎么定价”变得令人为难;随后他又发文称很多人理解 Team Cherry 能这样定价是因为他们“有实力/可以这样做”,这让他多少放心一些。

其他独立团队 / 开发者(如 ArkanPixel 等)也在社媒上发帖讨论“现在该怎么定价我们的小型 Metroidvania?”的问题,表达了相同的市场焦虑。媒体对这些一线反应做了整理报道。

网友分析为什么有这种担忧?

体量与资源差异:Team Cherry 是凭借首作《Hollow Knight》建立了庞大粉丝与长期收入基础(原作累计销量巨大),因此他们可以用较低的发售价换取更大用户基础与口碑;而许多小团队没有这种“前作红利”或长期储备,低价对他们意味着更高的商业风险。

示范效应:当一款在玩家圈具有“标志级”影响力的游戏以较低价格发售时,玩家在心理上会把“$20”与“高质量/高可玩时长”关联,从而提高对同价位其他作品的期待——这让小体量项目难以用相同价格去卖出“合理利润”。

媒体对开发者采访与社媒发帖已记录了这种担忧并做了报道。

翻译:"丝之歌的定价就是团队本色。 樱桃组太酷了,直接白送游戏"。 类银河战士恶魔城开发者们疑惑丝之歌之后20美元(约145元)定价是否不切实际,但"实在没法把价格定得超高"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