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經典名菜第二十四彈:【新疆十大經典名菜】

偷偷更一期

先疊甲:1、【十大經典名菜】非我評出,而是在2018年9月由中國烹飪協會聯合河南省商務廳共同主辦評選出來的,收錄在《中國菜——全國省籍地域經典名菜、主題名宴名錄》代表中國面向全世界的。

2、配圖圖片均爲網上尋找,大多爲官方政務網站、大衆點評及百度百科,如有錯誤可以及時指正,可以把你認爲正確的發在評論。

新疆菜是中國地方菜。以當地產的牛、羊肉及瓜果蔬菜爲主要原料;烹調技法以烤、炸、蒸、煮見長;質地、味型適應氣候高寒、人體需熱量大的要求,具有油大、味重、香辣兼備的特點,新疆是以維吾爾族爲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信仰***教者居多,祖輩過着遊牧生活,主食牛羊肉。公元10世紀中葉,建立了第一個信仰***教的哈拉汗王朝。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生活也由遊牧逐漸轉向定居農業。與內地商業貿易交往日趨頻繁,飲食習慣隨之改變,由主食牛羊肉逐漸向肉面菜混食方向改變。烹調技術也由簡單的烤、煮發展到蒸、炒。清朝左宗棠率軍進駐新疆,隨軍進駐的廚師,採用牛羊肉烹製較精美的菜餚,促進了新疆烹飪技藝的發展,菜餚品種也日益增多。近年來,由於新疆人口結構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加之不斷派人到兄弟省市學習烹調技術,採衆家之長,補新疆之短,口味清淡的菜餚和工藝菜也出現於餐桌,得到衆多食客的青睞。

入選十大經典名菜的爲:大盤雞、天山雪蓮牛排、煮燻馬肉、蔥爆羊肉、戈壁烤魚、手抓肉、椒麻雞、新疆烤全羊、羊肉燜餅、饢包肉

第一位:大盤雞

新疆大盤雞,又名沙灣大盤雞、辣子炒雞,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沙灣市的特色美食,20世紀80年代起源於新疆公路邊飯館的江湖菜。主要用雞塊和土豆塊炒燉而成,還同新疆皮帶面搭配食用。色彩鮮豔、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是餐桌上的佳品,每到新疆來的遊客,都能以品嚐,新疆的大盤雞爲一快事。此品成菜後,紅、白、綠、醬紅幾色相間,使人觀後爽心悅目,口感微甜,辣中帶麻,肉質軟嫩爽口,特別適合2-5人的聚餐方式食用,是聚朋待友的一種風味佳餚,此小喫在新疆主要以回、維、哈、漢等民族消費爲主。

第二位:天山雪蓮牛排

這道創新菜顛覆了人們對新疆菜的認知。天山牧場放養的犛牛肉,用雪蓮、枸杞等藥材祕製醬汁慢煨兩小時,牛肉纖維間滲着淡淡藥香。裝盤時牛肉切片如紅瑪瑙,雪蓮花瓣作點綴,喫前淋一勺滾燙的雪蓮蜜汁,甜鹹交織中透着西域特有的野性。

第三位:煮燻馬肉

煮燻馬肉是新疆哈薩克族傳統特色菜餚,採用膘肥體壯的馬駒肉爲原料,經宰殺、醃製後使用天山雪松枝闇火燻蒸的傳統工藝製作而成,以其獨特的煙燻風味和鮮嫩多汁的口感著稱。製作過程包含水煮與煙燻雙重工序,成品肉質肥瘦相間,香而不膩,既是新疆冬季儲存食材的傳統方式,也是節慶宴席的必備美食

第四位:蔥爆羊肉

在烏魯木齊,沒有一口黑鐵鍋敢說自己沒炒過蔥爆羊肉。羊後腿肉逆紋切片,猛火快炒鎖住汁水,臨出鍋撒把孜然和安息茴香。褐紅的肉片蜷縮成誘人弧度,焦香的大蔥段裹着晶瑩油光,連盤底的湯汁都要用饢刮淨。 這道菜見證了絲路貿易的奇妙融合:中原的爆炒技藝,西域的香料,草原的羊肉,在滾燙鐵鍋中碰撞出穿越千年的火花。深夜的蒼蠅館子裏,廚師顛勺的鏗鏘聲與食客吸溜麪條的響動,譜寫着最動人的市井交響。

第五位:戈壁烤魚

戈壁烤魚,顧名思義,是在戈壁灘上烤制的魚類美食。新疆的戈壁灘,雖然荒涼,但卻孕育了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物產。在這片土地上,魚類資源雖然不如其他地區豐富,但卻形成了獨特的烹飪方式和口味。製作戈壁烤魚的過程並不複雜,但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首先,選用新鮮的魚類,如鯉魚、草魚等,去鱗、去內臟,洗淨備用。接着,將魚身兩側劃上幾刀,用鹽、孜然、辣椒粉等調料醃製一段時間,讓魚肉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然後,將醃製好的魚放在火上烤制,烤至兩面金黃、香氣四溢即可。

第六位:手抓肉

手抓肉是從哈薩克族中傳來的一種羊肉食用法,因用手抓喫,故得名。做法較簡單,即先將帶骨的羊肉剁成塊,放入清水中煮熟,撈出後上面撒上洋蔥末、鹽、再澆點滾湯即成。

第七位:椒麻雞

椒麻雞是新疆傳統名菜,屬香鹹麻辣口味,起源於新疆昌吉回族聚居區,以嫩雞爲主料,配以花椒、洋蔥等輔料經煮、拌工藝製成,具有麻醇鹹鮮、質地軟嫩的特點。該菜採用骨湯浸煮工藝,常選用土雞或三黃雞保證口感,煮後過冰水使雞皮脆嫩,撕條後拌入由鮮藤椒、花椒油等調製的自制椒麻汁。2018年9月入選首屆向世界發佈“中國菜”活動經典名菜名錄。椒麻雞成品兼具雞皮脆香與肉質筋道的雙重口感,麻味爲主且麻而不燥,辣中透鮮甜,配菜最初爲大蔥、辣椒,現可加木耳、千葉豆腐等,搭配皮帶麪食用更佳。

第八位:新疆烤全羊

烏魯木齊的烤全羊,是美食更是藝術品。選用週歲白色羔羊,用皮牙子(洋蔥)、孜然和祕製香料醃製整夜,掛入饢坑燜烤四小時。出爐時羊身金黃油亮,刀尖輕劃便滲出琥珀色肉汁。“烤全羊”是蒙古族用來招待貴客的傳統名菜。此菜歷史悠久。據傳,早在幾千年前,生活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人民已經開始用火來燒食獵取整隻野獸,大草原人民特定的遊牧生活方式,使這種食用方法延續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是內蒙古的一種傳統而具有獨特風味的宴客佳餚。由於“烤全羊”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講究,以前只供蒙古王爺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喫不到。如今這一傳統美食成了大衆熱捧的饕餮盛宴。

第九位:羊肉燜餅

羊肉燜餅是以羊排與薄餅爲主料的新疆特色美食,採用羊肉與麪餅分層燜制的獨特烹飪工藝。該菜品選用羊腿或羊排焯水去腥後,與土豆、紅蘿蔔及十餘種調味料燉煮入味,再將手工擀制的薄餅分層覆蓋於羊肉表面燜熟 麪餅層層不沾,熱乎乎的一大盤,有肉、有蔬菜還有面食,味道極其鮮美。成品兼具肉類香氣與麪餅麥香,薄餅可吸收湯汁精華,形成鮮香軟韌的口感層次 ,現如今作爲哈密地區代表性飲食符號

第十位:饢包肉

饢包肉,維吾爾語音譯爲“塔瓦喀瓦甫”,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食品,意即鍋燒肉,外形呈圓形,以饢包裹燉煮羊肉製成,屬新疆風味名食之一。其特點是面肉合一,既可作日常主食,也可作爲小喫或宴席菜餚。與普通不含餡的饢不同,庫乃其通過將羊肉與胡蘿蔔、皮牙子等食材燉煮後與饢結合,使饢充分吸收肉汁。和田地區採用沙土燒烤法制作:在沙坑中燃燒胡楊木形成火堆,火滅後將包肉麪餅埋入火灰烤制。其他做法需將羊肉切塊後加入辣椒醬、草果等調料翻炒,經燉煮至酥爛,再將切塊的饢放入肉湯中燴煮入味,最終裝盤澆汁而成。 饢包肉這種面肉合一的風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傳統民族特色。它的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樣化,既可以作爲小喫推車或店門前兜售,也可以作爲一種風味菜食,登上清真宴席的大雅之堂,作爲一種名菜供中外賓客品嚐。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