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

近幾年有個詞比較火,叫做電子陽痿,大概就是說坐在電腦前,已經對遊戲失去之前的那種興趣了。爲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我記得我從小到大都挺喜歡玩遊戲的呀。

可能有人覺得是自己長大了。正如那句詩一樣: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但我認爲,與這個關係不大。現在人面對這種各樣複雜的事情,壓力大得很呢,玩一玩遊戲也能讓自己緊繃的神經從紛繁的生活中剝離出來啊。但爲什麼坐在電腦前的時候沒有那份激情了呢。

那我們現在換一種角度想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內心想要的並不是這個呢?我們原本可能不是想玩呢?而我們買這些遊戲或者我坐在電腦前只是因爲“我”認爲自己是一個遊戲玩家,而不是真的想去玩呢?

現在劃重點,我來講點乾貨或者說是焚決都不爲過的內容:

首先從這個“我”講起:

在這裏“我”指的就是小我。笛卡爾曾經說過,我思過我在,他認爲一切事物都值得懷疑,唯有我在懷疑這件事無法被懷疑,我在懷疑這件事就是我在思考,當思考時,我是真實存在的。大腦有個毛病,叫強迫性思考,你有時候不想亂想,但你的腦子偏偏要胡思亂想,胡亂對周邊事物做個判斷評價。這個時候,如果你想對你的大腦下命令說,“停止思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很難的,你的大腦還是會下意識的進行思考。這個時候就有bu**生了。

當你想收回你的精神,反觀你的思維,你可能還是聽見你的思維在那裏聒噪。這個聒噪的思維我們將它稱爲小我。

與小我相對的是真我,真我是接近世界本源的東西。道德經裏講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從源頭來講,我們所有的所有都是一樣的這是真我。但小我不這麼想,因爲如果都一樣了,那麼小我將不復存在。所以爲了生存,小我特別喜歡幹一件事,那就是給自己貼標籤,比如說我是誰誰誰的兒子/女兒,誰的朋友,或者說那件事情的經歷者。這是小我現在的錨點。如果一件標籤消失了,那我們會變的難受,比如分手了,那我們身上誰誰誰戀人的身份消失了。這意味着小我錨點的切割。是很嚴重的問題,關乎到小我的存在。就比如說一件事情發生了關乎到你的生命安全了,你會內心毫無波瀾嗎?當然不會!小我也是這樣的。

因此,我們之前帶有的遊戲玩家的身份讓我們想要去玩遊戲,這是小我認爲的,但對於本我來說,我並沒有這個想法,相比之下我可能更想去刷刷視頻,追追劇等,所以出現了電子陽痿的現象。總的來說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當然,我今天所說的不只是遊戲,不只是電子陽痿。

如果大家想知道的話,下期更新帶大家認識一下自己的本我,讓大家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說自己內心真正想幹什麼!

(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區一起討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