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貓丨文
前幾天,《知音漫客》這個許多二次元死去的白月光突然從棺材裏仰臥起坐,帶着新刊殺了回來。只不過,那略顯微妙的定價,讓它想“割韭菜”的意圖有些“偷偷藏不住”了。
粉絲們一邊咬牙含淚爲自己的童年埋單,一邊免不了感嘆這些年來國漫圈的各種風風雨雨,讓我們離當年高喊“國漫崛起”的熱血年代,越來越遠了……
唏噓歸唏噓,但其實近幾年國漫並沒有那麼不堪,甚至還真冒出幾個頂流IP。其中,《非人哉》絕對是榜上有名的佼佼者。
無論是線上各大視頻平臺超10億的播放量,還是線下穀子店裏琳琅滿目的周邊,都實打實地印證了它的超高人氣。
可以說,在目前國漫整體環境並不樂觀的情況下,《非人哉》還能闖出這樣一片天,實屬不易。
因此,當官方宣佈爲紀念IP十週年而推出大電影時,大多數粉絲都表示理解與支持。哪怕電影版與TV動畫畫風差異明顯的預告片出爐後,大家依然抱以極大的寬容,紛紛表示“就算成品一般,也願意爲愛發電”。
於是,盼望着、盼望着,粉絲們期待的首映日終於來臨。
可很多人才剛走出影院,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給出了自己的判斷:這部電影只能打8.6分,因爲看完的人都已經有1.4了……
而在粉絲們普天蓋地的觀後感裏,我也得出了自己的判斷:《非人哉》推出這部電影的行爲,與《知音漫客》復刊簡直殊途同歸,都是一次對粉絲的服從性測試……
其中,原本上映前飽受爭議的畫風,反而成了整部電影最不值一提的問題。
這種動畫均分8點多,但電影只有一半的美感……
衆所周知,如果一部片子只是普通地爛,那它大概率會悄無聲息地撲街。但如果它爛得清奇、爛出風格,甚至引來全網吐槽、段子頻出,反而會吸引一批“異食癖”去嚐嚐鹹淡了。很不幸,我就是那個“小饞貓”之一。
不過在仔細向大家說明《非人哉》電影是如何做到“讓所有人都不滿意”之前,我們還得先從這個IP的由來講起。畢竟,只有瞭解它曾經的魅力,才能真正體會粉絲此刻複雜的心情。
大多數觀衆可能是通過動畫知道《非人哉》的,但其實它最初是作者一汪空氣於2015年左右開始在網絡上連載的漫畫作品,那時候名字還叫《神麼鬼》。
漫畫主要以四格的形式,以一條修煉兩百多年的九尾狐“九月”爲主角,講述了她與她那些以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仙和妖怪爲原型的朋友,在現代社會生活的日常故事。
當其他作品還在老老實實改編傳統神話時,《非人哉》卻大膽跳出框架,把一衆高高在上、神祕莫測的神仙通通“拉下人間”,重塑成鮮活接地氣的現代角色:
主角九尾狐九月是個剛進入社會工作的200歲純正宅女,她的日常簡直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寫照。
至於其他角色,也各有各的反差。比如,讓福瑞控狂喜的白龍馬敖烈,身爲龍二代卻一點架子也沒有,爲人憨厚;
他嘴裏通的是深海
觀音大士是個成天修身養性的鑽石王老五;
實際上手裏拿的是玉淨瓶
玉兔小玉外表可愛但戰力非凡,遇到月餅和金蟬就會控制不住火力全開,而真實身份其實是企業老總;
小英雄哪吒則是個還需要上學做功課的呆萌小學生,背地裏隱隱有點“龍性戀”的癖好……
而這些神仙之間原本充滿恩怨糾葛的神話背景,也被作者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巧妙融入了日常敘事。
比如白龍馬敖烈一見到哪吒,就會條件反射般嚇得嘔吐。畢竟在哪吒的“光輝履歷”中,不乏“拔龍筋、抽龍皮”這類硬核操作。而這位“罪魁禍首”本人,卻總是一臉天真地追着敖烈釋放“愛意”,彷彿那段血腥歷史與他毫無關係。
雖然漫畫沒有明確的主線劇情,但它通過將古代精怪的奇幻設定與現代日常相融合,構建出一個獨特而自洽的世界觀:一個人、神、妖共同生活、互相包容的烏托邦。
這種新鮮有趣的視角,迅速爲《非人哉》積累起大批忠實讀者。後續的動畫化更是讓《非人哉》的人氣節節攀升。這一方面得益於原作紮實的基底,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動畫團隊的出色呈現。
製作組爲了保持並儘可能地還原原作漫畫的水墨風格,採用了FLASH製作。而這種粗細不一的線條勾勒出獨特的國風氣韻,使得《非人哉》在當時日趨同質化的動畫市場中脫穎而出。
可以說,《非人哉》能夠獲得玩家們的喜愛,從作品內容的角度來看,生動有趣的人物設定、輕鬆愜意又不失邏輯的劇情以及獨樹一幟的畫風,三者缺一不可。
然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或許正是因爲粉絲的包容與喜愛,讓製作團隊有了大膽創新的勇氣。只可惜這一步邁得太大,導致這些想法落實到電影版時,原作的那些閃光點幾乎消失殆盡……
就拿最直觀的畫風改動來說。預告片剛一釋出,就引來一片吐槽:原本極具辨識度的線條風格,變成了外包流水線式的通用畫風,徹底“泯然衆人矣”。
吐槽歸吐槽,大多數粉絲起初對畫風調整還是表示理解的。此前在《我們的冬奧》系列短片中,《非人哉》角色也曾修改爲更適配大熒幕的畫風。而當時觀衆也沒有如今這樣牴觸,接受還算良好。
畢竟原版的簡約線條在大銀幕上確實對作畫精度和動態表現提出了極高要求,即便是被動畫業內連連誇讚的《羅小黑戰記》在電影版作畫時也做了畫風的調整。
但問題在於,畫風調整的本意,本應是爲了提升視覺體驗的流暢度。可《非人哉》電影似乎是實打實的“復古”派,裏面的打鬥場景幾乎是PPT式播片。
即便是靜止狀態時,個別人物的形準也讓人不禁直呼“透視真是太簡單了!”恍惚夢迴了去年《美人魚的夏天》。
如果只是製作水準不足導致的作畫崩潰,或許還不足以引發如此大規模的批評。事實上,正如前文所言,畫風問題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讓觀衆“槽多無口”的,是那堪稱災難級的劇情。
這裏,稍微打一個劇透警告,但我的建議是即便你是死忠粉,也應該立刻拿這個錢去喫瘋狂星期四而不是買電影票。
總而言之,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下劇情。電影大致內容講的是女主九月與同伴敖烈、哪吒、哮天犬、玉兔幾個誤打誤撞進入一個即將停服的遊戲世界的冒險故事。
旅途中,他們結識了兩位頂級遊戲大佬,小黑和小白並一同旅行打副本。
劇情內容主要圍繞他們在遊戲中度過各種難關,幫助小黑和小白完成他們的心願,同時拯救所有玩家,避免遊戲世界停服帶來的危機而展開。
聽完梗概,你以爲是類似《頭號玩家》或者是《失控玩家》的故事?No,省流版,它其實是《愛情公寓》大電影,即電影與原作有0個關係,只是套了一個名字的不同故事罷了。
誠然,《非人哉》原作這種沒有固定主線劇情的IP改編成電影對劇本要求比較高,不少粉絲在影片上映前也有種種憂慮,所以已經把預期降到很低了。
即便如此,坐在電影院裏看到這部以遊戲視角展開的西方幻想故事時,粉絲們還是破防了。
明明原作擁有東方玄幻的宏大框架、鮮明有趣的人設與自成體系的世界觀不用,卻偏要另起爐竈,講述一個以遊戲爲載體的西式幻想故事,甚至還冠以“十週年獻禮”的名義,標榜是“送給粉絲的誠意之作”。
非常西幻風格的地圖……
並且,劇情的編排節奏也相當令人費解:前半部分,是一羣神仙在遊戲世界裏玩4399小遊戲,連帶着講解遊戲規則、遊戲設定等內容,林林總總二十分鐘囫圇而過。
從這一部分開始,作爲故事背景而存在的這個遊戲,就已經有着諸多設定上的Bug了。
它看起來應該是MMORPG,有不同的職業和等級設定,還有交易系統和副本Boss等常規設計,但卻沒有對這些內容做完善。特別是副本部分,就只是簡單地塞進去了一堆小遊戲,比如說喫豆人、俄羅斯方塊、打地鼠等等,用來充數。
到了劇情中途,主角九月遭遇險境,在一聲“救命啊”之後,原創角色小黑和小白閃亮登場。作爲遊戲大佬的他們,出手救下主角團衆人,並且帶領着他們不斷前進。然後又是一段打各種副本的劇情。
後半部分,重心開始圍繞黑白兩人的故事:
現實中,兩人是好友,彼此愛好相似,但小白因病去世在遊戲中轉生了,而小黑在遊戲裏發現了友人的遊戲數據,害怕遊戲終極副本完成後會清空所有數據,所以決定阻撓所有人打贏遊戲終極副本。
而小白其實早就知道自己死了,他一直幫助玩家們通關是爲了讓小黑早點從遊戲中、從他的死亡中解脫出來。
於是,一羣神仙聽了這段“感天動地”兄弟情後,決定成全他們。
這下,不僅劇情完全圍繞着黑白兩人展開,爲了給這對CP抬咖,原本備受歡迎的主角團衆人也徹底淪爲了純粹的背景板,人設南轅北轍不說,完全把人給標籤化了。
比如對於主角九月的各種OOC編排,給她套了一個“惹事精”的標籤,沒有遊戲常識,全程都人菜癮大地在闖禍。
跟原作裏的那個愛喫泡麪、看電影、打遊戲的宅女完全相違背,不難看出是被當成推動劇情的工具人了。
至於其他角色,也失去了人物弧光、充斥着刻板印象:小玉成了一個單純的暴力狂,敖烈成了沒個性的傻大個兒,哮天自己承認自己是**,哪吒只會喊龍筋和暑假作業。
其他像刑天、精衛、大士、白澤這些受歡迎的老角色,被擠掉了出場時長,甚至有些都沒出場……
離譜的是,即使在彩蛋環節,電影也不忘初心地塞入了黑白兄弟情的彩蛋,甚至史無前例地在裏面加入了實拍和疑似ai過的合照……也算是彌補了大家在二次元電影中看不到三次元人的遺憾了。
別賣了,我害怕……
但要說粉絲是不是完全不接受新角色登場?其實不然。
儘管大多數來看電影的粉絲是衝着主角團的輕鬆日常來的,但如果能夠把角色立住,把故事完整地講好,我想沒有人會如此牴觸。
就像非人哉漫畫,如今也在不斷引入新人物,卻鮮少看到有粉絲提出異議。
這些都是非人哉裏出場過的角色
甚至如果角色塑造得好,人氣可能會直接飆升,比肩老角色。近期最好的例子就是《羅小黑戰記2》電影裏首次登場並擔綱主角的鹿野。
梗圖再臨
但非人哉的大電影,卻沒有用足夠的筆力把新角色塑造好,反而把原角色當墊腳石搞得兩邊都不是人。粉絲來了一看發現自推被莫名邊緣化而新角色踩在他們頭上強行賣腐,又怎麼可能會買賬呢?
以上種種表現,都直截了當地擺明了製作組對電影的敷衍之意,粉絲甚至沒辦法從其他場外因素來給它找補。
你說缺經費?《非人哉》的周邊產品一直人氣爆棚,賣的最好、最出圈的“仙山瓊閣”系列在官方旗艦店的銷量有好幾萬,各類穀子的燙門角色供不應求,二手市場的價格也居高不下。
你說製作困難?如果不是比它缺經費的《羅小黑戰記》、以及IP人氣不如它的《浪浪山小妖怪》珠玉在前,給觀衆們帶來了震撼的視聽盛宴,或許粉絲們還能接受這套說辭。
反倒電影內容、場外宣發處處都顯現着製作組對電影本身、對IP、對粉絲們的不上心。而刨去上面所說的大問題之外,細枝末節處的小問題也連連不斷。
比如一直被粉絲詬病的角色小白的配音,選的是一位臺灣配音憶洲。除了臺灣腔與其他標準普通話格格不入之外,各種棒讀、吞音的小毛病還不斷。
完全是神祕人……
粉絲們一查他的作品,發現這部《非人哉》既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出道作,怒而衝之,差點以爲是資方走後門塞進來鍍金的。
結果後面纔有知情網友扒出他原名是李勇,是臺灣老牌的配音演員,曾經給許多角色,迪士尼阿拉丁,獅子王的辛巴,哈爾移動城堡的哈爾和幽靈公主的阿席達卡等配過音。
而這次《非人哉》大電影,已經60歲的他不得不給一位15歲少年配音,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而場外,官方賬號的種種騷操作,更是讓人啼笑皆非。不僅破防拉黑了吐槽的粉絲,後續還把電影宣發內容給刪了,似乎是因爲被粉絲攻擊得太多所以乾脆直接切割了。
至此,粉絲們只能蓋棺定論,這就是一波打着情懷明晃晃割韭菜的行爲。
但要將電影做這麼爛的原因全部歸於割韭菜行爲也不盡然。在仔細看過製作團隊的名單後,我發現原作者一汪空氣,以及動畫組導演、編劇等熟面孔都沒有參與到這部電影的製作中。
TV動畫導演
電影導演
失去靈魂人物對電影大方向的把關,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電影能被做成這副模樣了。
不過,這或許是爲數不多的好消息。畢竟,這至少證明了漫畫和動畫的作者們還沒瘋,非人哉還有得救,我們這些粉絲也不用真喫糠咽菜。
至於這部電影,很快就會被大家拋之腦後,成爲無人提起的黑歷史的……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